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研究

2014-01-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6期
关键词:气胸创伤性胸腔

杨 艳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研究

杨 艳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对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52例创伤性气胸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了急救措施,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急救后均成功脱险,急救成功率为100%,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气胸患者急救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创口进行迅速处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构建静脉通道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术后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创伤性气胸;急救;护理

在钝性伤中创伤性气胸具有较高的发生率。造成创伤性气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肺被肋骨骨折断端刺破[1]。创伤性气胸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并使得患者的正常生理循环受到影响。另外患者还会出现胸闷以及气急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2]。我院对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52例创伤性气胸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52例创伤性气胸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6例,年龄为7~61岁,平均年龄为(31.4±4.3)岁,开放性损伤12例,闭合性损伤14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7例,年龄为9~62岁,平均年龄为(33.1±3.7)岁,开放性损伤11例,闭合性损伤15例;损伤位置主要包括了脑部、腹部、脊椎、骨盆等部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损伤类型以及损伤部位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急救处理:上述两组患者均采取了急救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致命损伤诊断并进行优先处理。首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掌握,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这样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较为准确的预见。对患者的出血量进行密切关注并根据患者实际出血量情况来进行对应的急救指导。其次构建静脉通道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对于闭合性气胸患者应该先对患者进行胸腔穿刺,另外配合机械通气来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对患者实施全麻并在患者胸腔处进行封闭式引流;对于开放性气胸患者应该进行连续输血并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来稳定患者的呼吸情况。另外对患者进行补液来维持患者的正常的生理循环,对创口进行紧急处理并迅速封闭创口。在患者情况稳定后对患者实施清创术以并进行引流[3]。

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法:首先通过询问来了解患者的伤情以及损伤状况。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避免患者服用刺激性食物,保证水分摄入。加强呼吸道管理来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下。对于呼吸道中的血液、痰液等进行处理。协助患者进行咳痰,部分患者由于呼吸衰竭不能进行正常排痰,因此需要通过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由于创伤性气胸给患者带来的损伤较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过分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并且表现出高度应激态而通过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则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这些负面情绪让患者得以积极配合治疗。在交流过程中还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加全面的掌握,术后对患者进行深呼吸以及咳嗽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侧肩关节活动。②胸腔闭式引流护理。首先将胸腔内的空气、血液以及液体排出并对胸膜腔的负压进行重建让肺部恢复张力。将两侧胸膜腔压力进行平衡来避免肺部受压过大在引流过程中让患者取半卧位并协助患者进行咳痰。在拔管时让患者屏住呼吸,拔管后迅速用纱布(含凡士林)覆盖伤口,定期为患者更换敷料防止患者出现感染[4]。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急救后均成功脱险,急救成功率为100%。观察组中治愈24例(92.31%),好转2例(7.69%);对照组中治愈21例(80.77%),好转3例(11.54%),恶化2例(7.69%)。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创伤性气胸会造成患者胸腔内出现大量积血并对肺部以及纵膈带来压迫性伤害。创伤性气胸一般会给患者的正常呼吸带来阻碍并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5,6]。由于创伤性气胸对患者带来的损伤巨大就有可能带来急性肺水肿以及ARDS,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急救措施进行治疗。

在上述研究中对52例患者采取了进行了急救处理,急救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采取了一般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从结果来看观察组的痊愈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护理干预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另外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让患者肺部功能保持正常状态让患者可以维持正常呼吸。协助患者进行排痰并加强感染预防来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急救措施对于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在一般性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 张翠菊,张留静.创伤性血气胸病人的急救及观察护理[J].全科护理,2010,12(18):121-123.

[2] 贾晓英,冯秋菊,王梓凌.严重胸部损伤的急救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41(2):578-579.

[3] 倪丽云,邵媛仙.42例急性喉阻塞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7(9):1247-1249.

[4] 刘淑梅.胸部损伤68例分析与急救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1(10):377-378.

[5] 孙立华.严重多发伤46例急救与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11,24(23):574-575.

[6] 吕雪娴.82例创伤性血气胸病人的急诊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1,14(28):678-649.

R473.6

B

1671-8194(2014)36-0307-02

猜你喜欢

气胸创伤性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