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2014-01-27周仲芳杨思进徐厚平罗家红王庆稳马艳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现代医学体检中心中医医院

周仲芳 杨思进* 徐厚平 罗家红 王庆稳 马艳萍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周仲芳 杨思进* 徐厚平 罗家红 王庆稳 马艳萍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身体不同的体质特征有一定的关系。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以预防医学的思想为指导,将体质辨识用于健康体检,使其与以现代医学为主的健康体检相结合,可使两大医学体系的优势在健康体检平台上相辅相成,形成中医医院独特的健康体检模式,对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培养专业中医人才队伍,完善中医体质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体质;体质辨识;健康体检;治未病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健康体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9年8月《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1]指出:医院文化建设要体现中医药文化,倡导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为践行中医药文化建设思想,我院体检中心将中医体质辨识运用于健康体检中,为建立中医医院独特的健康体检模式作初步探索。

1 体质与体质辨识

体质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2]。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带领课题组经过30多年的努力研究,提出了体质九分法[3],具体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淤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中国人的体质。其中平和质为理想体质,另8种为偏颇体质。每种体质都有其不同的形体特征、心理特征、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特定的发病倾向。中医认为人的偏颇体质,是很多疾病的根源,若能及时调理偏颇体质,可降低体质相关性疾病发生的风险,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中医体质辨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从而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保健方法,是“因人制宜”、“辨体施膳”干预的前提,是中医“治未病”的关键项目。

2 中医体质辨识弥补现代医学背景下的健康体检体系的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疾病,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健康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健康体检越来越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及各方面的关注。目前在西方现代医学背景下产生的健康体检体系,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检测人体健康状况的理论、方法和标准[4]。这种主要停留在“查病式”体检模式,其主要功能是定期检查一些常见多发疾病,一旦发现某些疾病,可以早期治疗。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5]。对于亚健康人群,经临床现代医学体检,一般没有异常指标,或者尚未达到临床疾病的诊断标准,不能收入医院接受治疗。同时,现代医学体检只是反映体检者当时(即某一时刻)的身体状况,而体检者近期生活习惯、膳食水平、运动状态、精神状况等相关因素无法在现代医学体检方法中得到评估。中医的体质辨识可解决现代医学体检的窘境,针对西医体检各项指标均正常,但体检者自觉身体不适的亚健康人群,它能从整体观来把握人体健康状况的本质,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结合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进行体检辨识和常规体检相结合,从宏观(整体)、中观(症状)、微观(生化指标)全面反映体检者近3个月(某一段时间)的健康信息,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了解体检者的体质类型和易患疾病,从而在情志、饮食、运动、起居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干预措施,满足了体检者希望更好地调整身体功能状态的需求。

3 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意义

3.1 体质辨识是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现代中医体质理论是由历代医家对体质的论述结合现代学者对体质的研究整理后发展而形成的,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在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讲话指出,开展“治未病”工作,对中医药自身发展来说,既是继承中医药学术、彰显中医药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6],也是践行中医药文化建设思想,提高中医医院体检中心的竞争力,突出中医医院体检中心中医特色的重要手段。

3.2 中医体质辨识进一步完善了中医预防保健体系:中医体质辨识运用于健康体是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适应“以预防疾病为主导,重保健、治未病”这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在常规指标检测的基础上,了解个体的体质有助于医务工作者更好地评估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使其少得病或不得病,从而降低个人健康风险,减少医疗开支。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与现代健康体检理念的融合,真正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3.3 培养专业中医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中医体质学理论:推广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最重要的即是培养一批精通中医体质学、中医药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掌握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特色技术方法技能、具有预防医学背景的中医人才队伍,并通过实践指导和科研总结,提出新课题,研究方法从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模型建立等多个方面展开,解决证候的相关研究问题、中医学的评价标准和尺度问题[7],加强对中医体质辨识的理论支撑,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医体质学理论,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

4 中医体质辨识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开展情况

我院“治未病”中心是‘十二五’国家重点中医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中医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体检辨识工作,体检中心专门设置一间20m2左右的房间作为中医体质辨识室。购置电脑3台、体检软件2套,配备专门的文件柜存放体质辨识资料。准备桌子、椅子等可供10人同时做体质辨识问卷表。加强宣传工作:将中医体质的相关知识上墙,使体检者一目了然;将体质辨识相关介绍通过电台、报刊进行宣传,扩大宣传的覆盖率。制作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培训中医体质辨识人员:参与中医体质辨识的医护人员均参加培训,由中医专家用PPT形式对体质辨识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九种体质的特征、调养方法,并举案例分析,要求人人掌握。同时对资料的录入、保管进行培训。制定并形成了较为系统化、规范化的体质辨识工作流程:体检者到中医体质辨识诊室领表——填写基本信息——在中医师指导下回答问题——医师看舌苔、辨脉象——计算每一种体质的分值——将分值输入电脑转换——根据转换分值结合舌苔脉象判定体质类型——根据体质辨识结论结合常规体检结果,开具体质辨识健康处方或到治未病中心调理。

至今我院体检中心已为3000余名体检者提供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我们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的方法,对体检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辨明体质,根据不同体质为体检者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使其达到不生病或少生病,真正实现“治未病”的目的。2011年我们对中医体质辨识出的68例阳虚体质者进行中医调护干预,干预后体质改善率达91.00%[8];2012年我们对中医体质辨识出的80例气虚体质体检者进行中医调护干预,干预后体质改善率达91.25%[9],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小 结

随着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推广,对亚健康人的体质分布,不同疾病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及其调养方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中医院的体检中心如何使中医体质辨识更好地与现代健康体检相结合,使两大医学体系的优势在健康体检平台上相互补充等等,是我们在中医医院从事健康体检的工作人员值得探索的问题。

由于亚健康人群的数量大于健康人和患者,中医医院的健康体检的研究空间与市场空间也十分可观。充分吸收现代医学的成果,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的特色和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可增强中医医院体检中心的竞争力,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同时传承和创新中医“治未病”两千多年的文化,形成中医医院健康体检的特色服务,使中医“治未病”得以深入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治未病”工程,开辟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

[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通知[EB/OL].

[2] 王琦.中医体质学(200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1.

[3]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

[4] 邓小敏,陆斌.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及意义[J].家庭医药·医药论坛,2009,(1):41-44.

[5]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1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1.

[6] 杨黛仙.体质辨识在健康体检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101.

[7] 王睿林.多学科发展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方向[N].中国中医药报,2004-09-06.

[8] 周仲芳,熊廷莲,徐厚平.阳虚体质者的中医调护[J].中国现代药物运用,2011,23(5):113-114.

[9] 周仲芳,罗家红,熊廷莲.气虚虚体质者的中医调护[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61-62.

R24

A

1671-8194(2014)28-0274-02

*通讯作者:E-mail: ysjmn@sina.com

猜你喜欢

现代医学体检中心中医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评估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公共健康体检中心的运营管理探究
健康体检中心实施健康体检护理临床路径对提高体检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作用评价
医院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医院计算机网络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