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运行机制的探讨

2014-04-24张国威

中国林业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碳汇林业

卢 佶,张国威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杭州 310000)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运行机制的探讨

卢 佶,张国威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杭州 310000)

依据林业碳汇的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中国将来林业碳汇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林业碳汇项目产权制度建设,降低林业碳汇交易中的交易成本,加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等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的建议。

林业;碳汇机制;碳汇市场

最近几年,全球气候呈现逐步变暖的趋势,并且随之出现了各种极端天气,尤其是雾霾和污染天气频繁出现。研究证明,出现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工业生产中的高污染和高能耗,以及碳生产力较低的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求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共同努力,必须尽快减慢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减少大气污染。《京都议定书》规定,在全球范围内尽快推行林业碳汇项目,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林业碳汇的发展方面具备各种优势条件,再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行节能减排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担负起大国的责任。但在我国的实际生产中,林业碳汇项目刚刚起步,还没有制订完善的制度标准,因此研究中国未来的林业碳汇市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相关概念

所谓碳汇,就是清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而森林碳汇就是利用森林本身的光合作用,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其吸收或者固定在植被中,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森林碳汇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存在大面积的森林,则一定会出现森林碳汇。我们当前提出的林业碳汇就是通过人改造自然,增加森林面积,从而达到增加碳吸收、保护碳储存、实行碳替代的过程,结合碳汇交易,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系列活动。如人工造林、森林管理、保护森林等。林业碳汇由于存在人的参与,利用交易活动得到经济利益,因此说林业碳汇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质;再有,实行林业碳汇也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产生的一种商品,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

2 林业碳汇市场运行机制分析

2.1 供求机制

依据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原理:只有具备一定的供求关系,才有可能推动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也就是必须具备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在实际生产中,要首先分析市场需求状况,就当前的碳汇市场来讲,假如需要大量的碳汇,则必然会出现大量的碳汇供给。但当前的碳汇市场还没有发展成熟,只是一个以林业项目投资为前提,并得到碳信用的交易集合。

国际方面关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导致我国范围内产生了林业碳汇的稀缺性,在这个意义上说,稀缺性主要取决于国家制度或国家政策的驱动。当前的碳汇市场需求状况,主要来自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中国家强制性需求为主,而在碳汇交易中,发达国家追求低成本的减排措施,不然也不会产生这样的需求,自然不会出现碳汇市场[1]。依据强制性需求的现状来分析,碳汇市场要取决于是否能够落实国际的减排规定,以及各个国家的调整策略和执行力度等。在实际执行中,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一些发达国家,对此长期持不明确的态度,还有一些成员国积极性不高,因此导致碳汇的需求不足。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将来我国的碳汇市场应该不但包括国外需求,而且国内需求也会大幅增加。在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我国政府一定会采取措施,对一些高能耗、高排放企业进行有效治理,使其尽快达到国际减排标准,包括化工、石油、电力、煤炭等,对于这些企业来讲,则一定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如改进生产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标准,选择《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联合履行等三种措施也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很显然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大步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改革生产方式无论从成本上还是时间上和林业碳汇相比是不存在优势的。因为目前世界的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稳定阶段,即使改进也是在一些具体的细节方面,而革新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不太可能,所以大部分的耗能企业选择这三种机制来实现减排还是存在比较优势的,而从目前的碳汇市场交易价格来看JI的价格(平均$11.6/t)明显低于CDM的价格(平均$24.2/t),因为CDM机制所产生的碳汇程序复杂以及各种认证费用等导致交易费用增加,所以企业会理性的选择成本较低的项目来实现其减排[2]。

2.2 价格机制设计

市场经济运行中,商品价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买家如果愿意以支付市场价格的方式得到商品,则此市场就会形成,碳汇市场也符合这一原理。碳汇的分配由市场价格决定,但由于林业碳汇具有多种属性,因此形成了碳汇市场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在一些条件的限制下,不能合理配置市场资源。有两个意思:①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假如完全依据市场机制,那么则会出现盲目竞争或市场垄断现象,形成严重的比例失调现象,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②自身市场没有发展成熟,假如依然完全依据市场机制,则不会形成正常运行的市场秩序,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图1则是这种市场失灵的情况。

S为有效的供给曲线,D1为有效地需求曲线,但在现实中需求曲线是由实际的货币支付能力决定的,由于碳汇林的非排他性使用,使得实际的需求曲线下滑至D2,与之相应的生态供给量萎缩至N2。△N=N1-N2就是市场无效的结果。按照上面的价格理论,碳汇属于短缺产品,应采用限制价格。然而,现实表明国际上核证的碳减排量(CERs)的平均价格大约在$3~7,有关专家认为这个价格明显偏低,所以如果采取限制价格策略,将更加打击碳汇供给者的积极性,进而阻碍碳汇市场的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在积极拉动市场有效需求的同时,采取价格支持策略,从而保护碳汇市场的良好运营。

综上,本文设计了一种碳汇的定价机制,就是由政府通过核算全国各个地区发展碳汇林的最高成本,包括土地的机会成本、购买生产资料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各种成本,然后将成本最高的区域作为一个基准点,以此基准点为标准×(1+社会平均利润率),得到碳汇林的最低收购价格,如下公式:

图7展示了对于两种方法求得的反馈矩阵K,闭环系统关于小球位置x相应的输出响应。可知两种设计方法得到的闭环系统均稳定,且响应时间均较短(1.5 s左右)。然而由于极点配置法求得的反馈增益的值较大,使得系统响应输出量较小,影响了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敏感度,而降低K值的选取又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在对闭环系统A-BK极点的选取过程中,对于共轭复数根实际值的不同选取也会影响系统的震荡性。而根据LQR的最优控制所涉及的闭环系统控制器,显然在闭环系统稳定的前提下,系统响应时间较短,超调量较小,并且选取的反馈增益的值也更贴合实际(考虑了对系统能量及电机电能消耗的优化),在实际问题中突显了其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完成,国家政府通过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也可以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依据最低收购价格,根据对商品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价格。所以不同的需求方都力求以最低价格购买CERs,但因为只有少量的碳汇供给,而对此碳汇的需求突然增长,表明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但需求量不断增大,需求曲线的斜率明显大于供给曲线的斜率,因此,并不能保证所有的购买者都能以最低价格买到CERs,只有Q1可以实现(如图2)。这样的话,很多企业就要以较高的价格才能买到CERs,给企业的生产增加了购买成本,不能体现市场的公平性。因此,国家政府应该以补偿的方式给予这些企业一定数量的补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产品竞争力[3]。

2.3 竞争机制

只要存在资源供给不足的现象,就会产生市场竞争。当前情况下,林业碳汇市场还没有发展成熟,没有完全形成竞争环境,因此还不能依据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研究竞争对碳汇价格的影响。但根据目前碳汇市场的实际情况,可以设想碳汇市场在将来的发展中一定是垄断竞争的市场,但不可能存在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现在存在的碳汇市场就是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设置项目生产,利用项目生产出现的核证减排量来减少自身的减排量。因此,这种状况对于中国来说,我国具有广阔的造林土地、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可以有效推行项目生产,因此中国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存在这些优势条件的国家还有很多,如印度和巴西等,因此,一定会出现此方面的竞争。而需求方也会存在很大的竞争,对于发达国家,如日本、意大利和美国等,竞争情况与此类似,所以也会出现大量的竞争。只对于我国范围内来说,不同地区、不同省份、不同企业之间也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竞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将来我国碳汇市场的竞争情况。

3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良好运行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不管什么市场交易行为,必须具备法律的保护与约束,对于林业碳汇市场来说也是如此。再由于我国的林业碳汇市场刚刚起步,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因此,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快立法步伐,在宏观上予以调控,制订较为合理的林业碳汇市场法律法规。

3.2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在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中,有关林业碳汇的供给、价格等都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对林业碳汇要大力支持,可以采用增加供给、规定价格、给予融资优惠条件等方法。

3.3 加强林业碳汇项目产权制度建设

3.4 降低林业碳汇交易中的交易成本

在林业碳汇市场发展中,交易成本过高,严重阻碍了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有:①规范交易程序,应用标准的审批制度,缩短审批流程,减免审批费用;②减少林业碳汇市场的交易步骤;③采取措施,不断扩大林业碳汇项目生产规模,假如成本不变,生产规模增大则可使交易成本大幅下降。

3.5 加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

要想保证林业碳汇市场的稳定运行,则必须具有规范一致的碳汇计量方法。只有具备国际统一标准的计量和监测办法,才会有大量的国外需求者加入投资行列,来我国购买林业碳汇。所以,要尽快建立碳汇管理技术专家组,并借此成立国家林业局碳汇计量和监测部门,要求这些部门尽快出台与国际计量、监测接轨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给来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以最大的帮助,允许其在中国设立专门帐户。

3.6 加强宣传和倡导低碳经济

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也可以改善人们对林业碳汇的认识,从而影响消费者的个人消费情况和生产部门的生产情况,最后也会影响社会总效用的曲线和社会总生产函数。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一种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加对林业碳汇的需求,促使人们利用各种方式,参与到林业碳汇市场中。

[1] 王忠林,韩立民.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及相关问题探析[J].齐鲁学刊.2011(1):105-108.

[2] 王静,沈月琴.森林碳汇及其市场的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87.

[3] 杨莉芸.消解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困境对策分析[J].求索, 2010(10):89-91.

[责任编辑:路 实]

Discussion on China's Forestry Carbon Sink Market Operation Mechanism

LU Ji,ZHANG Guo-wei
(East Chin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Hangzhou Zhejiang 310000,China)

Based on forestry carbon sink microeconomics,stud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restry carbon sink,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legal system related to increase government financial support,and strengthen property rights system of forestry carbon sink project construction,reduce transaction costs of forestry carbon sink,strengthen the measure of forestry carbon sink,the proposed monitoringand other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market development.

forestry;carbon sink mechanism;carbon sinks market

F326。20

A

1673-5919(2014)03-0028-03

2014-03-25

卢佶(1986-),男,浙江安吉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监测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碳汇林业
“双碳”背景下县域产业碳源及碳收支平衡模型分析与探索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四川桑园历史碳汇的评估工作完成
山西省碳汇造林及碳汇交易发展研究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林业种植及养护管理模式探究
青阳林场不同林分类型碳汇计量及碳汇价值评价
对内蒙古发展森林碳汇的思考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