APP下载

歙县山核桃发展现状与生态化经营的思考

2014-01-28吴正烈柯永忠汪树人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4期
关键词:歙县山核桃林农

吴正烈,柯永忠,汪树人

(1.歙县三阳林业站,安徽歙县245213;2.歙县林业局)

山核桃是歙县较优势的产业之一,已成为主产区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支柱。在基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山核桃单一纯林面积过大、地表长期裸露较多、土壤酸化等矛盾,加上林农们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导致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山核桃减产减质等问题也日渐凸显。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通过对全县山核桃发展现状及2013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对山核桃造成影响的情况调查,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一些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方式与措施,以推进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山核桃生产现状与问题

1.1 生产现状及效益

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Sarg.) 属于胡桃科、山核桃属,为我国特有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周围山区,浙江临安、淳安、安吉、建德和安徽歙县、宁国、绩溪、旌德等县市为主产区。歙县的三阳坑、慈坑、英坑“三坑”山核桃粒大壳薄、果仁饱满厚大、含油率高,营养丰富,其中钾的含量为所有干果之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长期以来,产品供不应求,山核桃已成为产区林农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歙县特色经济林产业之一。

山核桃不仅是优良的保健食品,还是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特别适宜在石灰基岩的土壤中生长,对提高石灰岩山地的绿化和森林覆盖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歙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地着力推进山核桃产业发展,抢抓世界银行林业三期贷款项目、中德合作林业项目、退耕还林等在该县实施的机遇,大力发展山核桃基地建设。10余年来,先后共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发展山核桃产业。其中世界银行林业三期贷款项目、中德项目、退耕还林共注入资金2000余万元。加上我县扶贫开发步入新阶段以来,继续加大县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扶持山核桃产业发展。先后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60万元,新建山核桃基地7550亩,并用于山核桃产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山核桃产区扶贫互助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扶持山核桃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等。

据县林业部门调查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县山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0.6万余亩,占全县干鲜果经济林总面积的35.2%,其中投产面积近4万亩,规模化基地面积6万余亩(千亩示范基地7个),正常年份全县山核桃果蒲总产1.3万t左右,总产值约1.5亿元,占全县干鲜果总产值的71.5%,重点分布在三阳、金川、杞梓里、岔口、武阳、新溪口6个乡镇,果农人数达10万余人,主产区人均单项收入突破5000元/户已逾千户,最多的农户仅山核桃收入可达10多万元。通过多年的努力,山核桃已成为歙县新农村建设的特色产业。据2012年底调查,杞梓里镇英坑村600户农民,仅山核桃一项收入,户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该村萌川组,户均收入高达3万余元。5个山核桃种植大户,收入超10万元。10年前,黄灶苟户每年只收75kg左右山核桃鲜蒲,今年的山核桃林,虽遭遇10年不遇的干旱,影响了产量,但还收了2500kg鲜蒲,卖了3万多元,按现在的发展情形,5年后,此项收入可以达到6万元以上。

1.2 产生的矛盾与问题

随着山核桃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农民自觉种植经营的积极性随之高涨,山核桃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渐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山核桃纯林化加剧,栽培管理模式单一以及强度经营下林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冬天看似一片“荒山”, 水土流失、石漠化,病虫害加剧,还出现风吹树倒,山村断水等现象。歙县2013年夏季,从7月中旬开始,经历了一次近1个月时间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造成山核桃普遍果肉不饱满、果肉出现黑斑等现象;在山核桃主产区一些少数土层瘠薄、石砾含量较高的区域,山核桃还出现叶片枯焦甚至落叶现象。7月中旬到8月中旬又是山核桃果实种仁充实的关键时期,此时高温干旱造成空籽、瘪子超正常年的30%以上,直接影响了山核桃的年产量和品质。

表面上看,山核桃受灾是因为偶发的干旱天气造成,其实也有其必然的内在因素:如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林农平时对山核桃林的过度人为干预,经济林品种过于单一等。为了使“摇钱树”长得好,许多村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林地中,过分的精耕细作,甚至让山核桃林“寸草不生”。 尤其是全垦整地和把原有山核桃林间的杂树一扫而光,破坏了原林地的植物多样性,逐渐失去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2 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方式与措施

歙县2013年夏季较大旱情就是印证:山核桃林地越干净旱情越重,杂草越密集的林地则受灾越轻微。推广科学化的生态经营管理方式势在必行。所谓生态化山核桃经营,是指采取以山核桃 加杨桐、山核桃加绿肥等复合栽培模式和水土保持、测土配方施肥、生物物理病虫防控、建造永久蓄水池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生态化经营技术,用科学的方法来种植发展山核桃,不仅可以保护自然环境,还能帮助林农持续增收。

2.1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进行严格的保护,适度发展防护林和用材林,应不以牺牲天然次生林为代价大面积发展单一的山核桃等经济树种,由单一林种向植物多样性转变。针对目前林地植被状况,可因地制宜套种一些黑麦草、紫穗槐、中药材、棕榈等植物,保持林地植物的多样性有利防止水土流失、平衡生态环境。

2.2 进行林地套种,修复林间生态环境。一是在幼林地中可以套种黄豆、绿豆、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采取“以短养长”的经营方法,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增加土壤肥力。二是在成林地中可套种黑麦草、紫穗槐、棕榈、杨桐、臭椿等植物,通过套种,林地将起到固土蓄水,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抗旱能力,调节林间生态环境。

2.3 人工除草,增施有机和生物菌肥,修复土壤环境。有机肥不仅含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还含有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营养和促进作物生长的活性物质,以及多种有益生物菌。在25度以上的林地禁用除草剂、使用割灌机或人工抚育,割草深度可逐年加深,林间杂草割倒后,覆于地表起到很好的降温、保墒作用,林地植被的有效保护,使土壤墒情维持较好,也有利于根系生长,从而提高了林木抗旱能力。

2.4 运用生物物理病虫防控技术。除山核桃溃疡病等病害需用药物外防治,对山核桃虫害尽量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如在林地安装诱杀虫灯,是控制食叶害虫最省力,省钱,又环保的方法。尤其在山核桃幼果期不使用农药安装杀虫灯来控制成虫产卵危害,对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害虫茧蛹期采取人工摘茧、挖蛹的方法减少或破环害虫生存环境遏制其羽化,在幼虫期可施放赤眼蜂、白僵菌粉剂或喷施植物源农药来控制危害;利用害虫生活习性进行药物引诱毒杀是防治山核桃蝗虫最好办法。

2.5 建造永久蓄水池。在山核桃林地中部或山顶建造永久蓄水池。在离水源较远的山核桃林内,林农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地方建造永久蓄水池;也可选择适宜地方挖坑安置蓄水桶,投资少,安装方便,集雨、蓄水效果好。蓄水池(蓄水桶)的布置量一般为每50~70株树1个,在干旱时节可以救急。有条件的地方可建喷灌设施,加强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3 结语

近年来,我县山核桃发展势头迅猛。然而由于集约经营强度的加大,山核桃林纯化现象明显,林农为了方便省事,大量使用草甘磷等,导致山核桃林地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壤板结、酸化,山核桃品质下降,病虫害加剧等现象。今年的持续高温干旱,不仅给我县山核桃产业带来很大影响,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过度经营山核桃,忽视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问题如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县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经营。山核桃生态化经营的核心就是恢复山核桃林地植被和生态系统。推广在山核桃林下种植紫云英、黑麦草、油菜等绿肥或套种紫穗槐、油茶、药材等,是实现山核桃生态化经营的有效途径。种植绿肥和套种不仅具有有机培肥的功能,还能通过提高山核桃林地地表的植被覆盖度,起到降低林分地表温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持水能力等生态调控的作用,同时通过地被植物对土壤养分循环的促进作用起到养分调控的功能。从长远看,县、乡政府及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产区林农把山核桃纯林逐步改造成为混交林,丰富林内层次结构,提高林分生态效能,减轻水土流失。甚至可以逐步放弃一些立地条件较差的山核桃经营,改为种植常绿阔叶林以涵养水源。山核桃要做到适度经营,并结合林地不同情况,以修复为主要内容,实施生态化经营,采用人工或机械割草抚育、有机培肥、生物物理病虫防控、复合经营等生态化经营模式与技术,为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使我县山核桃产业步入良性化发展的道路。

[1] 叶安定,方向宁,汪树人,等. 歙县山核桃资源现状及发展措施[J].林业科技开发,2002(S1).

[2] 方传波.歙县山核桃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11 (4):35-36.

[3] 王年金,方建华,向新年.山核桃复合经营模式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 159-161.

[4] 刘强,李世勇,吴伟光.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投入产出状况及农户选择意愿[J]. 林业经济问题,2011(6):520-525.

[5] 徐燕,沈月琴,黄坚钦.农户对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模式的意愿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5):750-756.

[6] 陈如平,李贵书.山核桃经营生态修复技术措施[J].安徽林业,2008(1):42.

猜你喜欢

歙县山核桃林农
徽港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山核桃
松鼠的山核桃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歙县推广烟菜连作模式成效及做法
歙县乡镇林业站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路
建始林改为林农打造“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