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糖尿病足筋疽型34例中医外治回顾性分析
2014-01-27王建春周榆腾黄学阳林鸿国
王建春 白 爽 周榆腾 黄学阳 林鸿国 傅 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广东 广州 510120)
糖尿病足筋疽是糖尿病足常见的病理类型,即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指除神经、血管因素外,皮肤、肌腱、骨骼等组织均发生病变的一种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截肢率、高病死率的危害〔1〕。我科根据蔡炳勤教授的经验,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外治,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本文回顾我科住院治疗的重症糖尿病足筋疽患者及对其治疗情况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8例重症糖尿病足筋疽患者均系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血管外科住院患者,男14例,女20例;年龄48~94岁,平均(68.03±10.817)岁;糖尿病史3~30年,平均(11.5±7.178)年;局部症状1 w~2年,平均(75.88±131.987)d;右足16例,左足16例,双足2例;并发症:伴高血压13例,伴肾脏病10例,伴糖尿病酮症6例,伴心脏病变7例,伴高脂血症2例,伴糖尿病眼病4例,1例伴脾大等;分级:3级18例,4级14例,5级2例;入院血糖4.6~31.82 mmol/L,平均(14.224 7±6.654 56)mmol/L;入院白细胞(WBC):7.09×109~38.59×109/L,平均(14.285 9±6.363 47)×109/L;入院中性粒细胞比值:41.8%~93.8%,平均(79.632±9.684 9)%。重症糖尿病足筋疽诊断标准:参照文献〔2〕和糖尿病足经典的Wagner分级法制定。
1.2观察项目 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优势菌种,抗生素应用实践,出院血糖,预后情况等。
1.3方法
1.3.1综合治疗 (1)加强宣教。(2)严密监控、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10 mmol/L。(3)抗感染。(4)对症治疗,如降压、降脂、改善肾功能、心功能等。(5)中药辨证口服。
1.3.2中医外治 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清创、沐足和换药,需要分期辨证施治,具体方法参照文献〔2〕。
2 结 果
本组34例,共住院4~50 d,平均(18.55±10.736)d;住院药物费用2 223.28~28 034.03元,平均(9 756.616 4±5 625.054 5)元;住院总费用5 060.57~46 078.88元,平均(18 078.370 4±9 465.800 4)元,包括病人转入我科前在他科治疗费用,不包括死亡病例;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1~15 d,平均(6.21±3.255) d;出院血糖3.16~14.2 mmol/L,平均(7.795±2.404 2)mmol/L;其中再次入院手术2例(5.88%);死亡1例(2.94%),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3 讨 论
糖尿病足筋疽即足部肌腱变性坏死,最早由奚九一教授提出,并提出绝大多数的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足筋疽所致。现代医学认为几乎所有的糖尿病足坏疽均与血管闭塞性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有关,治疗糖尿病足坏疽以改善循环、抗感染为主,在降低血糖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长期、大量、全身应用抗生素,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据有关文献〔3〕报道,截肢率在20%~30%之间。蔡炳勤等〔4〕认为糖尿病足属于中医“发于四末,药物难达”的疾病,《医学源流》日:“外科之法,最重外治”,故在治疗中应重视外治之法。糖尿病足筋疽患者局部病灶是主要的感染源,也是全身性治疗的制约因素,就控制感染而言,控制血糖是前提,处理好病灶是捷径,血糖有效控制、局部症状得到恰当处理,就意味着去除了感染源。及时地施行手术清创是有效治疗糖尿病足筋疽的关键。奚九一也主张应尽早切开清创,清除变性坏死骨质、肌腱及坏死组织〔5〕。清创不仅能防治继发感染沿肌腱组织发展,起到祛腐生新的作用,同时有利于血糖和感染的有效控制,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形成良性循环。其次,长期、大量、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导致糖尿病足局部感染耐药菌增多,使抗感染难度增大,费用增多,非但无益而且有害。根据糖尿病足筋疽型患足胀、红、烂、溃疡等临床表现,认为此病症上要责之于“热”和“湿”,认为“湿热下注”、“湿毒侵淫”为其特点,治疗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为主,针对目前抗感染药物难以发挥局部疗效的难题,采用渴疽洗方沐足治疗〔6〕。渴疽洗方由大黄、乌梅、五倍子各30 g煎水制得,此方活血祛瘀与清热解毒并用,在局部发挥清热解毒、抗炎抑菌、改善血运的效应,尤其对发生于足底组织坚韧部位高糖、多水的病灶,有渗透、吸湿、荡涤、清洁之功,并能明显缩短红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加强换药,既可以防止创口的污染,又可以运用不同的外用药物促进创口愈合。消炎油纱、祛腐生肌油纱均为本院制剂,消炎油纱含黄连、冰片等药物,该方具有消炎解毒、祛腐作用,能促进溃疡疮面的炎症消退,促进溃疡愈合。祛腐生肌油纱包含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当归、白芷、双花等药物,合用可发挥养血活血、托毒溃脓、生肌敛疮等作用。
综上,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筋疽重症,大大降低了截肢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全身情况,凸显了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足筋疽重症治疗中的作用,但由于患者住院时间有限,样本量不大,随访欠缺,有一定的临床局限性,期望有更多的时间、样本量及随访治疗,更充分的说明中医外治法在糖尿病足筋疽重症治疗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完善中医外治方案。
4 参考文献
1奚九一.周围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1):647.
2王建春,傅 强,林鸿国,等.蔡炳勤教授分期外治糖尿病足筋疽型的经验〔J〕.陕西中医,2009;30(6):704-5.
3陈永松,胡国良,吴吉文.糖尿躺足43例临床分析〔J〕.实用内科杂志,1997;17(2):104.
4蔡炳勤,王建春.糖尿病足的治疗难点与对策〔J〕.新中医,2004;36 (6):34.
5张东萍.奚九一教授诊治糖尿病足筋疽的经验〔G〕.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换届学术交流会,2004.
6王建春,刘 明,林鸿国,等.渴疽洗方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筋疽型60例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