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通道理论与引火归元❋
2014-01-26赵红霞
赵红霞,高 琳,杨 桢△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中医有许多具有特殊含义、需要详细解释说明的术语,“引火归元”就是其中之一。肉桂是体现引火归元治法最具代表性的药物,对于上热下寒证卓有成效。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说引火归元论仍未完全解释清楚,因个人理解不同,常常会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存在模糊现象,这使得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一种药物是如何把身体中的一种热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最近我们在研究热敏通道过程中发现,热敏通道理论或许可以解释这个复杂问题,现试述如下。
1 “引火归元”论的渊源
“引火归原”是中医的一个治疗方法,又称“引火归源”或“引火归元”,它属于“热因热用”的反治法。“引火归元”治法主要适用于“阴寒里盛、浮阳上越”,表现为“真寒假热”的病证。引火归元还是著名药物肉桂的主要功效。
引火归元法渊源于《内经》的从治法。在《内经》阴阳五行学说、水火论、从治法的基础上孕育产生发展了引火归元法。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创引火归元法但未予正名,并在此法基础上创制了一系列相应的引火归元方药。如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的通脉四逆汤。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的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另外还针对肾脏水火两虚者,通过水火同补来调节阴阳之平衡,创制了八味丸,由此八味丸始被后世医家认作引火归元的祖方。
金元时期易水学派倡导引气血水火以归脏腑之元这一疗法,认为其中气不归元、水不归元、火不归元均与肾的元阴元阳亏虚密切相关。治疗上强调调补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从而达到引归的目的,此时引火归元法运用非常普遍。
明代以后,随着命门学说的深入,医家薛已、赵献可、孙一奎、张景岳等人相继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其中以张景岳的贡献最大,他在论述肉桂的作用时指出:“若下焦虚寒,法当引火归元者,则此为要药,不可误执”,明确提出“引火归元”的概念。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精确地概括了引火归元方剂配伍的特点:“当用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此后,引火归元法日趋为后世医家所重视,被广泛应用于诸科杂病中并不断发展。如果说引火归元的治法还难以理解,那么对于肉桂引火归元功效的理解认同则较多。
2 引火归元涵义的理解
引火归元的代表药物是肉桂,肉桂的这种作用是历代医家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认为这个名词表达的基本意思有:
2.1 在上有热
其所指之证存在火热是确定无疑的,词义上不能明确虚实之分。火性上炎,如果出现两眼红赤、口干口渴、咽痛咽干、鼻腔或面部热烘、口腔溃疡、口周破溃糜烂、牙龈肿痛等症状,人们称之为上火。后世将肉桂所去之火称为虚火,称为虚阳上越或虚阳上浮,表达出来的一系列证候比较轻微,这些证候是热证,在上部。至于虚的证据则是相对偏弱,可能是从用药以后的结果反推的。
2.2 在下有寒
腰膝畏寒怕冷、双足发凉、小便清长可能是下寒的证据,是肾阳不足引起的。
2.3 肉桂的综合药效
综合以上2种情况,肉桂体现出一种综合的药效,就是清除上部之热和温煦下部之寒。上热清则眼赤咽痛口干等症消除,下寒祛就是下部出现热感,如肾阳之温煦,因而是温补肾阳的作用。这2种作用是对立的,尤其是在寒热上对立,这在中医理论中是费解的。中药的五味可以兼而有之,而一种中药不会既寒又热,因此对这种现象使用中医的既往理论无法自然解释,故而新创立词汇解决这个问题,引火归元即属于这样一个新词汇。
3 热敏通道TRPA1
TRP(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受体是人类感觉系统的哨兵,热敏通道(Thermosensor Channel,也称热敏受体)是其中感觉寒热的一个分支。现在发现的热敏通道有6个,其中有代表性的TRPV1是热通道,而TRPA1是寒通道[1],TRPA1与本文关联较大。
3.1 TRPA1分布
TRPA1主要表达于背根节(DRG)和三叉神经节的小直径神经感受器上,几乎与热通道TRPV1伴行,广泛地分布于舌、皮肤等感觉器官。TRPA1也表达在非神经组织如骨骼肌、肺、小肠、结肠和胰腺中。
3.2 TRPA1的激活与调节
低于17℃的温度能激活TRPA1,芥末油、肉桂醛和大蒜素是典型的外源性TRPA1激动剂。几个内源性促炎介质(包括环戊烷前列腺素和氧化应激的副产物)已经证明,通过通道上半胱氨酸残基的共价修饰直接激活TRPA1。这些激动剂使得神经纤维末梢上的TRPA1致敏活化,导致细胞内Ca2 +增加,诱导外周释放神经肽(如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嘌呤和神经递质,最终导致神经源性炎症和超敏反应,并常表现为冷痛[2]。
4 热敏通道理论对引火归元的解释
以下运用热敏通道理论对火性上炎和引火归元作一解释。
4.1 火性上炎
火为阳邪,其性上炎,这个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刻的道理。首先,人体头面部的很多器官(包括食道和呼吸道的管腔层)以黏膜覆盖,保护薄弱,易受侵害;其次,五官分布在头部,头部好比人类警戒外部侵害的雷达站,布满丰富而灵敏的多种感觉神经末梢,末梢上有众多的伤害感受器,热敏通道就是这些感受器的一部分。当皮肤黏膜受到侵害,急性短期的疼痛多由TRPV1介导,所以常常表达为热痛,因此是热象。对于那些伤害感受器分布稀少的不灵敏部位,很难有上火的感觉出现。
至于肉桂所清之火是实火还是虚火,也是可以商榷的。肉桂性温,没有肉桂清火一说,这是中医的共识。但是引火下行的现象如何解释?为解释引火归元这个现象,出现了虚火上浮论。该说法是指肾阳离位上越导致虚火上炎,我们认为这是为了使肉桂温补理论得以自洽而发明的一个解释,它依然掩盖不了肉桂引火下行而清上火这个事实。
4.2 肉桂具有寒性能清火
就热敏通道本身而言,肉桂的辛辣药效成分肉桂醛是寒性的,肉桂醛是寒通道TRPA1有名的激动剂。热通道的激动剂辣椒素让人产生热感,凉通道中的薄荷能让人产生凉意。但寒通道TRPA1最富盛名的几个激动剂,如芥末中的辛辣成分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生大蒜的刺激性成分大蒜素和肉桂中辛辣成分肉桂醛(CNA)并不能产生寒冷的感觉,因此我们的感官直觉对寒通道的激活物判断似乎不准,只能感受其辛辣未能完整感受其寒凉。这大概是人们从口感不能识别肉桂寒性的原因之一,由于其辛辣的刺激性,倒是认为其如同辣椒一样是热性的。
肉桂醛可以阻断TRPA1介导的寒痛,也能交叉脱敏热通道TRPV1介导的热痛,消除上述热证感觉,因此肉桂醛具有清火的作用。上述火性上炎的火热之证是肉桂醛的治疗范围,肉桂也该有此作用。这种清热作用是局部的、在表的,不涉及深层的温度变化。
4.3 肉桂具有温性能温阳
千百年来,人们从未质疑过肉桂的温性,说明其有实实在在的性质。很早就有学者通过实验证明,肉桂醛进入循环系统后到达肾上腺,促进儿茶酚胺释放,通过一个独立于胆碱能系统的机制发挥作用[3],这证明了肉桂的温性。儿茶酚胺的正向作用如同人体的阳气,进一步说可能类似于肾阳。它能温煦人体,推动各脏器的活动,让人产生全身温暖的感觉,认为是一身阳气之本。然而,肉桂等温煦作用是全身的,为什么仅仅感觉下焦热呢?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原本中上焦是有热的,这种热应该比肉桂的温热之性要强,故后期肉桂的热性并不能让人产生如前期的火热之感,而下焦偏寒凉的部位比较容易感受到温热。
近来又有学者推进了这个实验,他们从大鼠静脉注射AITC或CNA(10 mg/kg)也观察到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这些反应在感觉功能受损的大鼠经过辣椒素治疗后完全消失。此外,给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六烃季胺和阿托品)预处理,AITC-或CNA-诱导的肾上腺素分泌减弱。这个实验的结果表明,一是肉桂醛等TRPA1激动剂激活感觉神经,二是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诱发的,修正了以前认为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的结论[4]。
肉桂的这种作用可能来得持久而有力,符合TRPA1通道特性,因而表征出持续的温煦感,让全身温和。这种温阳是全身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肉桂是温热之性是有道理的。
从热敏通道理论的角度来看,肉桂引火归元功效是客观存在的,有其分子基础,值得发扬光大。基于这一现象的中医立法也是切实可行的,故在临床运用广泛,深受推崇。至于肉桂醛是否完全代表了肉桂的作用则应另当别论。
[1] Story GM, Peier AM, Reeve AJ, et al. ANKTM1, a TRP-like channel expressed in nociceptive neurons, is activated by cold temperatures Cell[J]. Mar 21, 2003,112(6):819-829.
[2] Lapointe TK, Altier C. The role of TRPA1 in visceral inflammation and pain. Channels[J]. Nov-Dec, 2011,5(6):525-529.
[3] Harada M, Hirayama Y, Yamazaki R.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n Chinese cinnamon. V. Catecholamine releasing effect of cinnamaldehyde in dogs. Journal of pharmacobio-dynamics. Aug, 1982,5(8):539-546.
[4] Iwasaki Y, Tanabe M, Kobata K, Watanabe T. TRPA1 agonists—allyl isothiocyanate and cinnamaldehyde—induce adrenaline secretion.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J]. Oct, 2008,72(10):2608-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