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的生活视野
——以台湾翰林版高中国文教材为例
2014-01-28湖北李华平
湖北 李华平
语文教材的生活视野
——以台湾翰林版高中国文教材为例
湖北 李华平
文学与生活是语文教育的两个不同维度:文学是语文的显现,为语文展示语言科学(语法表达)、语言艺术(逻辑修辞章法)和语言文化(人文精神);生活是语文的家园,为语文提供背景、经验和运用空间。文学与生活也是形影相随的,语文的殿堂里既有风致典雅的文学境界,也有高尚智慧的人生范例。文学与生活两条轴线,共同构成了以语文为轴心的三维坐标。但是,文学高雅,生活浅俗,语文教材往往重文学而轻生活。如何在注重文学性的基础上突显生活的视野,使它们相互构建,相互回馈,延展出广阔的语文空间?我们以台湾翰林版高中国文教材为例,着眼分析语文教材中的生活视野。
新修订的翰林版教材依照台湾“教育部”2012年7月14日修正发布的《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国文课程纲要》(以下简写为《课纲》)规定编写,该《课纲》指明国文应“同时具有语文教育、文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性质”,其具体目标及途径是,“由范文研习、课外阅读与写作练习,以增进语文听、说、读、写之能力”,“由各类文学作品之欣赏、思考与创作,以开拓生活视野,关怀生命意义,培养优美情操,提升表达能力”,“由文化经典之研读,与当代环境对话,以理解文明社会之基本价值,尊重多元精神,启发文化反思能力”。《课纲》明确把“开拓生活视野”“与当代环境对话”作为实现文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目标的必由之途。翰林版教材在“编辑大意”中也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编辑目标,在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增进文学作品的欣赏程度,及开拓生活视野,关怀生命意义。”可见,“生活视野”是教材一以贯之的指导原则。
范文编选:面向生活视野的文学作品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者的共识。这一观念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是语文的点而不是线,那种把生活按单元分类的做法本身不是语文的一部分,也不科学;第二,语文教材要贴近生活,那种严重疏离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作品(包括文化背景大异的如莎士比亚剧本)是不适合作为中学课文的。翰林版教材在范文编选上依照《课纲》“宜注意内容之时代意义、前瞻视野、在地经验与普世价值”之原则,在选文配置上“顾及当代议题”,无论语体文还是文言文都注重了文学作品中的生活视野。
1.突出本土元素与在地经验。最好的语文从表现生活开始,贴近生活的范文同时也是传授语文方法的范文。《课纲》要求,语体文选“以台湾新文学作家之作品为主(应包含原住民作品)”,文言文选“应包含本土素材作品”。这当然有教材“本土化”之目的,但从语文的角度看,拥有在地经验的范文将文学与生活合二为一,这是对“生活即语文”最好的诠释。翰林版教材一至四册二十四篇语体文中有十八篇本土作家作品,其中十篇原住民作家作品。第四册六篇语体范文中有五篇出自本土作家(其中两篇出自原住民作家),以台湾为素材的作品有三篇。这些文章述历史、状山水、记掌故,在展示文学功底的同时也在展示自己的生活。如徐国能的《第九味》写饮食滋味,抒人生体悟,除了洋溢于全篇的古典情味外,文章还极具生活风味。如新爱群、白金龙等台湾特色的景与物,又如“通灶”“噪啰”“刀山火五吃一生”等流行于台湾的地方语,这些散发着浓郁台湾气息的一声一色在使本土读者备感亲切的同时,也会令其仔细打量并思考自己的生活。简媜的《河川证据》以浊水溪、七家湾溪等河流串起一连串的台湾记忆,如浊水米、樱花钩吻鲑、白色野姜花、抽芽的“过猫”蕨等,进而感恩自然之馈赠,召唤对母亲河之呵护,这是一幅风景画也是一份乡土情。熟悉的世界在文学中再现,能激发我们对身边生活进行观察、理解和表达的兴趣,增进听说读写之能力。
2.拓展生活视野。语文包罗万象,如果仅局限于对周遭狭窄世界的感受与领悟,语文能力提升之目标会难以达成。语文需要拓展生活的视野,包括个人生活以外的世间百相、文化背景、时空观念、风俗习惯等要素。翰林版除了本土作家范文外,还选用了鲁迅、徐志摩、张爱玲、余秋雨等非本土作家的作品。不同的风格、题材与体裁,能拓展汉语文学的内容与意境,带人走入更广阔的语文空间。文言范文则采用了《课纲》建议的三十篇选文,这些文章或文字优美,或章法可取,或反映了普世的价值观和深刻的人性观照。此外,翰林版(前四册)自选的古典散文(与诗歌相对)有《明湖居听书》《刘姥姥》《范进中举》等名篇。《明湖居听书》展示小舞台上的大世界,文章一线串珠,把音乐、饮食、服饰、自然等多彩生活集于茶馆一隅,表现的生活场景甚至不输刘姥姥进大观园。拓展生活视野并不意味着语文就是太上老君的乾坤袋,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我们注意到,翰林版教材在本土以外作品的选择上注重了文化的同质性:没有外国名著(但有选修),因为它与学生的文化背景相去甚远,唯有一篇对美国物理学家理查·费曼的访谈《发现事理的乐趣》,其内容涉及人类共同的认知方式,与国界和文化无关;也没有选编中外剧本,就我们的文化生活而言,我们只习惯观剧而不习惯阅读剧本。相比之下,大陆教材的范文选择就很广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几乎都有涉及,这体现出两岸在语文理念上还有差异。
文本解读:朝向生活世界的文学诠释
当前学术界与教育界在文本诠释上惯用的程式是,用科学主义的知识范式建构一套剖析模式,再从文学各要素之中提取出一个个论据加以印证。当这种程式作为一种知识变为文学的内容时,文学便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案例,阅读转化为一种技术,诠释演变成实证分析。真正的文学意义上的文学诠释应该建立在由语言文字描绘的生活世界之上,据我们的理解,翰林版教材坚持的就是这种思路。
1.展示生活的相关背景。这些背景包括教材的“题解”“作者”“注释”及图片等附加内容。背景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在文本理解中扮演重要角色:“题解”与“作者”让读者理解相关知识并形成阅读期待,而“注释”与图片可以弥补读者对文学中生活经验的不足。尤其是图片,翰林版教材中的图片不仅包括含作者在内的人物图像,而且包括与文本中的生活相关、编者认为有助于文本理解的各种情境。它与“题解”“作者”“注释”一道,构成了比较完备的助读系统,成为理解文学作品的大语境。教材专门呈现这些背景材料,体现出了对文学中生活世界的关注。
2.凸显生活的多元精神。在传统权威文化的背景下,多元的价值观被由话语强权者主导的价值观所掩盖,“我注文本”最终成为“文本注我”;而弱势群体则在失语中被忽略、被同化,有的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传声筒。《课纲》强调“尊重多元精神,启发文化反思能力”,正是对传统价值的检讨与矫正。翰林版教材在阐释作品时,不搞一言堂,能照顾不同的阅读群体,鼓励从不同的价值角度来度量文本。如在《渔父》的传统理解中,渔父的明哲保身、与时推移的人生观是作为反面的价值观不被显现的,而翰林版教材则以客观立场指出,渔父“认为世俗清浊是个人主观的认定”,“他强调的是‘顺变’的智慧”,还渔父以应有的角色地位(巧合的是,教材的绘图视角以渔父为正面,屈原侧身而立反而成为配角)。多元探究作品的例子又如:孟子的主张在当时是否可行(《五十步笑百步》);晋文公拒绝子犯建议退兵有无其他因素(《烛之武退秦师》);“大同”在现代社会有无实现的可能,“小康”又有哪些可取之处(《大同与小康》),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绝非唯一,编者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多元的生活视角,对传统认识进行客观评析,启发文化反思的能力。
人文熏陶:开启文学与生活的现实对话
文学话语只是一个中介,它的一面是人的思维,另一面是人的生活,文学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课纲》中“与当代环境对话”的表述意在强调:不仅文学的基本内容要以人类的生活为观照对象,而且文学欣赏的结果也要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如此才能使自己的生活视野不断扩大,文化修养不断提升。翰林版教材的编者通过“问题讨论”,拓展文学世界的外延,将文学之精髓化为生活的体悟与能力。
1.重视文学阅读中的生活体验。文学反映的虽是彼时彼地之事与情,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经历相同者即便在此时此地也会生发出同样的感受。蒋勋的《灭烛怜光满》融合自然与旅游,叙述作者对张九龄诗句“怜光满”之意境的体悟过程,由童年时的无法理解到体悟“‘怜’是心事细微的震动”,“怜光满”在三四十年间伴随他走遍了天涯海角。文学不也正如“灭烛怜光满”这句诗一样吗?它源自作家的生活体验,也需要靠读者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同时用生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范文的内容相呼应,“问题讨论”设计了一次体验活动,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因生活体验而理解诗词之美的经历,为文学与生活的会晤开辟了空间。同样的设计还有不少,如从个人经验出发谈谈对大海的感受或看法(《鬼头刀》);从袁宏道的“待月之美”谈个人发现美的经历(《晚游六桥待月记》);叙述成长过程中与亲人相处印象最深刻的一幕(《一方阳光》),等等。这些设计引导学生将文学世界中的情感、美感引向生活的世界,不断提升他们的人文品格。在体验中感悟生活,通过生活体验文本,更是在培养一种生活的素养。
2.着眼文本旨趣的现实意义。文学为人类提供了鉴照反思自身生存的最佳方式,也为人类获得了超越自身生存局限的最佳方式,让文学“与当代环境对话”便成为语文教育的途径之一。文学如何与当代对话?在翰林版教材的“问题讨论”里,文学的现实意义大体分两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即关注文学作品对于认识现实的意义。文学揭示社会之伤痛,无论过去或当下,写实或隐喻,都能引起我们疗救的注意。顾炎武《廉耻》探讨廉耻与国运之关系,认为无耻对社会造成的伤害中尤以士大夫为严重,文章借古讽今,对明末社会寡廉鲜耻的现象加以评判,亦能让我们审视现代知识分子的良心与责任。教材设计的相关问题是,从现代社会的角度举例说明“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再一次发挥其借古讽今的作用。与之相类似的问题还有,《工之侨为琴》体现的社会风气在现代社会中有哪些表现,对“(台湾)岛的致富之道是割土地之肉、卖河川之血换得的”有何看法(《河川证据》)等。另一类是行为层面,即关注文学作品对于引导现实的意义,择善而从。教材中该类的问题如: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冯谖的做法给你怎样的启示(《冯谖客孟尝君》);从魏征的谏议看民主社会中执政者所需的条件,封建帝王的为政之道中哪些可以运用在个人的修养上(《谏太宗十思疏》);如何克服读书场所不甚理想的困境(《项脊轩志》);探讨本地小吃的特色或与当地人文历史、地理的关系(《第九味》),等等。这些问题知行结合,让人思考文本意旨的现代意义,供人汲取智慧,形成人文品格。
以范文为纽带,注重作品选择的生活视野,从生活的视野诠释文学,开启文学与现代生活的对话,台湾翰林版高中国文教材促进了语文教材中文学与生活的衔接,也留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作 者:李华平,长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编 辑:孙明亮 mzsul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