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对策探索
2014-01-27王珊珊
王珊珊
摘 要:当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竞争力低下,具体问题表现在管理不力、资金周转等问题的出现,本文结合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如何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控制来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希望对企业经营者能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市场竞争力;对策
引言:经过改革开放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我国很多公司企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此时中小企业已成为当前经济结构中的关键要素,因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并且为社会提供了无数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不可小视的,所以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意义重大。
一、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经济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层经管能力不强
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纵观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很多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意识薄弱。我国当前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的所有者亦通常为主要的管理人员,他们常常于企业繁琐的事务中感到分身乏术,而且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方面专业人士,他们认为管理好企业就是管理好财务,进行着粗放型管理,并没有真正理解经营管理优化的理念和实际作用。
(二)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小企业本身规模上就有限制,而且负债过多,经营风险大,在资金来源上,银行方面中小企业的诚信等级低,贷款出现困难,而中小企业目前仍旧缺乏政府的扶持,我国目前尚没有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低
由于中小企业多数都是家族衍生而来的,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财管人员还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对企业资产管理相对宽松,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懒散,专业水平不够,很多闲置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企业缺乏有利的催款制度,收账工作缓慢,导致企业资金循环不通畅,工作效率低下[1]。
(四)技术、经管人才缺乏,人才流动频繁
1、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他们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管理知识,同时缺乏管理经验和相关法律的了解,由于他们位高权重,工作散漫、滥用职权,这种现象会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下降、优秀人才的流失、经济效益的损失。
2、技术创新人员严重匮乏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员严重短缺,其中具有专业特长、科研能力强和科研水平高的技术带头人以及高学历人员都不愿以在中小企业长留,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给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企业更应该在管理制、员工福利待遇等方面,加以调整。
3、人员的频繁流动
工作人员流动性较为频繁,导致他们都是经过短期培训就直接上岗,工作效率偏低,工作适应度小,且工作人员的流动也为企业添加了相应的人力物力损失。
这三种问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管理人员的失职,造成高精尖人员的流失,于是也造成职工的频繁流动,表现出发展不稳定的企业特征[2]。
二、提升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优化管理模式
1、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在经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改革管理第一步就是要强化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企业须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与我国相关法律,建立起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机制,首先,企业管理层必须与员工积极沟通,针对企业经营现状预测执行力度和效果,并进行科学分析,会计核算人员和固定资产保管工作两个工作需要相互分离相互制衡,另外,企业还需设立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审计部门,才能完善监督作用,更重要的是加大监督力度,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薄弱的环节制定相应的财务计划,让财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加强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了信息时代带来的新的挑战,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信息平台,普及电算化,应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工作和风险评估工作,完成信息共享。信息平台应把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物流整合为一个整体,加强企业管理层、企业员工、客户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优化配置。信息的共享不仅能够给客户良好的印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文化,更能够稳定销量,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3]。
(二)丰富融资手段
摒弃家族管理的思想,积极开发社会资金来源,充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企业对外集资不仅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还能够解决家族企业经营模式带来的弊端,外界资金的投入能提高外界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控制,充裕的资金保证不仅能够实现企业良好的运作,还能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增强与银行之间的信贷交易,逐步提高信用等级,让企业有稳定发展的趋势。
(三)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训
1、完善人才选聘制度
管理优化的实质是管理人才平均素质的提升。对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要从源头做起,特点是人力资源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人力资源,对管理人员要实行公平竞争的用人制度,对于优秀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引进。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制定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评等方式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更积极地完成工作, 同时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也能够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对企业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
要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和培训,通过培训不断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素质,管理者需要对经济管理人员以及检查审核人员的职业纪律进行教育,提升员工的思想与职业素质。并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与学习,让他们能够熟悉国家的多项政策与法律法规,能够使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发展。
3、关注员工个人发展
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企业原因和个人原因:企业原因主要指企业因为体制不健全,经济效益不好;个人因素包括收入保障、工作条件、自我价值实现,这就要求企业重视与员工的交流,不仅从物质上设置绩效奖金等,更要打造属于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型企业有独特的发展困境,存在管理层面、资金层面、人才资源层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创新管理运营模,丰富融资方式,重视人力资源的优化式,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蒋旭.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
[2]黎恩勇,张海鲲.探析我国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优化[J]企业导报,2012,11
[3]田衡.试论当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