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硝石汤组成药物君臣配伍意义探析
2014-01-26孔祥鹏裴妙荣赵丽娜
孔祥鹏,裴妙荣,邓 亮,赵丽娜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山西中医学院中药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3.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中医系,山西大同 037009;4.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太原 030024)
大黄硝石汤首载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由大黄、黄柏、栀子、芒硝四味药组成,为仲景治疗湿热黄疸热重于湿且兼里实证的代表方之一。兹选取秦汉至清代表性本草著作,对方中各味药药性、功效等做一归纳,以期更好阐释其组方配伍规律,为其临床合理使用及现代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1 大黄硝石汤组成药物性味功用的分析
笔者对大黄硝石汤各组成药味在历代本草中的性味、功用等记载进行了梳理,有助于深入认识各单味药药性、功效,以更好地对其组方配伍意义进行阐释。
1.1 大黄 大黄,又名将军,在历代本草中多为苦寒泻下之品。秦汉至魏晋时期本草[1-2]载其性味苦寒,除寒热,荡涤肠胃而推陈致新。金元时期本草[3]提出大黄为手足阳明经药,性走而不守,泻诸实热不通,从归经、功用特点等进行了补充。
及至明清,诸本草[4-7]对大黄药性的认识加深,载其味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泻血分湿热,除血中热结之滞。又其能利壅滞、行土郁、调血脉,常用于中下焦湿热及热结于血所导致的诸实热不通、肠胃结热、心下痞满等病的治疗[8-9]。
纵观历代本草,大黄性大寒而苦峻下行,善入阳明胃腑大肠而大泻阳邪内结,故能够荡涤肠胃间结热。入于足太阴,手足阳明、厥阴经血分,故能除五经血分实热,及中下焦湿热。因此,能够治疗因阳明热结、中下焦湿热郁结及血分瘀热等所导致的黄疸类疾病。
明清时期,诸本草对黄柏治疗湿热证候的机理加以阐述[4,8,10],“盖胃之三脘,皆根于任脉,肾之阴气不足,则热易自结于胃,胃壅结热,则湿土之阴气无从施化,而病于湿”,黄柏味苦而性寒,苦胜湿而寒清热,入于足少阴肾经,则能清下焦湿热而不伤于阴,故所治皆湿热伤阴之侯,用于湿热郁结下焦或湿热下注所致的黄疸、肠痔、泄痢等病症。
1.3 栀子 栀子,一名木丹,秦汉及魏晋时期本草[1-2]载其味苦大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除胸中大小肠热,疗心中烦闷。随着临床实践的总结,后世诸本草对其功用、所主证候等做了补充与发展。
其性寒味苦,归于手少阴、足阳明经,故能除心经客热及胃脘结热,泻三焦火邪。其从气分入血,能清炽上之阳,以清胃脘之血,使胃脘之阴得复,用于胃脘结热所致的黄疸郁热,伤寒劳复发热等症[4-8]。
其气薄味浓,轻清上行,能除上焦客热,解热郁,行结气,用于亡血、热伤津液所致内生虚热,及伤寒劳复发热等证[3,8,11]。又其性屈曲下行,能泻肺中火邪,肺清则膀胱津液得通,三焦郁火从小便而解,用于肺中郁热所致的膀胱气化不利及黄疸发黄等症[4,12]。
1.4 硝石 硝石在历代本草中有朴硝石、硝石朴、芒硝、苦硝、生硝等多种名称,《本草纲目》[4]记载:“诸硝自晋唐以来。诸家执名而猜,都无定见,不知硝有水火二种,形质虽同,性气迥别”。
由此可知,诸本草中硝石可分为两种[8],一含Na2SO4·10H2O为主,又称“水硝”,一含KNO3为主,又称“火硝”。“水硝”以咸胜而微带苦,性大寒而趋于下,归于胃、大肠经。 “火硝”以辛胜,咸味大减而苦稍加,性温而趋于上,归于心、脾、肺经。由于二者均以“硝”为名,且质地相似,故在历代本草中多以混淆。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13]中大黄硝石汤中“硝”以“硝石”为名, 《神农本草经》[1]所载“硝”有“硝石、朴消 (硝)”两种,二者成书年代相近,故大黄硝石汤中硝石非“朴硝”。
唐《备急千金要方》[14]伤寒发黄项下引大黄硝石汤为“大黄黄柏栀子芒硝汤”。唐《新修本草》[15]载“朴消 (朴硝)、硝石、芒硝”,按云:硝石即芒硝,二者均出于朴硝。据此,大黄硝石汤中硝石应为朴硝的精制品芒硝,即以Na2SO4·10H2O为主的水硝。
C3是{1,2,3,4,5,6}的子集中的4-子集,5-子集,6-子集和不在C2∪{{1,2,3}}中的3-子集,共有32个。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记载“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13],由此可知,此病机特点为湿热蕴结阳明,肠胃燥结,热壅于内而蒸迫胆汁外溢发黄。结合本草中二硝药性,偏于咸寒者泻下通便且软坚散结以除阳明瘀热内结,因此,选用以Na2SO4·10H2O为主的水硝 (即今之芒硝)更符合大黄硝石汤治疗湿热蕴结阳明而发黄的病机。
2 大黄硝石汤配伍意义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条文[13]记载,大黄硝石汤所主湿热黄疸之发黄,本于湿热蕴结阳明,土壅木郁,致使肝胆失于疏泄,热无所出而蒸迫胆汁外溢发黄,治宜清下胃脘之腑热结,使蕴结于中焦的湿热得以除去。《医宗必读》[16]亦记载“黄者,中央戊己之色,故黄疸多属太阴脾经。脾不能胜湿,复挟火热,则郁而生黄,……,挟里者,腹胀,下之而安 (大黄硝石汤)”。
以下根据上述历代本草对大黄硝石汤各组成药味的记载,阐释该方治疗湿热黄疸的药味配伍意义。
2.1 大黄芒硝为君 方中大黄苦寒而性善走,气味俱浓,入于阳明胃腑,大泻阳邪内结而荡涤肠胃结热。其入于足太阴,手足阳明、厥阴经血分,能除五经血分实热,及中下焦湿热,能够治疗因阳明热结、中下焦湿热郁结及血分瘀热等所导致的黄疸类疾病。芒硝咸寒,入于手足阳明经,本于咸而性趋下,能荡涤三焦肠胃结热,除五脏积聚,破坚积热结痞块。
大黄、芒硝均为大寒泻下之品,且归于足阳明经,二者相须为用,能泻下阳明热结,荡涤肠胃实热燥结,用于湿热蕴结中焦所致土壅木郁,肝胆失于疏泄,热无所出蒸迫胆汁外溢而发黄的证治,共为君药。
2.2 黄柏栀子为臣 胃之三脘皆根于任脉,胃壅结热则易伤足少阴之气,且胃为后天仓禀之官,则湿土之气无从施化而发为黄,热势趋于下焦则膀胱经气郁滞而小便不利。黄柏苦寒而燥,且归于足少阴肾经,能泻下焦伏火而不伤于阴,佐助大黄以除五脏肠胃中结热,及中下焦湿热。
栀子味苦而性寒,入于手少阴与足阳明经,善清胃脘结热,除胸中大小肠热,且其性屈曲下行,故能降三焦之郁火从小便中去,常与黄柏配伍用于五脏肠胃结热,膀胱郁热等所致的身热发黄等症,二者共为臣药。
2.3 大黄硝石汤的君臣配伍意义 观大黄硝石汤组成药味,皆为性寒清泻之品,而又各有所偏。大黄、芒硝性大寒而趋下,善清泻阳明胃腑瘀热内结。黄柏苦寒而燥,且入于足少阴经,善清下焦湿热且不伤阴,为三阴湿热之专药。栀子苦寒而入血分,且其性屈曲下行,善清胃脘血分结热,故能解三焦之郁火及小肠瘀热从小便而出。
方以“大黄硝石”为名,大黄、硝石二药为重,苦寒佐以咸寒,则能荡涤肠胃燥结,清阳明胃脘结热以治其本,蕴结于中焦的湿热亦随之而去。
湿性黏滞趋下,且易与热结蕴于中焦,湿热黄疸多伴随有湿热郁滞、热势弥漫的症象,佐以苦寒达下之性的黄柏,则能使下焦湿热黏滞得以清除,佐以屈曲下行之性的栀子,则能解三焦郁火从小便中而去。
大寒峻下之品伍以黄柏、栀子,则功专清胃脘结热及小肠瘀热留结,且不致诛伐无过。各药味组方配伍有度,气力强弱有制,阳明胃腑燥结得去,中焦湿热蕴结得除,三焦郁火解而下行,五脏和顺,湿热黄疸自除。
3 结语
大黄硝石汤为湿热黄疸且热重于湿的黄疸阳黄证代表方,中医临床常用于湿热所致黄疸发黄及各类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疗效确切,而古方中未见其君臣配伍相关论述。
由历代本草梳理可知,大黄硝石汤所含各药味多为大苦大寒之剂,但又各有所偏。方中大黄苦寒,芒硝咸寒,二者性味相近,功用相似,同为大寒峻下之品,相须为用,则能清泻阳明热结,荡涤肠胃燥结,以治其本。
湿热之性多黏滞趋下,热势弥漫发散。黄柏苦寒达下,且归于足少阴经,能清下焦湿热而不伤于阴。栀子气浮而味降,苦寒轻清,入血分以清胃脘之血,且其性屈曲下行,能解三焦郁火从小便而解。与大黄、芒硝相伍,用于湿热蕴结阳明,热无所出,蒸迫胆汁而外溢的黄疸阳黄证的治疗。
这就在总结历代本草中所含方中各药味药性的基础上,对大黄硝石汤组方君臣配伍意义进行了阐释,这对于指导其临床合理使用,提高临床疗效及促进其现代研究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清·顾观光.神农本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25,65,66,82.
[2]梁·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40,144,219.
[3]元·王好古.汤液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94-95,128,138.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401-409,691,1207,1271.
[5]清·汪 昂.本草备要[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9-70.
[6]清·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77.
[7]宋·姚 澜.本草分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02-103.
[8]清·杨时泰.本草述钩元[M].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70-75,278,484-486,522-523.
[9]清·张 璐.本经逢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87-88.
[10]清·严西亭,施澹宁,洪缉菴.得配本草:卷七[M].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9.
[11]宋·寇宗奭.本草衍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88.
[12]明·刘文泰等.本草品汇精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6:459-460.
[13]汉·张仲景.金匾要略方论[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91.
[14]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5.
[15]唐·苏 敬.新修本草[M].辑复本.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94-97.
[16]明·李中梓.医宗必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