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关键词
2014-01-28孙明亮
编辑手记
几个关键词
要将编刊的理念落到实处,需要通过栏目设置、专题策划来框定关注的领域和组稿的方向,进而通过文章的具体内容呈现出来。这是编辑工作的基本样貌,对哪个期刊来说都相差无几。但换一种思路,梳理一番要刊发的稿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本期的文章,我们选出其中的一些篇目,提炼出关键词,会呈现出一个别样的逻辑思路。
女真的小说《儿子上树》抓住了一个既生动有趣又充满张力的生活细节:一个城里的孩子爬到了树上。乍一看没什么,细想想,这还真是一个“大事件”。社会变化、城乡差异、教育理念,等等,这么多宏大的社会问题都被收纳到了里面。生活中充满了这样以小见大的情节、细节,但又有多少被注意到了呢?这就是“发现”。
“80后”作家李德南评论说:“昆德拉所缺乏的,不是智慧,不是才能,而是情怀,一种明知世界已然残缺却尝试赞美这世界的情怀……他已然拥有一副铁石心肠,冷眼看着笔下的人物在暧昧的世界中受难。”大师的“洞见”,我们通常心悦诚服,而对大师的“盲见”,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能说清?这就是“质疑”。
孙频是很有代表性的“80后”女作家,其文风之成熟老练,让人怀疑其心理年龄已年过半百,更重要的是,孙频长期关注女性的情感困境,已然开出了自己的一片山头。本期三篇文章讨论孙频的创作,是为关注“孙频对女性情感的关注”。这就是“聚焦”。
语文讲堂栏目,本期刊出“台湾国文教材观察”系列的前两篇,随后第12期刊出后两篇。2014年我们一直在做同样的努力,之前推出的是“美国语文教材观察”,以及对《国文百八课》的解读。其意图首先是与大陆当下的语文教材进行对照,如果有读者能一年追踪下来,想必会有些收获。这就是“比较”。
最后,百家茶座栏目,本期刊发了祝勇先生的《刘心武:从英雄话语到话语英雄》。这是一篇真正有分量的文章,那些功成名就的作家如何看待自己在“文革”时期的写作,刘心武是一个正面的例子,但其他更多的人呢?为什么粉饰遮掩?为什么缄口不言?是个人的问题,一代人的问题,还是整个民族的问题?这就是“反省”。
抛开上述具体篇目,把这些关键词收拢到一起,做一番“断章取义”:发现,质疑,聚焦,比较,反省。这构成了我们认知某一事物或现象的逻辑顺序。它们当然是相通的,不存在绝然的区别。问题是,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中,这些原生态的思想品质,是否已经受到了污染,是否还生机勃勃地跳跃在我们的生命之中?
mzsul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