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角下城市居民老年人卫生服务的社会支持
2014-01-26张文昌
戴 悦 张文昌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老年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在这日益加剧的老龄化社会中,如何完善服务和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政府及社会面对的一个难题。因此,考察我国城市居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意义重大,在现代医学模式的三维视角下初步研究和分析我国城市居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1 现代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美国恩格尔教授于1977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概念。它不仅重视生物个体本身,更重视与个体和群体健康相关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充分认识到环境、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综合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系统定义,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这无疑突显了社会支持在维护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医学进步与发展的必然。
2 我国城市居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纵横分析
2.1纵向分析——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以心理失调的社会原因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病理学中,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徐勤〔1〕指出社会支持体系可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体系,正式体系主要侧重于国家、政府、相关组织机构提供的政策措施;非正式体系指除正式支持外的人们所能获得的情感、心理等精神满足。刘静林〔2〕从政府支持、机构支持、家庭支持和亲戚朋友支持3个方面展开湖南省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调查。高灵芝〔3〕提出完善城市老年人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关键是完善相关社会政策,强化社区保障,发展家庭和个人的传统支持,大力扶持非盈利组织,发挥老龄工作委员会作用等环节。因此,从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来看,我国城市居民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由国家、社会、社区及个人组成的统一集合体。
2.2横向分析——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是社会网的一类,在规范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时发挥重要影响,是个体重要的社会资源。曾有一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调查显示,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相关的重要因素依次为:社会支持网络;健康状况;经济状况〔4〕。贺寨平〔5〕指出对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大多以个人网或主体网为起点讨论个人网中个人关系的性质以及关系性质如何影响社会支持的提供,但作为具有整体性质的社会支持网络而言,社会支持网络特征逐渐浮现出与网络规模、紧密度、中心度、网络成员间的互惠相关联。张友琴〔6〕认为社会支持网工作模式的设计从整合社会支持资源开始,通过支持与被支持双方的平等互动,使弱势群体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网,因此这是一种网络互动式的社会支持工作模式。姜玉贞〔7〕倡导建立以社区为背景的整合型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充分发挥社区中的互动优势以增强老年人的支持力度。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居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强调了个人、集体、社会及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获得主客观支持资源和对支持利用程度的表现,是动静结合的凝聚力。因此,社会支持体系与社会支持网络紧密联系,相互呼应,在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中引入社会支持体系的概念框架和理论假设,能明确阐述我国城市居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内容。
3 三维视角下城市居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剖析
3.1躯体健康与社会支持 随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目前慢性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躯体健康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我国众多学者展开研究慢性病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苏传才等〔8〕表明,老年高血压病人获得的社会支持数量少、利用度低,尤其丧偶、经济状况差、就医条件困难等情况,影响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姜小鹰等〔9〕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实际获得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不足,主观评估得分低于正常水平,局限于与其直接联系的人际群体,其支持网络有待于拓宽。张河川等〔10〕对73例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及89名健康老人(对照组)作健康及疾病负担、社会支持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削弱了晚年获取国家养老和医疗等正式支持的能力,社会支持利用、家庭和睦、亲朋好友的密切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严重影响了城市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的改善。张祥敏〔11〕表明,老年肺癌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健康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且有获得低水平社会支持的危险,特别是配偶亲属较低的支持度使老年肺癌患者产生孤独感及抑郁的情绪,影响治疗效果。从上述慢性病的相关调查显示,城市居民老年人慢性病与社会支持水平存在负相关性,老年慢性病群体的社会支持总体水平低,与健康老年人相比差异显著。
3.2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 良好的社会支持被认为有益于减缓生活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具体到老龄问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其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生命质量等也有重要关系。国外研究〔12〕认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方面社会支持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另一方面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因素调节应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岳春艳等〔13〕调查发现,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其中主观支持的相关性最高,是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键。秦侠等〔14〕调查发现,随着自评健康、自评经济、生活满意度水平的下降,抑郁症患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而邻里关系差、担心子女、不乐观人群抑郁症患病率显著高于邻里关系好、不担心子女、乐观人群;没有成就感的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要高于有成就感的老年人,对外部援助感到不满意的老年人抑郁患病率(13.6%)远高于满意者(2.0%)。闫蕾〔15〕调查发现,有抑郁情绪的养老院老人在社会支持总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显著低于无抑郁情绪的养老院老人,社会支持和养老院老人抑郁情绪水平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养老院老人的抑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郑宏志等〔16〕调查表明,主观幸福感各指标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各维度对正性因子有正向预测作用,对负性因子有负向预测作用,支持利用度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较大。可见,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城市居民老年人会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因为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精神和信息的支持,增强喜悦感与欢快感,从而增加正性情感并抑制负性情感,防止主观幸福感降低。
3.3社会因素与社会支持 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因素包含人口、环境、文明程度3个方面,具体有人口结构、素质、数量;经济水平、营养状况;教育水平、宗教、风俗;家庭、社会关系等内容。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尽管不同学者对社会资本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意义和指向是相同的,都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包括社会规范、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等形式。何敏媚等〔17〕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了影响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数量和质量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网络的完整性,但从当前城市老年人家庭网络提供社会支持的未来发展情况来看,依赖非正式制度维持其完整性的非正式网络中社会资本存量将会逐渐削弱,实际社区网络的资本量不大,因此社会资本对于其占有者的社会支持功能不可忽视。
社会资本也是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不同的网络关系将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因此,一个人为了保证生活需要大量的社会支持,就必须与多种多样的人保持社会关系〔18,19〕。”养老模式作为社会支持的研究内容之一,在我国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将长期延续甚至发挥主导作用,这种养老模式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体现社会资本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显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网络是政府和市场之外的为人们提供生存发展支持的第三条渠道。
4 建 议
4.1转变养老观念,利用社区资源推动非正式支持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从多角度影响着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而且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大部分城市家庭的养老问题面临巨大挑战。因此,积极转变老年人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在秉持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价值观的同时鼓励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年龄、婚姻状况以及日常的自理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养老类型安度晚年。鉴于我国城市居民老年人非正式支持的现状,可在社区基础上推动多种类型的社区服务机构,培养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为有需要的老年居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由于我国非正式支持者援助体系缺失,非正式支持者较少得到来自外界的支援和协助,在照顾过程中面临较大的身心压力,建立和推展这一援助体系亟待启动〔20〕。
4.2关注老年特殊群体,完善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 老年人已被划入社会弱势群体,其中的特殊群体包括高龄、空巢、特困、残疾失能等老年人群。一个社会的福利性与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弱势群体资源的分配与保障。关注老年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利用正式和非正式支持完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尽快建立合理、有效、健全的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切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高社区护理工作照护特殊老年人群的重要作用,调动一切可能的社会支持网络(家庭、社区、社会各界)给予特殊老年人实际的帮助和必要的情感支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3重视社会资本与社会支持关联性,探明老年人社会资本的提供机制 社会资本是提高社会支持和社会保障的重要渠道,其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提供互助合作的社会支持方面发挥桥梁作用。探明社会资本的提供机制,实质上就是如何拓展社会支持网络。在现有的国家政策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寻有利于满足和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支持网络,从国家、社会、社区、个人共同出发。
4.4探索客观支持评估体系,发挥社会支持对公共管理的推动作用 社会支持在我国尚未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大部分研究都是根据肖水源〔21〕改编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开展,其效度和信度虽得到普遍认可,但调查结果终归不能上升到政策层面。在政府治理和改革进程中,政府是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提供者、公共利益的协调者。
5 参考文献
1徐 勤.我国老年人口的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J〕.人口研究,1995;19(5):23-7.
2刘静林.湖南省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5;(5):80-8.
3高灵芝.论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J〕.理论学刊,2003;(4):123-4.
4李松柏.老年人的需求及其社会支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2;S1:124-5.
5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1):76-81.
6张友琴.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1(3):94-107.
7姜玉贞.论整合型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86-7.
8苏传才,庞月岱,王淑君.社会支持因素影响老年高血压预后的对照分析〔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4;1(1):36-7.
9姜小鹰,张 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7;42(2):107-8.
10张河川,李如春.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7):2037-9.
11张祥敏.老年肺癌患者社会支持调查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3):226-7.
12Golden J,Conroy RM,Brue I,etal.Loneliness,social support networks,mood and wellbeing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09;24:694-700.
13岳春艳,王 丹,李林英.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5(15):53-4.
14秦 侠,胡 志,徐晓超,等.老年人自评状况和社会支持与老年抑郁症患病率〔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4):32-4.
15闫 蕾.社会支持与养老院老人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16郑宏志,陈功香.314名城市老年居民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9):820-2.
17何敏媚,吴 明.老年人社会资本量与社会支持提供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1723-4.
18Nan lin.Social Capital〔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785-95.
19詹姆斯·科尔曼,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1999:371.
20陈雅丽.城市社区居民的非正式支持网络:现状与前瞻〔J〕.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010;(6):38-42.
21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医学杂志,1994;4(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