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元区最艰难时刻已成过去

2014-01-27罗乐吴玲

支点 2014年1期
关键词:欧元区债务危机

罗乐 吴玲

核心提示:欧元区经济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随之而来的复苏可能会为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提供新的动力。

欧盟委员会发表的《2013年秋季欧洲经济预测》写道,“今年春天出现的充满希望的迹象终于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经过连续6个季度的停滞或萎缩之后,欧盟经济终于在2013年第二季度出现了增长。”更令人欣慰的是,欧盟委员会认为,这一复苏将会持续,并在2014年加快增长速度。

逆境中艰难复苏

《支点》: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近几年欧洲一些国家也面临寒冬,日子不好过。他们复苏的情况怎么样?

丁纯:综观2013年欧洲经济走势,虽然在3月发生了塞浦路斯存款税风波等事件,但总体上看,历时4年多的欧债危机已度过了希腊等有关外围国家濒临破产的危险期。2013年上半年,欧盟经济开始明显从谷底走出,尽管复苏步履依然蹒跚,但下半年维持了经济状况基本稳定的趋势。

经济增长方面,以具代表性的欧元区GDP环比增速来衡量,欧元区GDP在第二季度终于走出持续6个季度的衰退,实现环比0.3%的正增长。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欧元区PMI(采购经理指数),10月份的终值为51.9,比9月份的高点52.2有所下降,却是连续4月站在50的荣枯线上,表明继续增长的可能性较大。11月5日,欧盟委员会虽维持欧元区衰退0.4%的预计不变,但已将欧盟一年的经济增长率从春季预测的萎缩0.1%上调至零增长。

金融方面,状况也明显好转。目前,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国债收益率已跌至4%,重回危机前水平,欧元币值也稳中有升,欧洲股市上涨。更令人欣喜的是,爱尔兰于2013年12月15日退出国际救助计划,成为首个走出困境的外围国家。

欧盟能取得如此成绩当属不易,功劳首推这几年陆续执行的一系列经济治理措施。在步步紧逼的危机下,欧盟在逆境中不断克服内部纷争,相继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如从无到有建成永久性的金融救助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筹建银行联盟、强化和巩固财政、签署财政契约等,同时注意出台各类激励举措,全面提升各国经济竞争力。从经济治理层面看,这些举措已继续深化欧洲一体化进程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最艰难的时刻已成过去

《支点》:有人说,欧债危机已经过去,也有人说,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去。欧洲究竟有没有走出危机?

江时学:如何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解决债务危机,这是个难题。解决欧债危机是否意味着GDP增长率必须摆脱负增长?是否意味着债务额和财政赤字分别相当于GDP的比重,必须低于欧盟确定的60%和3%的“门槛”?是否意味着IMF、欧盟和欧洲央行组成的“三驾马车”不必再向危机国家提供纾困?是否意味着危机国家可以重返资本市场?是否意味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被降低到6%或7%以下……是必须符合上述所有条件还是仅需符合其中一个条件?

且不论我们能否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欧债危机最紧急的时刻已不复存在。人们不再担忧希腊会退出欧元区,不再担忧欧元是否会消失,不再担忧危机会进一步恶化,不再担忧欧盟会崩溃。

保罗·威尔芬斯:欧元区经济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随之而来的复苏可能会为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提供新的动力。2013年底,虽然希腊经济衰退的情况已渐渐好转, 但一个新问题又浮出水面,即欧元区通缩风险:通胀率已由2012年的2%下降至2013年第三季度的0.7%。同时,欧元相对于美元呈升值趋势,也为商品进口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对此,欧洲央行将利率从0.5%下调至0.25%,旨在为刺激欧元区大多数国家的实体经济,并降低欧元的升值压力,通过降低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进一步减少利率支出和企业投融资成本。低利率已经帮德国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刷新了纪录,而在法国和其他欧元区国家的股票,其市场价格指数也都很可能增加,而股价动态往往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可以预测,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将由2013年的0.5%增长至2014年的1.5%,并在2015年达到2%。德国的经济扩张将强烈刺激法国、意大利、荷兰和奥地利等国的出口,而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扩张也将有助于提高西班牙、葡萄牙的经济情况,因为前两个国家是后者许多企业的主要市场。只要美国经济回升的势头延续,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不低于5%,欧元区国家将受益于美国和中国的出口增长。

德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约6%,这个高比例反映了在2012年与2013年期间德国对于美国和中国的出口增长。一个稳定的德国政府有助于更好的经济政策,即在国家层面和德国16个区域的状态。即使没有较高的税率,德国的债务占GDP的比例也可能会下降,因为就业的增长,德国持续的高就业率意味着更高的税收。自从德国政府享有“ AAA ”的最高评级,德国所有主要评级机构的名义和实际利率都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面临财政紧缩的苦恼

《支点》:近几年,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一些欧洲国家不得不采取财政紧缩的办法避险,但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麻烦。

江时学:欧盟经济复苏乏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财政紧缩政策带来的“后遗症”很难在短期内消失。财政紧缩避免了“道德风险”,改善了财政状况,甚至使经常项目出现顺差,但其对经济增长的伤害是十分明显的。而且,这样的伤害是持久的。

同时,家庭和企业的债务负担遏制了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虽然债务危机的形势在好转,但家庭和公司的债务负担依然很重。一方面,家庭和企业为减轻债务负担而被迫诉诸“去杠杆化”;另一方面,它们对欧盟经济增长的前景似乎并不看好。在经济调整和财政紧缩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摩擦和失衡,也加剧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所有这一切都影响了消费和投资的扩大。

更不容忽视的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乏力。与2010年和2011年相比,2012年以来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南非和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欧盟认为,这一减速使欧盟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在2013年减少了0.9%。如果2013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无大幅度上升,预计欧盟对其出口还会减少。endprint

保罗·威尔芬斯:现在,欧元区最大的问题是意大利已遭受十年的劳动生产率下降。意大利有太多的官僚主义,以及缺乏可以便捷受益于全球化的大型跨国公司,而且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和税法相当复杂。最后,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意大利的外国直接投资处于温和状态,总数额多年来不到德国和法国的一半。

丁纯:当前,阻碍欧盟经济快速复苏的因素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高债务负担难以在短期内降至60%的目标值,这将成为欧盟采用更灵活财政措施的绊脚石。而严重的失业问题既增加财政负担又抑制内需,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不仅如此,成员国之间经济差异巨大,各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不一致,将会影响复苏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效率,最典型问题是核心国家与外围国家间围绕财政紧缩或刺激的争议。实际上,这已不是什么新问题。近期有媒体报道,欧盟降息的决定遭到了以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为首的至少3位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的反对。

此外,成员国中的“疑欧(怀疑一体化)”倾向会加大成员国同心协力、共度危机的难度。成员国之间经济上的失衡、求援国和施援国的相互博弈、成员国间社会差异扩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民众对欧洲的认同感日渐式微,欧盟从“多速欧洲”向“多层欧洲”转化的风险加大,德国选择党的兴起和英国要挟退出欧洲一体化的言行即为明证。

由于上述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在财政手段受到债务掣肘的情况下,欧盟若希望有所作为,恐怕将更多倚重货币政策以及扩大外需来提振经济。

与美联手构建“经济北约”

《支点》:在后危机时代,欧洲若要加快复兴速度,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丁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状况正日趋向好。从扩大外需的角度来看,美国是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12年双边贸易额近5000亿欧元,又是欧盟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占欧盟对外出口的17.3%,因此美国经济复苏对欧盟出口提振的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经济下滑给欧盟出口蒙上了一层阴影。后危机时代,新兴经济体对欧盟出口的重要性日渐明显,如2012年欧盟仅对“金砖四国”出口已占欧盟对外出口的20.5%,只比欧盟对北美自贸区的份额低0.3个百分点。

在外贸政策方面,由于WTO框架下的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欧盟扩大外需的重要举措就是广泛建立双边自贸区,其中分量最重的当属正在谈判中的美欧自贸区。

美欧自贸区构想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但一度备受冷落,近年来由于全球化、新兴国家崛起和WTO谈判停顿的压力,又开始活跃。如今,建立美欧自贸区甚至被提高至构建“经济北约”的战略高度,可见双方谋求合作的心情有多么迫切。随着2013年12月中旬第三轮谈判的接踵而至,双方全力期望在2014年内建成“高质量的自贸区”。

至于欧美所倡导的贸易自由化,将不仅是当下WTO框架中偏重货物贸易的自由化,而将是涵盖服务贸易、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更能体现欧美优势的全面的贸易自由化。欧美GDP超过全球的45%,贸易量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如此庞大的体量,加之在高新技术及话语权方面的优势地位,通过欧美自贸区重新制定贸易游戏规则和划定新技术标准,从而占领今后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意图便显露无遗。一旦如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又将面临“再次入世”的尴尬。(支点杂志2014年1月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欧元区债务危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危机”中的自信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