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速丰林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4-01-27阮坤雄
阮坤雄
(仪陇县林业局 ,四川 仪陇 637600)
仪陇县速丰林发展现状及对策
阮坤雄
(仪陇县林业局 ,四川 仪陇 637600)
林业经济对仪陇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仪陇县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当地的速丰林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发展速丰林产业的力度,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速丰林产业建设。这样在仪陇县速丰林产业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为了推动仪陇县速丰林产业更好的发展,就需要重视这些问题。首先分析仪陇县速丰林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当前仪陇县速丰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的对策。
速丰林;现状;问题;对策
1 仪陇县速丰林发展现状
仪陇县速丰林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桤木等,且大都由国家或集体经营。由于受经营体制等影响,速丰林建设进展始终比较缓慢。1998年以来,随着林业两大国家重点工程在全县实施,立足林业现实,发挥本地优势,在坚持生态建设为主的同时,把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推进了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县林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非公有制林业蓬勃发展和一批森工企业强劲崛起,速丰林建设也快速推进。主要呈现出了以下五大特点。
1.1 速丰林建设呈快速发展之势
据统计,全县现有速丰林1.67万hm2,主要树种为桤木、杨树和香椿等。仅2003年以来营建的速丰林就达近1.34万hm2。群众营造速丰林的积极性高涨,出现了把树当粮种的良好局面,由于种植者精心管护,加上林业部门在造林期间组织科技下乡,搞好技术指导服务,加强造林管理,造林质量也大大提高。近年营造的杨树速丰林一般每棵林木每年都能生长3cm以上,6年时间就可进入采伐期[1]。
1.2 个体、私营业主成为速丰林建设的主体
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全县个体和私营业主营造的非公有制林已占65%以上,且造林大户逐年增多。个体私营业主造林比例逐年上升,大大改变过去单纯靠政府投资造林的格局,极大地推进了森林资源培育进程。
1.3 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和销售产业链
仪陇县现有木材加工大小企业40家左右。其中木林森木业和中航建工木业是全县近几年崛起的森工龙头企业,仅这两家企业全部投产时每年耗材就将达5万m3,大量的耗材使得两企业在加强企业建设的同时,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营造速丰林基地,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和销售产业链。木林森木业自2008年投产以来,采取合作、租赁等形式营造速丰林0.07万hm2,中航建工木业将营造速丰林0.13万hm2。在两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县速丰林建设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同时,该产业还带动了育苗、运输、营销、林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链不断加宽加长,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再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
1.4 探索出了立体种养模式
营造速丰林相对于种植农作物而言周期更长一些,为解决前期投入问题,本县探索出了林—草—牧、林—药、林—油等各种模式,实现了长短结合。如个体业主刘刚在双胜、赛金两镇租地种植杨树速丰林200 hm2,在林下种植草本药材和豆类作物每年收入达1万余元,有效地实现了长短结合,解决了前期投入不足的问题。
1.5 速丰林建设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赢
全县各地把发展速丰林同建设绿色通道、农田林网、江河绿化、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发展[3]。2003年以来全县营造绿色通道350 km,其中杨树速丰林占到了40%以上;农田林网和江河绿化造林树种大都是桤木、杨树。这些速丰林虽然是以培育用材为主,但同样具有增加覆盖率、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生态屏障等作用,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赢。
分析本县目前速丰林发展的形势,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需求拉动。全县现有大小森工企业约40家,每年需消耗木材10万m3,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加上周边地区都有较大森工企业,对木材需求量十分巨大,出现了周边县市同仪陇县森工企业争购木材的局面,农民看到了种树有利可图,比较效益较高,受利益驱动而大量种植树木;二是国家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本县实施,带动了速丰林的发展;三是森工龙头企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速丰林发展;四是林业部门广泛宣传发动,广大干群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2 仪陇县速丰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优质种苗繁育滞后
种苗是造林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全县在生产上存在着育苗不如买苗的倾向,导致速丰林建设大量从外地调运种苗,本县优质种苗繁育滞后,这对速丰林的发展却是大忌,从外地远程调运苗木,不仅影响到造林成活率,更主要是难于保证苗木品种质量。
2.2 先进成熟的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难度大
由于生产者对林业科技认识不足,习惯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加之“大科技”思想没有完全形成、科技推广体系不全、机制不活、管理手段落后、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阻碍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造成了科技与生产脱节。
2.3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速丰林建设需要高投入才有高产出。以杨树为例,每亩除需约100元种苗费以外,每年还需防火、防虫、抚育等管护成本约200元,这样一个轮伐期就需投入约1 500元(不含租地费)。从目前全县的情况看,大面积发展速丰林都是私营业主和企业,一般老百姓很少,主要原因就是受资金的约束。
2.4 树种单一、多是纯林,防治病虫和防火任务繁重
目前,全县大部分速丰林都是以杨树和桤木为主,且多数营造的是纯林,纯林易发生病虫害,因此,防治病虫的工作十分繁重,一旦暴发成灾,损失不可估量。
2.5 难以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建设
无论是个体大户或企业都希望能够租用集中连片的土地进行规模造林,但由于原有的集体土地基本都已承包到户,现在要集中租赁难以操作。
3 发展对策
3.1 健全机构,加大速丰林产业资金投入
为搞好速丰林产业建设,全县各地应组建专门机构和落实专职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同时,国、省应加大速丰林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大力发展速丰林,加快培育森林后备资源,就必须加大对速丰林的投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就本县目前的发展现状看,不论是企业、还是广大农民,发展速丰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制约的问题[4]。一要整合以工代赈、水土保持等其他涉农项目资金,用于速丰林产业基地建设的土壤改良、道路运输、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加大对现有非公有制林业业主的扶持力度,增强他们市场开拓能力、资金运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三要采取更加灵活、开明的措施,大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支持、鼓励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干部职工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以租赁、合资、合作、股份制形式参与林业发展,建设速丰林基地,兴办龙头企业。
3.2 理清思路,制定速丰林产业发展规划
这是速丰林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发展速丰林产业必须坚持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按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建设为载体,以资源培育为依托,以林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突出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路子,促进速丰林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速丰林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发展规划要突出区域特点,合理布局,切合本地实际。规划的起点要高,要具有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本着地貌相似、产业发展方向相同、资源相对集中的原则,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和产业带。三要锁定总体发展目标。按照“五年打基础、建基地;十年立支柱、见成效”的发展步骤,搞好基地建设。四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规划一经制定,就应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做到换届不换规划,换人不换目标,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
3.3 深化改革,营造速丰林产业发展宽松环境
一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规范转让权,促进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利相统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积极落实林权,及时核发林权证,让种植户吃上定心丸,调动各方参与速丰林建设的积极性。二要对林木、林地资源实行资本化运作,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当前的重点是推动宜林荒山荒地荒滩使用权的流转,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维护好林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要制订各种林业优惠政策。林业生产投入大、周期长、税费比较重,各相关部门应当制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推动速丰林发展。如降低速丰林木材产品税费标准,优先满足速丰林采伐指标,制定抵押贷款措施等。
3.4 科技兴林,增强速丰林产业综合实力
用先进的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整体科技含量。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技术要求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建设一支实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二要加快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林业部门要加大科技兴林力度,大力选育和推广速丰林优良品种,探索科学栽培和管理模式。狠抓速丰林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创办引种品比试验示范基地,搞好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建设,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大面积速丰林产业开发提供良种壮苗和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多树种、多品系的混交造林。三要建立健全基层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全过程做好技术指导,实行技物结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四要强化科学管理,特别是处于发展中的业主和企业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学会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实现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成效。
[1] 傅光华.速丰林工程和林纸一体化工程的进展和成就[J].中华纸业,2013(3): 22-28.
[2] 蓝开英.浅析广西速丰林造林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3(2):113-114.
[3] 李玉玺.速生丰产林工程大径级材培育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2(12): 214-214.
[4] 张小风,于宏,戴小英.上饶市速丰林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思考[J].江西林业科技,2012(6):42-45.
[责任编辑:付 佳]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
RUAN Kun-xiong
(Yilo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 Yilong Sichuan 637600, China)
I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economy in Yilong county, Yilong count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 industry, increase the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forest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forest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focused. Yilong county in the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forest industry development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Yilong county of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 industry better, you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se problems. The first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 industry in Yilong county, and then put forward to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in fast-growing high-yiel forest industry developmen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propose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F326.27
A
1673-5919(2014)04-0051-05
2014-07-08
阮坤雄(1970-),男,四川仪陇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