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临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4-01-26武红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内科优质护士

武红霞

(孟津县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 471100)

优质护理在临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武红霞

(孟津县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 471100)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临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内科治疗的16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仅为81.3%,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家属陪护率、基础护理落实率以及患者的病情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不但可以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提高,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知晓率等进行提升,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应用。

优质护理;临床内科;护理

优质护理就是在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制进行全面落实,注重以患者为中心,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1]。下面本文就以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内科治疗的160例患者为例,对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开放床位有68张,共有护士26名。其中主管护师6名,护师5名,护士15名。年龄19~49岁,平均年龄(24±15)岁。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有5名,四年以上有7名,一年以上有11名,一年以下有3名。学历:本科5名,大专18名,中专3名。

1.2 病例选择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内科治疗的16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3.1 提高护士专业素质以及思想素质

我科室每天通过晨会,随机抽取护士,回答相关专科护理疾病知识,与所有护士进行护理查房以及疑难护理病例进行探讨,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求护士保持良好的情绪,认识到自身心情舒畅、事业成功等方面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气质,提高自身思想素质。

1.3.2 营造人性化环境

为了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我科室将病区进行人性化的改造,营造人性化的环境。主要是将病区分为单人间、双人间以及三人间等。每一个标间都设置有电视、空调、独立卫生间。另外在各个病房中的空调、卫生间以及电视上都张贴出温馨提示标语。每张床头都设置有中心供氧、呼叫器以及中心吸引装置。

1.3.3 改变排班模式,

①实行分组工作,分床到任的组长带班制。让每一名护士分管7个左右患者,完成分给患者的各种给药以及治疗,病情观察记录、基础护理等。每班均有组长、责任护士进行负责,各司其职,三级管理模式。组长一般选择责任心强、护理水平高以及工作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②建立弹性排班制,采用APN排班模式。以前的大小夜班进行取消,减少接班的次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每班各组均有24 h主管护师值班,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③在进行交接班,护理人员必须面带微笑到患者床头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中班以及夜班除外。

1.3.4 人性化护理

①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更加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晨间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床单元,病员服及手术衣。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喂食等,晨间询问患者夜间睡眠质量,是否有疼痛等情况,了解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促使患者进行活动锻炼。在夜间整理以及理顺各种管道,对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睡前排便护理。病重病危病房保留廊灯,便于观察患者;适当关小门窗,注意温差变化。②饮食护理:患者应该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摄入高热量、高蛋白质以及容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食物、辛辣食物或者过咸以及过甜食物,多吃新鲜蔬菜以及水果。③患者安全护理:按照等级要求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的体征特征,做好记录;患者外出检查,轻患者护工进行陪检,危重的患者应该由医护人员陪检。住院期间对疾病知识进行个性化教育,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④用药护理:针对病重不同的患者让其了解使用药物的特点以及正确用法,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提醒患者按时吃药,按量用药,同时告知患者预防不良反应的方法。⑤心理教育: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时刻观察其情绪特征,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增加患者信心,消除患者心理顾虑。⑥康复指导:在内科室,选择一位资深的主管护师,为正在康复的患者编排一套健康的保健操,让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尽量少用药,多锻炼,从而早日康复出院。⑦其他护理:设立患者以及家属意见征询本,征询患者以及家属的意见,从患者的立场来考虑他们的健康需求;与后勤公司协调,建立人性化的探班模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检测后与标准样品采用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χ2检验,组间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仅为81.3%,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家属陪护率为41.3%低于对照组的86.3%,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6.3%,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知晓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1.3%,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实施在内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不但可以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提高,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知晓率等进行提升,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护理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护士的服务质量,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制定量化考核方案,考核方案主要包括:夜班天数、管理重患者数、上班天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评分。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2,3]。

有相关文献报道[4,5],建立前瞻性质量控制体系能够促进持续质量的改进。所谓前瞻性的质量控制体系就是将质量控制转移到患者身上,把指控护士转变为对患者进行宣教培训,扩大服务范围。由管床护士对每一位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延伸护理范围。因为是自己的管床护士,因此,在进行电话随访时,使患者感到亲切,愿意与护士进行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实践表明,建立前瞻性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水平。

[1] 朱莉,郑春梅.健康教育处方在老年内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24):216-217.

[2] 沈新凤,金钰梅.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管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2,11(2):167-168.

[3] 陈心容,何剑.落实优质护理提高呼吸内科护理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4):184-185.

[4] 黄丽红,何细飞.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J].护理学杂志,2010,25(21):323-324.

[5] 黄仕明,罗映红,权明桃,等.开展创新实践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52-53.

R473.5

B

1671-8194(2014)14-0363-02

猜你喜欢

内科优质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内转科型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