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2014-01-26刘凤君吴秀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4期
关键词:胆结石肾结石脂肪肝

刘凤君 吴秀平

(安阳市中医院功能检查科,河南 安阳 455000)

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刘凤君 吴秀平

(安阳市中医院功能检查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所有个人及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对其进行常规腹部彩超(肝、胆、胰、脾、肾)检查。结果阳性率42%(12171/28980),病种以脂肪肝、肝肾囊肿居多,其次为胆肾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肝血管瘤、肝内钙化灶等,不同疾病在各年龄段间亦有显著差异。结论超声检查因其价廉、操作简便、无创伤、快速诊断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在腹部体检中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疾病,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腹部彩超应作为健康体检中的常规检查项目。

腹部彩超;健康体检;腹部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防病于未然的观念越来越强,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也越来越重视,健康体检成为了人们每年健康保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健康体检的各方法中,超声作为一种发展迅速地影像检查工具,因其价廉、无创伤、诊断迅速、可重复、直观实时,逐渐被人们认可,不再是传统意识里只有怀孕才可做的检查。近年来,超声逐步成为了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所有人员,共28980例,其中男性15939例(占55%),女性13041例(占45%),年龄15~89岁,平均年龄52岁;以年龄为依据进行分组,青年组(20~40岁)6955例,中年组(41~59岁)12172例,老年组(60~89岁)约9853例,体检人员以中年人居多。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ACUSON X300、飞利浦HD11彩超仪,探头频率3~5 MHz。检查前告知前来体检人员禁食8 h以上,常规仰卧位及侧卧位后充分暴露腹部,对肝、胆、胰、脾、肾在剑突下、肋下、肋间进行多切面、多方位扫差,记录并分析阳性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用χ2检验对技术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脂肪肝7245例(占25%),肝囊肿3769例(占13%),肾囊肿3477例(占12%),肾结石2753例(占9.5%),胆结石2318(占8%),胆囊息肉样病变1449例(占5%),肝血管瘤1159例(占4%),其他(肝内钙化灶、肝内胆管结石、肾错构瘤、多囊肝、多囊肾、肝炎肝硬化等)3471例(占12%)。其中可疑恶性肿瘤18例均为中青年在体检中偶然发现,后经CT、MRI及手术证实,3例误诊,为良性病变,发病率为0.05%。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脂肪肝在所有病种中所占比例偏高,并有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及肥胖者居多,且男性多于女性,可看出近年来脂肪肝发病年龄在逐步降低;肝肾囊肿以中老年偏多;胆结石以老年女性肥胖者偏多,泌尿系结石以男性中青年多发;经统计分析,各病种在性别及年龄段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3.1 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5%,超过肝重量的10%即为脂肪肝[1]。通常来说,对弥漫性脂肪肝进行超声诊断并不难,诊断率可达99%,但对不均匀型脂肪肝及正常肝组织存留患者,需结合其他检查,并嘱患者定期随访,进行动态观察才可确诊。本次研究发现脂肪肝在不同人群间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除中老年多发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发病率远高于企业单位人员,发病年龄也明显偏低,以中青年为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压力大,运动量少,应酬多,三脂、血压、血糖偏高人员较多。可看出脂肪肝的发病与过量饮酒、肥胖、营养失衡、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关系密切[2]。对于脂肪肝患者,应嘱其减肥,并改变生活方式,多运动,配合适当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复查,多有明显好转。说明脂肪肝为可逆性,年龄越低转归越快。另外,脂肪肝除和上述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退行性变有关,超声可作为脂肪肝首选检查方法。

3.2 肝囊肿

大多为先天性,一般认为是由于肝内胆管胚胎发育障碍所致,但是尚不能排除脏器退行性变所致可能[3]。肝囊肿大小相差悬殊,从数毫米至十几厘米不等。本次研究发现3769例,以中老年居多,常多发,年轻组较少,多单发,体积也偏小。超声对0.5 cm以上肝囊肿诊断率可达95%以上,小的囊肿位置深在,常无自觉症状,大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较大时可出现上腹部隐痛及胀满感。对体检有囊肿者应嘱其定期复查,进行动态观察,并对较大有症状的囊肿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

3.3 肾囊肿

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且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的总称,疾病分布特点及声像图与肝囊肿近似,体检中发现患肾囊肿者应嘱患者定期复检,动态观察,对较大有压迫症状的囊肿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并注射无水酒精治疗,半年后复查超声,部分有复发可能,复发率约为30%。

3.4 肾结石

肾结石指一些晶体物质和有机质在肾脏的异常沉积。肾结石较为常见,结石的大小、形态、硬度和透声性与其成分有关。本次研究中以中青年男性多见,稳定性小的结石常无症状,体检时发现,活动性结石常可引起腰酸、血尿。超声能清晰显示结石的大小、数目、位置,能及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并可判断治疗效果。

3.5 胆结石

胆结石是最常见的胆囊多发疾病,男女发病比率约为1∶4,大多发生于成人,亦可见于儿童。本次研究中发现老年肥胖女性多发,常伴慢性胆囊炎,且互为因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胆汁淤积,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易引起胆结石[4]。超声可作为诊断结石的首选方法。

3.6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超声能够对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基地宽窄及回声等进行准确判断,对<5 mm的息肉,临床检出率能够达到90%左右。发现病变应嘱患者定期复查,对生长迅速、基地较宽的息肉样变应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消除早期癌变的可能。

3.7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为海绵状血管瘤,本质上是一个缓慢流动的血湖[5]。患者多无不适,常在超声体检时发现。本组发现肝血管瘤1159例,以中青年多见,其中5例肝血管瘤的直径超过10 cm,后经超声造影证实为血管瘤。由此可见,对不典型、难以确诊的患者可行超声造影。

3.8 恶性肿瘤

本组发现恶性肿瘤15例,均为中青年体检中偶然发现,其中早期肝癌7例,临床任何无症状,中晚期3例,临床有上腹部症状,但未引起重视,肾脏恶性肿瘤3例,均为早期病变,肾上腺恶性病变两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环境的污染,恶性病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定期腹部超声检查很有必要[6]。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群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与从前相比,疾病的发病年龄及高发人群也相应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做到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有必要,可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在发现、诊断疾病的各方法中,由于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可重复且可实时动态观察等优点[7],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青睐。超声检查能发现腹部的早期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时机,方便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因此,超声检查尤其是腹部彩超检查,应成为健康体检中的一项常规项目。

[1] 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胡海涛.超声在腹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08, 3(21):115.

[3] 曹海根,王金瑞.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肖丽达,杜国平,马洪,等.超声引导在肝外胆管结石内镜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4):300-302.

[5] 伍春燕,李艾民.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6):1051-1052.

[6] 程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11):892-895.

[7] 郭朝峰,王晓静,薛洁,等.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12):920-923.

R445.1

B

1671-8194(2014)14-0229-02

猜你喜欢

胆结石肾结石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喝矿泉水不会加重肾结石
甜饮料
——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