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脾化浊推拿法治疗中老年痛风的临床疗效
2014-01-26齐兆双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吉林长春130021
刘 鹏 齐兆双 张 燕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不仅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而且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高尿酸血症与中老年人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密切相关〔1〕。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本病在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本文在实践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不断总结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了运脾化浊推拿法,用于治疗痛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防各种相关联疾病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纳入及疗效判定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6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美国风湿病协会于1997年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痛风诊断标准:血尿酸水平:男性 >420 μmol/L,女性 >350 μmol/L(尿酸酶法)。纳入标准:(1)高血尿酸症;(2)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水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垒硬结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满。舌胖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或弦滑。(3)第一趾关节肿痛。(4)发作可自行终止者。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显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70%≤积分减少<95%,血尿酸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基本消除,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积分减少30%≤积分减少<70%,血尿酸水平有所下降;无效: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与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积分减少<30%,血尿酸水平无下降。
1.2 一般资料 所选90例病例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疗区,其中男75例,女15例,年龄50~80岁。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禁酒,低嘌呤饮食,多饮水。(1)揉按中脘:患者仰卧位,医者立于患者身侧,用中指或食、中、无名指三指轻柔的揉按中脘,以中脘为中心,顺时针揉按5 min。(2)双掌叠加运腹:患者仰卧位,用双手掌叠加运腹,以脐为中心,深度以达腹膜为度,顺时针团揉5 min。(3)推按三经:患者仰卧位,双手并排置于腹部,沿肾经、胃经、脾经循行部位,由外及内、由内及外推按三经,自上而下反复操作5 min。(4)颤脾区:用掌根在右侧肋弓下作快频率短时间颤法,用力宜重,时间为5 min。(5)环揉带脉法:患者仰卧位,术者双手虎口相对全掌置于两侧的侧腹部,相对用力向中间弧形归挤,至腹中线时交叉向上夹起腹部肌肉,反复操作3~5 min。(6)点穴法:以食指点按章门、梁门、中脘、天枢、大横等穴,以穴下应指搏动为佳,每穴 0.5 min。
1.4 疗效判定 以上治疗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根据症状重、中、轻、无分别记3、2、1、0 分)及血尿酸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42.9±15.9)vs(15.8±9.5)〕、血尿酸水平〔(488.6±53.0)vs(360.9±33.8)〕差异显著(P<0.01);显效15例(16.7%);好转72例(80%);无效3例(3.3%),总有效率为96.7%。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痛风属于中医“痹病”范畴,早在千余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的记载,并认为“有所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这与现代医学中尿酸盐过多,在血液组织中沉积的高尿酸状态一致〔3〕。后世医家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多有平素过食膏粱厚味,酗酒,加之年老体弱,使脾失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乏气化,分清别浊失司,浊毒随之而生,滞留血中,流注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痹阻经络而“不通则痛”。可见,内生“湿浊”、“痰癖”等病理产物滞留血中,不得泄利,积渐日久,终必瘀结为害。
运脾化浊推拿法是经过长期的临床探索和经验总结,提炼出的一种推拿手法,以中医“经脉脏腑相关”为基础,结合《厘正按摩要术》“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的记载,对腹部相应经络腧穴及深层脏腑施以摩、揉、拿、点、按等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扶正祛邪的目的。
1 郭 允,彭智平,周 强,等.对开展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2):2398-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陈代国.高尿酸血症治疗的药物选择〔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