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池市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发展与生态建设问题研究

2014-01-26吴铁华班丽萍吴寿平

中国林业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河池河池市非公有制

吴铁华,班丽萍,吴寿平

(中共河池市委党校,广西河池 547000)

·生态建设·

河池市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发展与生态建设问题研究

吴铁华,班丽萍,吴寿平

(中共河池市委党校,广西河池 547000)

根据河池市林业状况和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河池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石山生态系统脆弱,不规范的经营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引种树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对立等问题,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林业政策,提高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整体水平,推动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的对策。

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发展;生态建设

1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生态建设问题的提出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林业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产品输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是生态环境的载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财富,林业企业作为碳汇生产、碳汇积累的主体,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和谐,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这既是林业企业生产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林业企业根本的社会责任[2]。任何主体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都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林业企业的发展对生态建设的密切度更高,对生态的影响更大。林业产业的发展直接受制于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各种灾害天气和森林病虫等,并且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各种有违生态环境保护的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仍然普遍存在于林业经营主体中,特别是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经营者更多的是急功近利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短期内收回成本为目的,较少考虑环保问题,或者短期内不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且在砍伐木材时采用整山伐光的手段,幼林抚育上又不能够及时跟上,除草防虫害多施用见效快副作用大的化学农药,这些不符合生态建设的经营活动,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石漠化、农药残留等生态环境问题。由此可见,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规范的经营行为所产生的生态外部不经济问题日益显现,然而这些问题至今尚未引起有关各方的充分关注,而且有日趋严重之势。因此,人们必须正视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的生态建设问题。

目前,河池市林业正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河池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林木可采资源的减少,林业企业加强生态建设变得越来越迫切。加强河池市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生态建设,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河池非公制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2 河池市林业企业发展状况

2.1 河池市林业状况

河池市属于南方重点林区,林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80年代以前,河池主要以盛产杉木大径材、松纸材为主。进入90年代后,河池积极开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原有杉,松林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果林和速丰生产林建设,先后建成年产300 t蒸汽法松香厂,年产值4 000万元野生甜茶天然保健食品厂和年产家具2万套件的加工厂等一批林产品加工利用企业,林业产业已逐步成为河池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河池市土地总面积335.12万hm2,林业用地面积250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6%,有林地面积225.62万hm2,全市人均林地面积0.5467 hm2。2012年底,河池市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7 478万m3(广西第三),人均活立木18.3 m3;森林覆盖率为67.9%(广西第四)。河池可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面积185万hm2,已经利用的有179.2万hm2,尚有5~8万hm2可供开发利用,发展河池林业有着优越的条件和巨大的潜力。目前,河池林产企业达800家,规模以上企业282家,年加工木材约90多万m3,年产值21.57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人造板、木材(经营)加工、林产化工为主导的林产工业体系,逐步成为我市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河池市撤地设市以来农林牧渔业发展迅速,产值由2002年的70.34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209.2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0.42%。农林牧渔业构成中林业产值增长最为迅速,产值规模不断扩大,由2002年的5.35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21.5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51%,特别是2009年后,增长态势迅猛,2010年增长率高达33.13%,2011年为20.69%,2012年为17.04%。另外,林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逐步扩大,由2002年的7.61%增长至2012年的10.31%,增加了2.7个百分点,但是相比农业和牧业的产值和比重还相差甚远。目前,河池市木材产量210万m3,在广西地市排位第二,增速排位第四;人造板产量70.06万m3,增速在广西地市排位第六,木材加工产值15.5亿元。

2.2 河池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河池市有15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76万hm2,森林面积6.26万hm2,年产商品材18~20万m3,年上缴国家利税2 700万元。2012年河池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76.71亿元,增速32.51%,增速在全区排第二,林业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全年总产值的13%,占全市农口系统全年总产值的35%。木材产量210万m3(蓄积量),出材量162.4万m3(其中松木11.1万m3,杉木81.3万m3,桉树67.1万m3,其它树种2.9万m3)。

非公林业企业是河池市林业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初步形成了以生产纤维板、胶合板、细木工板、指接板、旋切单板、锯材、木片、木制家具等为主导的木材加工工业体系。主要的木材深加工企业中,纤维板加工以枝桠材、三剩物为主,分布于宜州市、环江两地;细木工板、指接板加工以杉木为主,主要分布于杉木资源较丰富的罗城、南丹、天峨、凤山等县;胶合板加工目前以桉木为主,生产建筑用混凝土胶合模板,集中分布于宜州市、环江、南丹、巴马、大化等县;旋切单板以桉树为主,集中分布在宜州市和环江县。全市的木材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8家(年销售收入达2 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达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2家。所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销往广东、浙江、上海、贵州、重庆等地。但是从2010年起,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全市有不少木材加工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销量剧减,直至2012年上半年,形势才逐渐好转。究其原因,一是木材采伐指标的发放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二是当地木材资源外流严重,导致本地木材加工企业原材料不足甚至停厂,这些严重因素制约了非公林业企业的发展。

3 河池市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发展的生态建设问题

3.1 石山生态系统脆弱

河池多山,重重叠叠的石山到处可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达85.2万hm2,占土地面积25.4%,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14.7万hm2,占土地总面积34.2%,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随着各种形式和类型的林业生产、加工(经营)等企业的快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2012年全年木材采伐量229.00万m3,增长26.33%,这不仅给河池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特别是非公林业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的驱动下,更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3.2 不规范的经营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当前,非公有制主体已逐渐成为河池商品林的主要投资者。虽然投资者经营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河池本身是属于桂西大石山区,在这种石山和丘陵区域进行林业生产,极容易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特别是不少私营林业经营者对山地的无序开发,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等问题。由于经济林在栽植时要对山场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挖穴,果苗种植后又要进行多次抚育,抚育时要进行翻地、松土、除草、施肥等作业,而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在进行这些作业时,又很少采取阶段整地、条垦、合理施肥、栽植绿肥、适度株行距等必要的生态防护措施,从而使地面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引起地表土壤松动,这样一旦出现降雨,缺乏植被保护的地表土壤就极易被冲走。

3.3 引种树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政府推动和利益驱动下,2009年开始广西大面积种植桉树,种植了153.333 3万hm2,河池种植的桉树面积为6.533万hm2,占河池森林面积的3.2%。桉树不仅是“抽水机”、“抽肥机”和“霸王树”,更是对水资源的危害极大。桉树是速生丰产林,对土壤的水分和肥料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和土地肥力下降,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引发土地沙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到时再引种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另外,桉树施用的化工产品毒性强、毒效长,桉树气体有刺激和毒害作用,人畜饮用后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而这些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经营者较少考虑,更是大面积的种植桉树,谋求短期经济效益,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另外,非公制林业企业更多的是种植纯林,种植结构单一,不仅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和自控能力的降低[3],而且容易引发森林病虫害。

3.4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的对立

林业产业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效应,而生态建设所寻求的是生态效益,并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林业企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两者都是围绕森林做文章,二者的发展基础相同,但是非公有制林业企业较少考虑生态建设问题,更多的经营者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生态效益,因为生态建设就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支出,企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财力来支撑。由于林业产业市场的准入门槛低,而且具有低风险特性,因此建立了一大批的非公有制林业企业,而这些企业受制自身经济实力,绝大多数均为小规模。不少企业甚至没有生产许可证,乱砍滥伐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日益增长的木材需求和林业生态建设的矛盾日益显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对立越来越成为林业企业特别是小型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另外,政府为了短期内有效的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板栗、八角、油茶等特色经济果木林,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的收入,但是导致以木质材料为主的林业生产受到人们的排挤,也忽略了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

4 对策

4.1 完善林业政策,提高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整体水平

进一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完善林业政策,整体上提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首先深化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放活林地使用权,提高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同时也积极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进入林业产业中。其次,完善森林资源流转机制,保障林木所有者和非公有制造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完善优化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流转,包括租赁、拍卖等政策,化长周期为短周期,盘活林业资源,实现增值变现。第三,完善林业政策,为非公有制林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在宽松的环境下也要给予一定的生态建设压力,规范经营模式,促使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另外,出台民间资本进入林业领域的相关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有序进入林业产业,为非公有制经济推动林业发展创造条件,真正形成全社会办林业、非公有制林业全面发展的局面。最后,鼓励和指导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在经营的林地内发展养殖业和经济作物,不仅能够增加收益,还能够保护森林资源和增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潜力。

4.2 加大宣传,引导和督促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生态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方式进行广泛地宣传,以及通过对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经营者进行生态建设专题和林业经营管理的培训或知识宣讲,促使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在思想上认识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并引导和督促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在行动上坚持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另外,对已经出现的生态问题,如农药残留、土地石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督促企业进行治理,并引导经营者科学合理的选择经营方式和引种树种。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全面清理和打击非法侵占林地、非法运输、非法加工木材等经营活动,清理整顿资源浪费严重、设备和技术落后、产品低劣的小企业,以达到保护森林资源,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目的。

4.3 推动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河池是老、少、边、穷、石区,生态建设任务繁重,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推动,特别是需要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发挥其活力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就需要解决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对立的问题,可以通过间接补贴和直接补贴相结合的激励措施对那些采取了符合生态要求举措的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给予补贴,如免费给非公有制林业企业提供树苗、税费减免等。通过补贴、税费减免等激励措施提高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生态经济效益。另外,继续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让河池农村农、林、牧、副业得以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但也要将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纳入到退耕还林工程的范围,合理规划林业发展,满足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木材需求量的同时,推动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1] 丁洪雨.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2(11):105.

[2] 高二华.林业企业多重社会责任价值体现及其实现路径[J].林业经济,2012(11):119-121.

[3] 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4] 河池8年退耕还林209万亩[N].河池日报,2008-08-13.

[责任编辑:路 实]

Study on the Problems of Non-public Forestry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Hechi City

WU Tie-hua,BAN Li-ping,WU Shou-ping
(CountyPartyCommittee PartySchool ofHechi City,Hechi Guangxi 547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Hechi municipal forestry and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karst ecosystem in Hechi non-public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enterprises,fragile,negative management mode that leads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tree species have an negative effect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economic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conflict problems.This paper put forward to deepen the system reform,to perfect forestry policy,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non-public forestry development,to promote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non-public forestryenterprises ofthe organic unityofthe countermeasures.

the non-public;forestryenterprise development;ecological construction;

F323.22

A

1673-5919(2014)03-0054-04

2014-03-28

吴铁华(1975-),女,广西贺州人,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地方经济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河池河池市非公有制
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简介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A new loach species of Troglonectes (Teleostei:Nemacheilidae) from Guangxi,China
《10端午粽》教学设计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河池市雷电时空分布特征及雷击灾害风险区划
《河池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河池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