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适形放疗用于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的疗效

2014-01-27吴艳林万里新屈中玉王文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食管癌生存率淋巴结

吴艳林 蔡 政 万里新 屈中玉 王文廉 盛 晶

(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一区,河南 南阳 473009)

对于食管癌术后复发的患者,一般很难再进行手术治疗〔1〕。研究发现〔2〕,常规放疗的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尚不能达到临床满意的程度,探索新的放疗方案给肿瘤科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要求,现将我们研究的三维适形放疗用于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我科就诊的180例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单盲随机将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10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其余75例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放疗,所有患者全为术后复发者,无放疗禁忌证。其中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51.2±17.4)岁,男67例,女38例;病理分型:高分化鳞癌78例,低分化鳞癌27例;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直径<2 cm 33例,2~3 cm 45例,>3 cm 27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9.8±16.8)岁,男36例,女29例;病理分型:高分化鳞癌38例,低分化鳞癌27例;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直径<2 cm 13例,2~3 cm 25例,>3 cm 27例。所有患者疾病程度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放疗方法 两组患者放疗均采用钴60γ射线治疗机。实验组患者前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放疗至36~40 Gy后改用CTSim三维适形定位系统重新定位行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平均(62±12)Gy。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透视模拟机定位,常规分割照射,剂量达36~40 Gy后,改斜野避开脊髓进行放疗,总剂量平均(63±13)Gy。

1.2.2近期疗效及放疗损伤情况评定 近期疗效参照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标准进行评定〔3〕。不良反应评定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毒副反应标准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以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计算缓解率,实验组缓解率为87.6%(92例),无进展率为9.5%(10例),进展率为2.9%(3例);观察组缓解率为70.7%(53例),无进展率为12.0%(9例),进展率为17.3%(13例)。两组患者缓解率和进展率差异显著(P<0.05),无进展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0.5%(53例),3年生存率为19.0%(20例);观察组患者分别为48.0%(36例)、8.0%(6例)。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两组患者放射性损伤情况比较 实验组急性气管炎发生率为25.7%(Ⅰ~Ⅳ级分别为17、8、2、0例),急性食管炎发生率为16.2%(Ⅰ~Ⅳ级分别为8、4、4、1例),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0.0%(Ⅰ~Ⅳ级分别为13、7、2、2例);观察组急性气管炎发生率为32.0%(Ⅰ~Ⅳ级分别为13、7、4、0例),急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2.7%(Ⅰ~Ⅳ级分别为9、5、2、1例),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9.3%(Ⅰ~Ⅳ级分别为11、6、3、2例)。两组患者急性气管炎、急性食管炎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 论

大量研究〔4,5〕发现,食管癌切除术后预防性进行放射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尤其是癌细胞有扩散至其他系统,或存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生存率提高更为明显。术后复发而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再进行手术治疗也存在很大的难度。而放疗可使气道、腔静脉被压及胸背部疼痛等症状得以确切缓解,但多数学者报道放疗的远期疗效尚不理想,推测原因可能为食管癌手术使部分胃在胸腔内,常规放疗因布野局限和缺乏目的性,造成部分胸腔胃在照射范围之内,治疗期间无法很好地避开敏感组织,因此很难增加放疗剂量,而食管癌术后的残存组织血供差,对放疗不敏感,只有在较高射线剂量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王达飞等〔6〕报道,食管癌切除术后局部组织复发的患者,放疗剂量超过60 Gy为佳。另有学者从生物学理论研究发现,如放疗剂量不足,治疗后期的癌细胞会发生加速增殖的情况。鉴于上述放疗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探索新的放疗方案成为肿瘤科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三维适形放疗采用三维TPS系统,在计算机调控定位下进行照射。相对于传统定位系统,三维TPS系统模拟定位可以较好的呈现管腔以外癌组织扩散范围及程度,降低透视定位时漏照的发生率〔7〕。而且三维TPS系统模拟定位还可以清晰呈现癌灶组织与毗邻正常组织的关系,使高剂量射线成立体形分部,与靶区相适合的进行投照,且能够有计划性的提高局部剂量,从而使靶区外毗邻的正常组织或器官得以很好的保护。伴随放射生物学的发展,很多学者报道〔8,9〕,如癌细胞不能得到充足射线的照射,发生放疗后加速再增殖,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肿瘤控制率降低。而三维适形放疗可以在有效保护正常毗邻组织的情况下提高癌灶的放射剂量,使癌细胞从放疗不敏感周期转入敏感期,提高局部癌组织的供血供氧,增加放疗的敏感性,提高肿瘤控制率。

关于三维适形放疗的远期疗效,目前很少有报道,多数学者认为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发现三维适形放疗可显著提高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治疗后1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而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实验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放疗的对照组,其可能与肿瘤控制率提高有关。

综上,三维适形放疗可显著提高疗效及患者远期生存率,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周绍兵,刘阳晨,高 飞,等.同步化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J〕.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0):1189-91.

2苏景伟,祝淑钗,王玉祥,等.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常规放疗及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比较〔J〕.肿瘤防治研究,2010;37(4):445-8.

3张 泉,刘 欣,陶光州.食管癌治疗后纵隔转移灶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协同化疗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4):81-2.

4李敬霞,穆双锋,穆立祥.TP方案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J〕.实用医学志,2009;25(12):2064-5.

5王玉祥,祝淑钗,邱 嵘.三维适形放疗治疗T4 期食管癌预后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1;38(6):690-4.

6王达飞,朱国民,陈胜东,等.三维适形放疗食管癌治疗后纵隔转移淋巴结的近期疗效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11;26(2):165-7.

7王铃燕,赵季忠,蔡 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4):320-2.

8董 灵,赵全德,李向东,等.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与普通二维放疗的比较研究〔J〕.肿瘤,2010;30(8):719-20.

9吴洪芬,陈立新,许德权.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356-8.

猜你喜欢

食管癌生存率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HER2 表达强度对三阴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