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急腹症诊断中超声影像的运用分析

2014-01-26张明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管肠梗阻

张明辉

(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超声诊疗科,山东 邹城 273500)

小儿急腹症诊断中超声影像的运用分析

张明辉

(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超声诊疗科,山东 邹城 273500)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超声影像技术在小儿急腹症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202例急腹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采用超声影像技术来进行诊断,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所有患儿在超声诊断过程中有4例患儿为腹型紫癜,2例患儿为肾结石,1例患儿为胰腺炎,2例患儿为胆结石,92例患儿为肠系膜淋巴结,14例患儿为肠梗阻,20例患儿为肠套叠,27例患儿为阑尾炎,其余40例患儿经过超声诊断后未得到确诊,本研究中患儿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在40例未得到确诊的患儿中。有4例患儿经临床诊断被确诊为腹型紫癜,10例患儿经临床诊断被确诊为阑尾炎。结论在对小儿急腹症进行临床诊断时,超声影像技术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儿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对小儿急腹症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超声诊断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超声影像;小儿;急腹症;临床应用

小儿急腹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多发病,由于患儿不能对其自身疾病体征以及症状进行正确的表达,很容易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1]。由于此类患儿的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对于此类患儿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状况的关键。为了对小儿急腹症的临床诊断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202例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202例急腹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有70例女孩,132例男孩,所有患儿的年龄为2~15岁,平均年龄为(8.2±3.8)岁。

1.2 方法

超声检查使用的仪器为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西门子X300。采用上述仪器来对本研究所有患儿进行超声诊断,其线阵探头选择频率为7.5~12 MHz,凸阵探头选择频率为3.5~5 MHz。在对患儿行超声检查时,让患儿处于仰卧位,先用低频凸阵探头来对患儿的全腹进行大范围检查,然后启用高频线阵探头来对患儿进行进一步全面、认真的检查。在对患儿进行检查时,对于可疑病变部位必须进行多切面的全面扫查,对患儿的病变范围以及位置进行详细的记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血流成像技术来对患儿的血流变化进行全面观察。

2 结 果

2.1 临床诊断

本研究的所有患儿在超声诊断过程中有4例患儿为腹型紫癜,2例患儿为肾结石,1例患儿为胰腺炎,2例患儿为胆结石,92例患儿为肠系膜淋巴结,14例患儿为肠梗阻,20例患儿为肠套叠,27例患儿为阑尾炎,其余40例患儿经过超声诊断后未得到确诊。本研究中患儿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在40例未得到确诊的患儿中,有4例患儿经临床诊断被确诊为腹型紫癜,10例患儿经临床诊断被确诊为阑尾炎。

2.2 超声表现

本研究中有27例经超声诊断确诊为阑尾炎的患儿,其超声表现主要为阑尾肿大,其横切面表现为靶环征,纵切面则表现为腊肠形或管状,其壁厚至少为2.5 mm,其直径>7 mm。患儿的肠右髂窝处存在界限不清的不均质包块以及肠间积液影像,患儿出现了局部腹膜线增厚的情况,其表面粗糙,厚度≤0.5 mm。肠套叠患儿的超声诊断结果则表现为腹部存在混合型包块,其周围不规则的暗区,其纵切面呈强弱回声交替的“套筒征”,其横切面则表现为同心圆征。本研究中有14例患儿的超声检查结果表现为肠梗阻,其大肠直径>5.0 cm,小肠内经>3.0 cm,患儿的肠腔内无回声或充满了低回声。

3 讨 论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导致小儿出现急腹症的病因较多,超声诊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儿腹腔内各脏器的具体情况[2]。此外,超声影像诊断还可以对患儿病变部位的解剖学改变进行全面反映,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可以对患儿的病因作出明确的诊断。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小儿急腹症进行临床诊断时,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使患儿的确诊率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对于急腹症小儿而言,由于其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其病史也较为复杂不清,患儿难以对自己的病情进行准确的描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患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研究中,总共有37例阑尾炎患儿,这些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以及手术病理检查得以确诊。在超声诊断得以确诊的27例阑尾炎患儿中,有7例患儿为阑尾周围脓肿,9例患儿为化脓性阑尾炎,11例患儿为单纯性阑尾炎。

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在对阑尾炎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时,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7%。在本研究中经超声诊断未得到确诊的10例阑尾炎患儿中,有5例患儿经手术病理诊断被确诊为单纯性阑尾炎。其中有3例患儿的超声诊断结果仅表现为肠管周围积液,经手术病理活检被确诊为阑尾炎,其余2例患儿为后位阑尾炎,由于患儿的病变部位受到盲部肠内容物遮挡而漏诊,超声诊断过程中,未发现患儿的阑尾具体结构,患儿经病理活检得以确诊。一般情况下阑尾位于右下腹回盲部,由于患儿的腹壁相对较薄,其脂肪组织较少,超声诊断很容易使其清晰的显现出来。在对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根据超声声像图的不同来对患儿的阑尾炎类型进行判断,以此来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导致患儿出现肠套叠的主要原因为肠蠕动系统紊乱,即近段肠管进入到了远端肠腔内,且套入的时间相对较长。患儿一旦存在此类情况,就很容易出现肠坏死的情况,由此可见,对于此类患儿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内层肠管、套入部分以及外层的套鞘这3层套筒组成了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在超声诊断结果中,其典型特征为横切呈“同心圆征”,纵切呈“套筒征”,采用彩色多普勒来对其进行诊断,可显示局部肠壁血流信号增加,缺血坏死时局部血流信号消失。超声显像对于肠管单套、复套,多部位肠套叠及症状不典型的肠套叠都可作出诊断,其诊断价值已被公认[3]。当患儿出现肠腔内积液以及肠管扩张的情况时,基本上经超声诊断就可将其确诊为肠梗阻,同时超声诊断还可以对患儿出现肠梗阻的原因、性质以及部位做出提示,因此,在对肠梗阻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时,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综上所述,在对小儿急腹症进行临床诊断时,超声影像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儿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同时还可以确定某些疾病的发病原因,为患儿的治疗方案确定提供有力的帮助。其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对小儿急腹症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超声诊断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1] 刘容.小儿急腹症诊断中超声影像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193.

[2] 裴勖斌,孙利群,李世杰,等.小儿急腹症457例超声检查价值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1558.

[3] 刘露阳,王燕霞.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5):505-507.

R445

B

1671-8194(2014)25-0189-02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管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继发性肠套叠诊疗体会
间苯三酚用于肠套叠患者空气灌肠复位前后52例疗效观察
大承气汤配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5例
儿童大肠套叠与小肠套叠的超声影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