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内控的角度解读与思考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4-01-27邓淑华

商业文化 2014年12期
关键词:运作会计准则会计人员

邓淑华

摘 要: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出台,就是重点强调会计的职能问题,它要求会计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能加强事业单位的内控,这一重角度来解读和理解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能理解到未来事业单位内控的要点。

关键词:内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我国财政部2012年12月修订并通过的一套准则,这套准则在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生效,当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生效以后,旧《准则》则全部废止。这套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加强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客观的提供会计信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的进行、民众对财富的分配也更加关注,习近平主席顺应民众的要求,加大了反腐的力度。十八大以后,事业单位的贪腐问题被频频曝光,河北泰皇岛市城市管理局副调研员、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由于贪腐问题被曝光,家中搜出1.1亿元人民币,37公斤黄金,同时他家中拥有房产68套。在广州,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总经理张新华涉及贪腐问题资金2.84亿元。北京动物园原副园长肖绍祥贪污金额达千万元以上。这些动辄亿元、千万元的贪腐问题让民众开始质疑,事业单位还有多少财务问题没有曝光?民众要求事业单位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透明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

(二)建立财政运作的体系

民众要求事业单位透明财务运作的情况,就对建立公共财务运作体系提出要求。这要求事业单位再不能如过去一般可以粗放化的态度对待各种帐目问题,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财务预算、控制采购资金、规范资金给付方法等,让单位的财务运作有帐可查,而且每一笔财务帐目要能交待资金的来源、使用的全部情况、资金的最终去处等。

(三)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民众对事业单位提出工作效率的要求,民众不允许事业单位出现虚耗金钱,人浮于事的情况。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要谨慎的运用每一笔资金,让资金的运用能够发生效能。事业单位需要重建自己的机制,加快单位运作的效率,而这套效率则要能通过财务的运作状况反映出来。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意识问题

过去,我国属于计划经济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识不强,直至如今,这种内部控制淡薄的意识影响着事业单位的运作。这体现在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职能很单一,他们只负责处理日常帐目问题,却未从会计职能的角度纠正事业单位财务问题的偏差;事业单位的其它部门均觉得财务问题就该由会计负责,和自己没有问题,他们平日里不关心自己单位财务运作的状况。

(二)内部控制的基础问题

要做好内部控制,就需要有一套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然而受到计划经济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极其薄弱,它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记帐凭证不全面,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时,应当准确、完整的填写记帐凭证,然而现在事业单位的记帐填写不完整、不全面,这使记帐凭证难以核对。

帐薄使用不规范,事业单位的帐簿使用不规范体现在帐薄不完整上,部分事业单位的帐簿的帐簿或者帐簿本身不完整,或者帐簿中填写的项目不完整,或者各类明细帐目不完整,这种帐目无法体现事业单位的帐务运作状况;事业单位的帐薄填写内容不完整,它体现在相关人员填写帐簿的时候经常会犯各种错误,财务人员无法使用这本错帐核算财务问题,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填写财务发生项目的时候非常随意,他们或者不愿意填写,或者随便填写,这使帐簿难以核对;部分事业单位的帐簿用混记的形式,这使财务人员无法通过一本帐簿了解到底单位发生了哪些财务项目。

票据的管理不严谨。票据是展现事业单位发生财务项目的重要依据,财务人员应当严格的对待票据问题,然而事业单位混用票据、乱用票据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贪腐人员能够侵占事业单位资金的主要渠道。

(三)内部控制的制度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事业单位的部分领导人只重视行政问题,却不重视内控的问题。他们认为在事业单位里,重视的是职位、资历等,只要事业单位的指令能够一级一级向下传达,就不需要在单位之内存在内部控制。部分领导还认为只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遵守了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不会存在问题,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机制。

(四)内部控制的监督问题

从会计的制职上来,它原本拥有两项职责,一项是处理财务问题的职责,一项是监督财务运作的职责,然而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机制存在问题,会计的监督职能就难以实现。由于事业单位基础过于薄弱,部分会计人员认为自己即便努力的想完成会计的职务,却无法一一理清事业单位的财务问题,于是索性就含糊对待自己的职务,他们或者不按国家规定的要求核算财务问题;或者不按国家规定披露财务的问题。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提出的措施

(一)会计定位明确化

会计的定位是什么,决定会计需要履行怎样的职责。关于会计的定位,素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决策定位,即会计要向决策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会计信息,给予他们决策的依据。另一种则是会计是一个受托者,他需要向托付者完整的提供会计信息。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明确的给出会计的定位,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总则的第四条明确提出会计受托处理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情况,他必须将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全部的信息提供给与之利益相关的所有人知情。这一定位规定了会计的职责。这条规定就促使会计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改变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薄弱的现状。

(二)会计核算标准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提出事业单位必须用收付实现制的方法核算财务问题,若要使用其它的方法,必须参看财政部规定的标准,只有满足该标准,才能依标准使用权责制的方法核算。这一条规定说明了会计不能主观的处理财务问题,必须要用标准化的方法核算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

(三)会计质量规范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提出规范化的要求,它提出会计记录的帐簿必须能够清晰、真实、准确。如过去,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收付实现准则”放入会计质量规范化中作为规定,然而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这种说法过于宽泛,会计很难应用这种方法显著的提高会计质量,而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它列入会计核算的范围内,这就更明晰会计质量规范化的要求,即会计需通过标准的核算使会计质量规范化。

(四)会计分类科学化

会计分类的科学化体现在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细节的详细规定上。它要求会计必须重视原始素材的记录,而将原始素材的处理则放在会计核算的标准上。这种分类的方法能够更准确的保留事业单位项目发生的原始凭证,便于会计的后续处理。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内控的要点

(一)强调内部控制的过程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出台以前,由于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体系过于混乱的问题,使会计无法发挥自己的职能,做好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会计定位、核算方法、质量评估、会计分类都非常明晰,会计可以以此为准则强调内部控制的全部过程。这包括会计可从财务的角度披露事业单位组织结构的问题、财务流程的问题、人事纪律的问题。使事业单位不能再出现事后财务问题交待不清、财务帐目一片混乱等问题。

(二)加强内部控制的方法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出台,首先就将会计的职责与事业单位本身的组织机构分离,该准则强调会计岗位是受托处理并监督事业单位财务问题的人员。这种抽离,本身就强调岗位的制约。而事业单位若要配合会计人员的工作,就需要将工作岗位进一步优化,使每一笔财务问题都有专人来负责,这种强调权责分明的职能设计,就是加强内部控制的方法。

(三)注重内部控制的关键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强调事业单位帐务处理的质量,它不允许再出现帐簿、票据含混不清的现象,这种改变将调动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会计人员需运用自己的职能处理好每一笔帐务帐目的记录。比如会计人员为了了解事业单位工程项目资金的处理问题,可要求事业单位专设立一个工程项目的银行帐户,所有与工程相关的财务帐目需在该帐户上处理,而不准出现账户混乱的问题,然后与该工程相间的票据、资料、批复等均作统一处理,使这一笔项目工程帐目能明晰可查。

(四)实行内部控制的制约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可实现三重制约:公众对会计的制约,如果会计的财务处理工作,会计需要背负全责;会计对事业单位领导人的制约,如果事业单位的领导人不能配合会计的工作,领导人需背上全责。这三重制约将使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彻底受到制约,然后实现规范化的内部控制。

五、总结

会计的责任,原本是促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走向规范化的关键,然而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使事业单位的会计职能无法实现,事业单位的内容问题一片混乱。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出台,就是重点强调会计的职能问题,它要求会计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能加强事业单位的内控,这一重角度来解读和理解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能理解到未来事业单位内控的要点。

参考文献:

[1]杨扬.谈企业在会计核算基础规范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商业,2013(06).

[2]闫玉平.关于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

猜你喜欢

运作会计准则会计人员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公共组织运作如何防止机会主义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研究
电子商务中市场营销策略与运作的更新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