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发急性左心衰竭诱因和病因的临床分析

2014-01-27潘伟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劳累左心诱因

潘伟英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首发急性左心衰竭诱因和病因的临床分析

潘伟英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探讨首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和诱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收治的232例首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年龄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患者主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但是老年组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心肌病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要诱因为肺部感染、严重心肌缺血及劳累,中青年组劳累因素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肺部感染及严重心肌缺血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急性左心衰竭病因以防治冠心病和高血压为主,中青年还应重视心肌病;肺部感染、严重心肌缺血及劳累是其主要诱因,应积极预防。

急性左心衰竭;首次发作;诱发因素;病因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心律失常或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心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1]。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常与诱发因素密切相关,诱因常是其直接促发因素。为预防急性左心衰竭的发作,降低发病率,现分析我科收治的232例首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诱因和病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符合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2],首次发作且资料完整。

1.2 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病因及诱因。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232例患者,男148例(63.79%)、女84例(36.21%),年龄24~88岁,平均(59.46±13.18)岁。其中中青年组78例,男42例(53.85%)、女36例(46.15%),年龄24~59岁,平均(46.17±7.18)岁;老年组154例,男100例(64.94%)、女54例(35.06%),年龄60~88岁,平均(72.17±8.59)岁。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基础病因:中青年组:冠心病30例(38.46%)、高血压性心脏病19例(24.36%)、风湿性心脏病6例(7.69%)、心肌病20例(25.64%)、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7.69%)、肾功能损害5例(6.41%)和贫血3例(3.85%),其中7例患者存在两种或以上基础疾病。老年组:冠心病80例(51.95%)、高血压性心脏病64例(41.56%)、风湿性心脏病11例(7.14%)、心肌病13例(8.44%)、退行性瓣膜病28例(18.18%)、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1.30%)、肾功能损害10例(6.49%)和贫血7例(4.55%),其中43例患者存在两种或以上基础疾病。结果显示:中青年组及老年组首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主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但是老年组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心肌病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诱发因素:中青年组:肺部感染30例(38.46%)、严重心肌缺血7例(8.97%)、劳累15例(19.24%)、心律失常8例(10.26%)、情绪激动4例(5.13%)、高血压危象1例(1.28%)、环境气候变化2例(2.56%)、医源性(输液过多)2例(2.56%)及无明显诱因9例(11.54%)。老年组:肺部感染74例(48.05%)、严重心肌缺血32例(20.78%)、劳累12例(7.78%)、心律失常14例(9.09%)、情绪激动7例(4.55%)、高血压危象2例(1.30%)、环境气候变化3例(1.95%)、医源性(输液过多)3例(1.95%)及无明显诱因7例(4.55%)。结果显示:中青年组及老年组首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主要诱因为肺部感染、严重心肌缺血及劳累,中青年组劳累因素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肺部感染及严重心肌缺血所占比例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急性的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常常出现心源性休克或者心搏骤停等现象,在心血管疾病中病死率较高,因此,急性左心衰竭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3]。急性左心衰竭经过治疗,即使病情缓解,也常常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预后较差,因此分析和总结首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因及诱因,对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32例首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资料(中青年组78例和老年组154例),结果表明首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主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47.41%)和高血压性心脏病(35.78%),老年患者所占比例更高(51.95%和41.56%);心肌病是中青年患者另一主要疾病,也不能忽视。随着医疗条件及技术的提高,使得更多的心肌梗死患者得以存活,但是患者冠状动脉储备功能下降,心肌缺血时极易发生心肌收缩力下降,诱发心力衰竭。目前,随着人民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发病逐年增加,并且一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有效控制血压,使得左心室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室腔扩大,发生心力衰竭。心肌病常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药物中毒和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引起心力衰竭。肺部感染(44.83%)、严重心肌缺血(16.81%)及劳累(11.64%)是急性左心衰竭最主要的诱发因素。肺部感染影响肺通气及肺换气,肺血管收缩,降低心肌供氧和加重右心负荷;发热引起机体交感神经兴奋和处于高代谢状态,外周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加,心率增快,心肌耗氧增多,心脏舒张充盈时间缩短,加重心肌氧的供需矛盾[4];肺部感染可释放大量细菌毒素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等,对心肌细胞直接造成损害,从而可诱发心力衰竭[5]。存在心肌缺血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功能,预防缺血加重。劳累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加重心脏的负荷从而诱发心力衰竭[6]。

综上所述,首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基础病因是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中青年还应重视心肌病;肺部感染、严重心肌缺血及劳累是其主要诱因,应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同时还应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降低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的概率。

[1] 孙纪荣.Bi-PAP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668-1669.

[2] 付研,马炳辰,张萌.2005-ESC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概要[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6):1030-1037.

[3] 陈卫英.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45-46.

[4] 陈玲.老年心力衰竭300例诱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5): 712-713.

[5] 杨贤兵,拓西平,张馨文.53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诱因特点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7,6(3):161-162

[6] 郭晓萍.老年心力衰竭病因及诱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1):1359-1360.

R541.6

B

1671-8194(2014)28-0124-02

猜你喜欢

劳累左心诱因
跳出摩天轮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珍贵的礼物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运动
以互联网不良信息为诱因的高职学生犯罪研究与防治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