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起 打入另册的战神

2014-01-27朱步冲

时代人物 2014年1期
关键词:长平白起上党

朱步冲

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编撰了《千字文》。其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来形容战国的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廉、李二人之史书地位评价自不待言,然而名列在前的白、王二人却史传简略,评价多低下。尤其名列其首的白起,虽然“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但同时更被贬称为“杀神”、“人屠”,后世帝王所赞历代忠臣良将,白起更是无缘入选。

白起初次崭露头角,是在公元前294年攻韩之役,攻下新城的白起被晋升为“左更”。次年伊阙之战,白起又大败韩魏联军,连拔五城,斩首24万,生俘魏将公孙喜,一战成名。

公元前280年,秦军大举攻楚,攻楚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白起率领,攻向楚国重镇鄢(今湖北宜城西南):另一路由蜀守张若率领,直至巫地、黔中,然后沿长江顺流而下;两路互为声援,使得楚国不能首尾相顾。

楚军主力在鄢与秦军大战,白起攻城不下,遂采用水攻,在鄢城百里之外建立水坝,壅西山长谷水为渠以灌鄢城,滔滔大水从鄢城东北角冲开城墙一贯而入,“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

次年,白起再次乘胜攻楚,夺取安陆,并攻陷楚国郢都,大舉进兵洞庭湖边,遂迫使楚国仓皇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从此,秦国以郢为南郡,白起因战功而被封为武安君。

此时的战国大格局中,曾经一度的超级大国魏、楚已经日暮西山,东方唯一的超级大国齐国因秦国连年的连横外交,也始终不与秦国正面为敌。

在阻碍秦国一统六合的道路上,最主要的强敌只剩下了一河之隔、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民风彪悍、军力齐整的赵国。

公元前260年,秦军在左庶长王齕率领下,进攻上党,虽然秦军主帅为王齕,但赵国朝堂之上,真正恐惧的还是白起。

平原君认为,白起之善战,简直到了“无解”的程度,上策是“可与持久,难与争锋”,为此平原君推荐了心目中最佳的统军将帅人选——勇鸷而爱士、知难而忍耻的老将廉颇,并制定了避免与秦军野战、坚守不出的正确战略。

廉颇率军抵达上党地区后,直赴长平,这里是上党至邯郸西南交通要津,只要长平不失,秦军则不能涉足上党,更遑论直扑邯郸。

这里地势为丘陵,丹河及其支流分布其中,西有高平关、长平关、故关等群塞可固守,河谷平川便于大军调度辎重运输,极端利守而不利于攻。

老成持重的廉颇,将自己的大营设在今高平东南丹河东岸大粮山一线,并预计高平西北丹河一线为主战场,并设下空仓岭、丹河与百里石长城三道防线。

秦军在王齕率领下,于六七月间突破赵军第一道空仓岭防线,一鼓作气抵达丹河西岸,然而在此却未能再进一步,整整对峙了3年之久。秦军远道而来,粮食辎重运送不利,士气越发低下。

然而,就在廉颇的战略即将开花结果的时候,秦国的外交战略再次成为了决定战场天平倾向哪方的“场外因素”——秦王令人“使千金至赵为反间”,成功地使赵孝成王将廉颇的正确战略视为畏缩不战,以名将赵奢之子、年轻气盛而又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取而代之。在得闻消息后,秦国朝堂大喜过望,迅速秘密派遣白起至前线取代王齕。

在整个长平战役之中,白起率领秦军共歼灭俘杀赵军45万之众,使得在东方六国之中当时军力最为强盛、抗秦意志最为坚强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白起经长平一战,名声大振,然而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他的赫赫战功,很快引发了秦相国范雎的嫉妒,他唯恐在崇尚军功的秦国朝堂之上,出现一个危害自己专权的跋扈将军。恰逢其时,心惊胆战的韩赵两国此时才匆忙拾起外交离间这个武器,试图阻止战场上步步紧逼的秦军。

传说著名纵横家苏秦之弟苏代,特地受命抵达咸阳,与范雎密谈,言白起若乘胜灭赵,“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确实,长平之战后,赵国生力军已经基本覆灭。公元前259年10月,秦军再次攻占上党,王齕率军一路攻击武安、皮牢,司马梗率军一路进攻太原,白起自领中路准备直下赵都邯郸。

没想到两月后,秦王听从范氏之言,下令退兵,理由是秦兵在外久战疲劳,应班师休养,并应允韩赵两国割地求和“割韩垣雍,赵六城”。

然而秦退兵后,赵国撕毁了和约,不愿献出六城,更派虞卿前往齐国,准备联齐抗秦。秦昭襄王自然勃然大怒,准备起兵再度伐赵,令白起再次统军出征,但白起却出乎意料地抗命不遵。之所以会发生这样违抗君命的犯上之举,一方面固然是对范雎不满,更深层次原因是出于纯军事形势的考虑。

白起认为,秦国已经失掉全胜之机,他对秦王说:“长平之战后,赵军大败,秦军士气旺盛而赵国恐惧沮丧,正好一气呵成。然而大王却选择退兵,厚葬死者,厚养伤者,重赏有功将士,大宴功臣,举国上下一片欢庆,已经失去了长平之战时的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气势。而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以哀兵必死之志,大修战备已经一年,又用丰厚的财物与外交游说交接燕、魏、齐等国,此时伐赵,实不属最佳时机。”

道理虽然明晰恳切,但秦王已经拿定主意,依旧派五大夫王陵率军伐赵,于前258年正月败于邯郸城下。

秦王后以王齕取代王陵,并再次增兵,但依旧无法攻克邯郸,又遭遇魏国公子信陵君率领各国联军来救。情急之下,昭襄王两次派范雎前往白起府上求其出马,然而白起竟托病不出。这种消极怠工之举,再加上范雎落井下石,大进谗言,使得秦王暴怒不已,亲至其府邸,要求其承接虎符,领兵出战。

然而长于征伐、缺乏庙堂政治智慧的白起此时选择了冒死进谏,痛陈此时伐赵不可能克奏肤功,这无疑彻底触动了秦王的逆鳞,白起当即被削去武安君爵位,贬为士伍,流放至阴密(甘肃灵台县西)。

由于病情未曾好转,白起并未立刻起身,而三个月后动身时,秦军再次战败的消息传来,秦王颜面尽失。范雎又趁机进言说,白起对处罚心有怨恨,“其意怏怏”,昭襄王一怒之下,令赐白起死,使者风尘仆仆、快马加鞭于咸阳西十里杜邮将白起赶上,一代名将仰天长叹,慷慨引剑自刎。

猜你喜欢

长平白起上党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白起的悲剧,秦相负第一责任
上党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生态环境探析
白起和他的死亡
莫做挑拨离间之人
上党地区民间音乐调查报告
梁小姐想要一点真心
劳模
论宋初李筠之乱
长平的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