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扑热息痛中毒
2014-01-27薛英
薛 英
(辽宁省丹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丹东 118002)
扑热息痛(又名对乙酸氨基酚),是小动物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由于猫的红细胞对扑热息痛敏感性较强,机体内又缺乏对该药的解毒机制(葡萄糖醛酸甙和谷胱苷肽)。因此,扑热息痛用量过大可引起猫中毒。猫扑热息痛中毒是饲养者缺乏防病知识而造成的中毒性疾病。
1 发病情况
(1)2012年7月,丹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收治1只当地品种的病猫,前一天,该猫精神沉郁,少食,眼屎重,身体发热,主人感觉该猫发烧,给猫口服一片扑热息痛。当天晚上,该猫出现呕吐,症状未见好转,第2 d症状加重,呕吐次数增加,流涎,前肢出现轻微震颤。
(2)2013年2月,一波斯猫来丹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该猫早上洗完澡后,未及时吹干,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主人感觉该猫可能感冒并且伴随发烧,于是上午口服2片扑热息痛,3 h后该猫出现呼吸困难、舌头发紫、呕吐、拉稀、抽搐等症状,立即来丹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
2 临床症状
初期,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恶心呕吐;中期,食欲废绝,精神极度沉郁,流涎、流泪、出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后期出现体温下降、潮式呼吸、脉搏减弱、瞳孔散大,结膜紫绀.尿液呈巧克力色,后肢先抽搐继而延及全身,眼结膜、口腔黏膜发绀,多数治疗无效。
3 诊断
根据主诉,可以排除鼠药、食物等中毒;因为他们均接种过猫瘟-传染性腹膜炎-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的预防接种,并且很少外出,可排除传染病的可能性;定期驱虫,可排除寄生虫病,基本确诊为猫扑热息痛中毒。
4 治疗
以催吐,解毒,强心,利尿,消炎,清肠,防止酸中毒为治疗原则。
病例1:盐酸肾上腺素,0.2 ml/只,皮下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30 ml,维生素C2 ml,股内侧隐静脉注射,1次/d,连用3 d,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4万IU,2次/d,连用3 d;50%葡萄糖口服液10 ml,碳酸氢钠粉0.3 g,口服,1次/d,连服3 d,第4~6 d用5%葡萄糖150 ml,维生素C100 mg,醋酸地塞米松1 mg,混合静脉滴注,第7 d痊愈。
病例2:3%过氧化氢4 ml灌服。5%葡萄糖150 ml,维生素C100 mg,醋酸地塞米松1 mg,混合,静脉滴注,庆大霉素1 ml(2万IU),肌注,2次/d。连续用药3 d后,患猫体温39℃,脉搏、呼吸正常,精神状态改善,开始吃食、喝水,至第5 d恢复正常。
5 体会
临床采用静脉输液的方法对病猫中毒的缓解、治疗有重大意义,可以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扑热息痛中毒实际上是酚中毒。扑热息痛又名醋酸酚,主要用于动物解热镇痛,其进入动物体内在肝脏与D-葡萄糖醛酸结合为葡萄糖醛酸酯而解毒。而猫肝脏中糖代谢过程中,不产生D-葡萄糖醛酸,不能将进入体内的酚类变为无毒,继而出现中毒症状。犬虽然对扑热息痛敏感度不如猫,但是过量服用同样会造成中毒反应,所以请慎重使用扑热息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