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黄煌的“人本”体质学说

2014-01-26李淑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类方温经汤人本

李淑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常州附属医院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黄煌教授几十年来致力于经方的教研与临床,其研究经方的视角独树一帜,在“以人为本”的医学思想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了“药人”、“方人”体质学说[1],认为在临床上正确识别不同“病的人”(确定体质),寻找经典中药和经方与“人”的对应点,是有效且安全使用中药的基础,是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现将其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1 “人本”体质观的形成

黄煌早年曾跟随夏奕钧等江阴老中医学习,夏老通过望咽查腹判定体质的简洁诊法和用药思路[2],令他印象深刻。此外,叶天士凡看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的思想及日本汉方医森道伯创立的一贯堂体质论,对黄煌体质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如果说各家理论为黄煌体质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张仲景学说则为其注入了内涵。张仲景学说中有许多关于患者体貌体态特征及疾病易趋性的记载,如尊荣人“骨弱肌肤盛”,湿家多“面黄而形肿”等,这些患者的个体特征和体质状态是张仲景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黄煌在此基础上,凭借自己在临床中敏锐的洞察力,总结各类形貌神态、各种心理偏向患者在辨证用药上的不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内容、验证疗效,形成了 “药人”、“方人”体质观[3,4]。

2 “人本”体质观的内容

黄煌在研究经方以及临床诊疗时特别重视“人”这一整体,认为方证相应的构成要素有“病”和“人”两部分。“病”是疾病或临床证候,“人”包括患者的体型体貌(包括体型、脸型表情、肤色、肌肉松紧、腹征、腿征、舌象、脉象)、精神状态、姿势动态、心理行为特征、好发症状、发病趋势及其家族疾病谱。他把人与病、药(方)三者联系起来,提出“药人”与“方人”体质学说。

2.1 “药人”

“药人”就是适合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某种体质服用某种药及其类方,往往起效快且相对安全。遵循“药人”的经验识别,可以大致了解该体质患者临床用哪类方最有效。

2.1.1 “黄芪体质” ①其人体型偏胖,精神疲惫,面色黄暗或暗红,缺乏光泽;肌肉松软,腹壁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舌质多淡红或淡胖或紫暗;②好发症状:易疲乏,易汗出,易头晕,胸闷气短,运动后尤为明显;易有饥饿感;便溏;易浮肿;畏风;手足易麻木,骨关节疼痛;溃疡难于愈合[3];③适合长期服用黄芪及其类方,代表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防己黄芪汤、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等。

2.1.2 “桂枝体质” ①患者大多体质柔弱、体型偏瘦,肤色白而缺乏光泽,皮肤湿润;腹部多扁平,腹壁薄而无力,腹肌紧张,唇色暗淡;舌质淡红或暗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苔多薄白。其人脉浮、缓或有结代;②其人易出冷汗,汗后疲乏,易惊恐、失眠多梦,对寒冷、疼痛敏感,常表现为关节痛、头痛、腹痛或少腹拘急,并易发生脱发、昏眩、失血、咳喘等[3];③适合长期服用桂枝以及桂枝类方,代表方为桂枝汤、小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床中常见的“药人”还有“麻黄体质”、“柴胡体质”、“大黄体质”和“半夏体质”等。

2.2 “方人”

“方人”即是对某方有效且适合长期服用此方的体质类型,它比“药人”更为具体明确,细化到某一方剂,并与疾病联系起来。

2.2.1 “黄芪桂枝五物汤体质” ①隶属于黄芪体质;②该方的体质特征为面色黄暗或暗红而无光泽、体型肥胖、肌肉松软,或肌肉萎缩、时有浮肿,舌胖、质暗淡;③平时缺乏运动,多有头痛、胸闷痛、肢麻身痛、身体困重或肢体无力、汗出恶风、疲乏气短等症状。易患高血压、冠心病、心脑供血不足、糖尿病等并发症[3]。

2.2.2 “桂枝茯苓丸体质” ①隶属于桂枝体

质;②该方的体质特征:面色多红或暗红或面部皮肤粗糙、鼻翼毛细血管扩张、唇色暗红、舌质暗紫等。腹部大体充实,脐两侧尤以左侧下腹更为充实、触之有抵抗。主诉大多伴有压痛,下肢皮肤干燥或起鳞屑,或静脉曲张,或足跟开裂,或感小腿抽筋;③多有头痛、便秘、腹痛、腰痛、心悸等症状,易患疾病有妇科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病、周围血管病变等。

临床中常见的“方人”还有“温经汤体质”、“三黄泻心汤体质”、“炙甘草汤体质”、“大柴胡汤体质”等等。

3 典型病案

某女,30岁,未婚,2013年2月26日初诊:患者患痤疮病史2年。1月前因痤疮复发在某医院用清热解毒药内服外涂后,双面颊、额头、下巴痤疮暴发,疮色暗红,脓头多,瘙痒难忍。其体瘦,舌红、苔薄、脉细,中医辨证属风寒搏击于表、郁而化热,治以疏风解表、败毒消肿,方取荆防败毒散加减。7 d后复诊,瘙痒减轻,疮体依然如故。详问病史月经量少,饮冷后痛经,性激素测定提示卵巢功能不良,再观患者肌肤干燥、口唇薄、色暗、手指细长、有皲裂,遂改用温经汤加麻黄、葛根、桃仁14剂。3月30日复诊:疮体隐去,摸之皮肤已经光滑,月经3月16日来潮,无痛经,量较前增加1倍。

按语:本案开始便针对局部症状痤疮常规治疗,见风疏风、见热清热,用荆防败毒散疏风解表,败毒消肿论治并未见到预期效果。而患者先前屡用清热解毒药内服外涂反使病情加重,更说明针对表象、对症治疗方法局限。故转而从整体体质入手,行方人辨治之法。患者形体消瘦、肌肤干燥、唇色暗、头发干枯易脱落、月经量少,性激素检查提示卵巢功能不良,根据经验辨为“温经汤方人体质”,给予温经汤拟逆病而治、调理体质反取宏效,临床症状迅速改善,诚可思哉。

[1] 黄煌.经方的魅力 [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吴跃农. 黄煌七赴扶桑传汉方[J]. 华人时刊,2001( 3):26.

[3] 黄煌.中医十大类方 [M] .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4] 黄煌.药证与经方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类方温经汤人本
温经汤加味对EM肾虚血瘀证大鼠局部微环境MMP-9、TNF-α、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影响及其意义
柴胡类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温经汤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苓甘五味姜辛汤及其类方治疗痰饮病的探讨
人本计算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对古琴音乐审美的人本思考
活血调经 还数“温经”
基于属性偏序理论的李赛美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