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临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4-01-28郭名峰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郭名峰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海南海口 571158)
篆刻临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郭名峰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海南海口 571158)
篆刻在书画印三大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用重大。书法和国画都离不开印章的使用,是不可缺少的审美表现和章法组成部分。因此,凡书画工作者务必能掌握篆刻艺术的创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印章设计和刻制技能。
与书法国画一样,篆刻的学习必须从临摹开始,这是篆刻入门的必然开端,对于自己今后在篆刻这条道路上的发展前景有着巨大的影响,许多事实案例都已反复表明了这一点。所以,临摹的质量显得极其重要。笔者从师宗取法、范本选择、基本技法、字法求证、风格处理、整合提高等几个方面谈谈篆刻临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师宗取法的问题
篆刻临摹,以哪一宗为师、取法哪一家是首要的关键性问题,不可盲目散乱地师法,保证较为正确的学习方向。
篆刻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大类。一般来说,朱文印取法应以古玺为主,古玺中的妙品数量集中而浩多,在此基础上再借鉴两汉时期的朱文封泥印和明清各家朱文印的作品;白文印取法应以秦、汉印和魏晋印为主,并参以白文封泥印和明清各家白文印的作品。但在总体上仍须宗法秦汉印,1因其形质特征最易观察体悟临摹,最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根据这个指导思想,经过较长时间的临摹基本技法和理解到达一定的层次、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应该在风格路数方面做更具体的取法选择,如,根据个人兴趣取向,以某家某派某种风格为目前阶段性的目标,集中取法临摹,专攻一段时间,待了解得比较透彻之后,可以再确定下一步的临摹取法目标。这样,从分散到集中,各个击破,从局部到整体地逐一临摹,最后,对于篆刻艺术将获得一个整体上的技术和认识。为最终的篆刻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范本选择的问题
古人学印,一般以原印钤盖的真迹为范本,观察清晰真实、一目了然。这种印谱式的范本在现今不易得到,因而多采用印刷品学习,由于图片本身的清晰度和印刷技术等问题,许多印章图片效果和原貌之间已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笔画线条的粗细与原印不符,效果失真,这对于从未见过原印的人将意味着学习错误的东西,并造成以讹传讹与原印渐行渐远的难以收拾的局面。
三、基本技法的问题
篆刻基本技法包括刀法、字法和章法。刀法分为冲刀法、切刀法和冲切结合法三种,字法包括古人应用在印章中的各种字体的写法,章法包括已有的各种空间布局之法,其中,刀法是基础,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这三法在临摹时要结合具体的原印作品根据具体的特征情况进行。
由于材质使用的变化,元代之前的印章的制作方式和之后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应当多分析和临摹明清经典印章,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执刀、运刀、运腕、运力的方法,再将这些理解运用到所有印章的临摹中去。这是一个从总体上接通古今篆刻技法的不错的方法。
临摹印章的状态可以采取笔临、刀临和心临三种方法。一以笔,即用透明纸复在范印上摹写,此法易位置架构,理解范印的艺术处置,二以刀,即将原印用墨复印石上,用刀刻出,刻时牢记刀即是笔,宜稳准狠,少修为佳。此法易得篆、章、刀法的融会贯通。三以心,即在不摹、不临刻印章时,把好的范本当书来读和研究,此法如能长久坚持,对印章的精气神和创作的自运有特殊的功效。3实际上这“三法”需要在实践中兼顾使用,经过从技术到审美、从局部到整体的反复体悟,举一反三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原印的全部艺术效果。
四、字法求证的问题
在临摹古代印章的时候,字法准确无误是个原则性的问题,“篆非不有本体,乃文武惟其所用,须错综斟酌,合成一个格局,应着一套腔版,才信停当”。4那些年代久远的古印,多有残缺模糊不清,很多笔画难以轻易判定其形态,给字法的确定带来很大的难度。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查找字法工具书,有时候需要查找同类的多个版本的工具书,以求彻底确定其正确字法,而不至于张冠李戴、误识误用,特别是盲目想当然地、草率做出判断,为今后的篆刻创作造成重大的错误和负面影响。
对于工具书,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和现代各种专门用于篆刻创作的篆刻大字典,都应该成为篆刻学习者身边必备的工具书。除此之外,最好是能对古文字学的某些经典文献书籍进行研读,掌握基本的文字学原理和汉字构成规律,将此和平时积累的字法书写经验相结合,天长日久,整个临摹的过程同时也变成字法识别应用经验的积累过程,这是临摹阶段本身应该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正确的字法需要在临摹阶段就建立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字法被反复识别和使用,记忆会非常深刻,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不易忘记;同理,错误的字法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和纠正,时间久了再要改正就会非常困难,这会给自身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困扰。因此,初学者必须引以为戒,严谨对待,保证不放过任何疑点,能证则证,不证则留,不可乱用,这是治印者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
五、风格处理的问题
篆刻艺术风格大致可分为工稳、精细、妍美一路和苍莽、粗放、雄浑一路两大类。初学者容易在这两类风格的选择上徘徊不定,因为对于两者的喜爱是不可能完全偏废的,只是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好而已。实际上,不管是哪类风格,最终的优劣还是体现在艺术质量上,风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在某种风格范围之内的质量高低之分。
不可否认,无论哪一种艺术风格都有其迷人之处,由于技法拙劣而产生的作品让人生厌,这个厌针对的是拙劣的技法而不是这种风格,这个道理初学者必须要分辨清楚,不能混为一谈。因此,篆刻艺术必须要以篆刻技法为依托,首要任务是将技法掌握好。工稳一路印的训练毕竟还是基础,做到线条的平正和字法结构的匀称是必须要具有的能力,具备较为全面而熟练的技法才能实现这一步,然后开始尝试其他苍莽一路的印章。这种尝试实质是在基本技法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调整,即刀法上进行角度、速度、力度和平稳度的调整,使线条呈现出各种形态和质地的变化,字法上进行各种字体写法的调整,使字结构呈现出各种空间关系的形态变化,与此同理,章法上也进行相应的形态变化。这种种变化的产生同时就是印章的各种风格的产生。对于主要的印章风格尝试之后,临摹可以进入到整合提高的阶段,这是临摹的更为高级的状态。
结语
篆刻的临摹练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手工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经验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期间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加起来是非常具体而繁杂的,本文所述个点是几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可以围绕着这些要点进行深入探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与同行进行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有时虽是见仁见智,但其信息量和可能产生的启示是不容忽视的。
注释:
1.王本兴.《傅抱石篆刻艺术世界》[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159页.
2.陈振濂.《篆刻形式美学的展开》[M].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136页.
3.韩国权、王宏.《韩天衡谈艺录》[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28 7页.
4.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上)》[J].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