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针对性的产前教育对60例产妇自然分娩中作用的分析

2014-01-27张春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产程生育

张春玲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吉林 吉林 132115)

有针对性的产前教育对60例产妇自然分娩中作用的分析

张春玲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吉林 吉林 132115)

目的探讨产前生育科学教育在产妇分娩中的辅助作用,达到减少产妇的思想压力,积极配合,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的目的。方法对入院后产妇生育知识掌握程度及心理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产程及产后的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生育科学知识的缺失导致产妇的精神压力过大,延长产程时间,引起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多有关。结论生育科学知识教育可以减少产妇心理负担,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乡村产妇;生育科学知识教育;心理因素

分娩是女性的自然生理过程,由于产妇缺乏生育科学知识常识,分娩过程产生各种心理负担,不能积极配合,导致延长产程,宫缩乏力失血过多,有的甚至威胁产妇及婴儿的生命。我们医院处城乡结合部接收乡村产妇较多,由于初产占的比率较大,分娩知识及生育伦理知识缺乏,导致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延长产程时间,宫缩乏力,产妇失血量大多见,严重影响产妇及婴儿的健康[1]。为此,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入住我院自然分娩60例产妇进行了产妇进行了生育科学知识等方面的辅导,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程及产后出血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育科学知识的缺失导致产妇的精神压力过大,延长产程时间,引起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多有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选择了自然分娩,单胎,无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的初产妇60例,其年龄在23~36岁,平均年龄28岁,经入院检查诊断,其年龄、孕产史、妊娠合并症、并发症、体质量、产程长短、新生儿体质量以及宫缩剂的使用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研究方法

①按随机选择顺序分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入院后对孕妇进行有关生育科学知识教育:孕期保健,分娩知识,胎儿性别欲望,产后保健育婴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产前生育科学知识掌握程度及个人心理状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心理辅导。对照组按传统入院产科护理。②教育内容与方法:根据问卷调查摸底的情况有针对性面对面的对孕妇及赔患家属进行产前生育科学知识教育。a.生儿育女的决定因素。通过面对面的耐心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胎儿是男性X精子或Y精子与女性卵子随机结合而形成的新生命,生男生女各有50%的可能性,引导他们相信科学,树立到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科学生育观。b.孕期健康教育。在入院待产的时间内,做好孕期健康的辅导工作。c.产程教育。通过面对面的教育,使产妇对分娩有足够的思想认识,了解在3个产程的不同时间如何在医师的指导,达到情绪稳定,精力充沛,积极配合,达到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顺利完成分娩的过程。③有助产护士认真做好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的精确的记录,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④精确测量产后2 h的出血量:分别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产后出血量收集,采集用容积法,一次性产后收集测量袋收集血液,在产后2 h内每15~30 min内压宫底1次,及时发现子宫积血,严密观察2 h,收集的全部血量。通过袋上的刻度可以准确测得失血量。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程时间的比较:实验组30例,第1产程(6.5±1.4)h;第2产程(38.4±10.6)min;第3产程(6.6±3.0)min。对照组30例,第1产程(8.3±2.0)h:第2产程(38.4±10.6)min;第3产程(6.6± 3.4)min。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产妇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明显。

2.2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实验组产后2 h出血量(105.2±24.2)mL,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156.2±32.4)mL。实验结果证明: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明显。

3 讨 论

分娩使产妇经历了一次强烈的身心体验,是一次生理和心理强烈的应激过程。目前,初产妇占相当大的比率,他们对分娩没有经验,更容易出现一些复杂的心理变化[2]。现代医学服务模式要求,我们在重视生理因素对产妇的影响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社会及家庭因素对孕妇及分娩心理的影响。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由于生育科学知识的缺乏,对分娩产生恐惧和抑郁心理多见。恐惧和抑郁心理状态,势必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交感神经系统紧张,使交感神经的活动能力超过副交感神经的活动能力,β-受体兴奋性增加,对子宫肌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延长产程,增加产后出血量。同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下丘脑发生冲动减少,垂体后叶分泌的缩宫素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副交感神经功能活动,腹压使用不当,使产程延长,使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量增多。产程的长短与子宫缩力强弱有关,心理因素是影响子宫收缩力的重要因素。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导致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及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争强,在分娩过程中不能耐受产痛,哭闹消耗体力,影响子宫缩力,延长产程,尤其是第3产程过长是产后出血量增大的主要因素[3]。

本研究对实验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30例,第1产程(6.5±1.4)h;第2产程(38.4±10.6)min;第3产程(6.6±3.0)min。对照组30例,第1产程(8.3±2.0)h,第2产程(38.4±10.6)min;第3产程(6.6±3.4)min。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的比较,实验组产后2 h出血量(105.2±24.2)mL;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156.2±32.4)mL,结果证明: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明显。

本实验研究证明:产前有针对性教育的产妇能够正确认识分娩的生理过程,积极配合医师,第1产程及第3产程均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对照组产前没有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缺乏生育科学知识,心理负担过重,在分娩过程中不能耐受产痛,哭闹消耗体力,影响子宫缩力,延长产程,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产妇和婴儿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加强农村医师的有关生育科学及生育伦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强化服务意识,大力开展乡村育龄妇女的普及生育科学及生育伦理学教育。有关调查显示:农村孕妇普遍需求生育科学知识教育,有60%以上的孕产妇希望通过与医护人员“一对一的交谈”来获得生育的科学奥秘,如:受孕科学、孕期保健、分娩过程、产后保健及婴儿喂养等知识。使他们掌握生育科学知识,相信科学,树立正确生育观,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分娩的生理过程。

入院对产妇有针对性的生育科学知识教育,是弥补孕期健康教育的不足良好措施,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使产妇对分娩过程有理性的认识,解除恐惧不安的心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分娩过程,积极配合医师,保证正常生理功能代谢,提高宫缩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1] 刘征.产前心理疏导对分娩期妇女作用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6(5):71-72.

[2] 贾桂花.健康教育对分娩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4, 16(12): 41-42.

[3] 张伟红.产后出血60例心理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 7(14):1338.

R473.71

B

1671-8194(2014)28-0190-02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产程生育
蜗牛看牙医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产后抑郁——生育性别偏好惹的祸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