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生做一枚爱心书签

2014-01-25董旭午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1期
关键词:小娟书签作业本

董旭午

学生总是要交作业的。学生每天有“同步练习”,每周有如“青春文摘”、“成长随笔”和“美文品读”等作业。有作业就要有检查,不检查督促就很难保证作业的质量。学生不停地交作业,时间一长,作业本的使用页面就多了起来。这样一来,教师翻阅起来往往就很费时间;学生为了让老师能够快捷地翻阅到作业所截止的页面,又常常会折叠这个页面,从而又对作业本造成了“伤害”。为此,我曾这样倡议:练习册、文摘本、周记本等也都是有生命的,它们也都在热心地为我们服务,忠诚地记录着同学们的青春和成长,它们也都有自己的尊严和爱美之心。请同学们珍爱它们,尊重它们,千万别随意乱扔它们,也不要随意折叠它们的页码,更不要随意在它们的脸上乱涂乱画。如果你们这样做了,它们会认为自己受到了慢待和欺辱,也会很伤心的。同时,这种看似不起眼的轻慢无礼,也会使同学们的精神、境界和人格蒙垢的。好了,那就请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吧,用心制作几枚爱心书签,精心打扮你心爱的朋友。况且你们做好了爱心书签,用起来了,也会大大压缩老师的披阅时间,还可以大大减轻老师的翻找之苦。

令我欣喜的是,学生真的用心去做了。没几天的功夫,同学们都做了书签,有的写了几句问候和祝福的话语,有的写了几句自勉的箴言,还有的配上了自绘的彩笔画。同学们作业本一下子都鲜亮、美丽、温馨起来。有同学还在日记里动情地写到:

真没想到,夹上这枚小小的书签,我的本子一下子就变得靓丽了。不仅本子美丽起来了,我的心灵也随之美丽起来了。日子常常很压抑,也很枯燥乏味的,但这小小的书签竟使我的日子一下子温馨、鲜亮起来了。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要看我们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话没错,但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还要善于去创造美。想到这些,我真的好幸福啊!

还有同学写到:

老师每次要批阅那么多的本子,一页页地翻阅,真的要浪费掉他好多时间啊。这枚小小的书签会省去他很多的宝贵时间,也会让他的目光在我们的作业上多逗留一会儿,把我们的作业批阅得更到位一些,更会减轻老师翻阅作业本的劳苦。我也能为老师做点儿事情了,也可以给他带去一些轻松和快乐了。其实,都说学生要爱老师,我看,这爱就体现在这小小的书签上,就在我们做学生的点滴心思上啊。

……

看着这一枚枚鲜活、美丽的书签,读着同学们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我怎能不深深地感动于心!在校园和教室的围墙内,在周考、月考、半期考、期末考和随时考的重压下,在得分失分、忽胜忽败、少开心多焦虑的折磨之中,同学们竟还能够释放出这份真情,这真真是我始料未及的啊。伏案静思,15年前一幕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上课铃都响了有一会儿了,山丹和小娟还没有回来。数学老师在讲着课,我在教室外焦急地来回走着,不停地蹉着手!“本来数学就学得不怎么样,还这么散漫,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俩!”我恨恨地想着,还咬咬牙。我当时是班主任,出了名的“严酷”,学生怕得要死。不过,学生乖顺时我还是很可爱的,有时就像个大男孩,当年的学生后来都这么说。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两个“小女子”怯生生地跑过来了,嘴里连喘着粗气,脸涨得通红,却罩了一层莫名的恐惧,眼皮都不敢抬一下,手抖抖地背在身后。“手里拿的啥东西?让我看看!”我厉声地命令着。小娟出了名的胆子小,吓得一哆嗦。没办法,两个人只好摊出手里的野花。“真有闲心,就下课这么一会儿,也没忘了出去‘野一通!”我气呼呼地训斥着,“把花给我!”不由分说地我就把两小把野花抢在手里,气愤地使劲撕扯、团揉,而后摔进垃圾桶。山丹脸涨得更红了,气呼呼地一言不发。小娟“哇”地一声哭起来了。“你还有理啦!你哭什么哭!”山丹没再理我,倔哼哼地径直跑进教室上课去了。我只好向胆小的小娟细问原委。

“老师,我们俩准备了一个玻璃瓶子,想采野花装在里面,每天放在讲桌上,让老师高兴。”小娟很委屈地说着,一边说还一边抽咽着。我顿感心里有一股酸东西热热地涌上来,眼圈也湿热起来。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是什么表情,反正是脸上像挨了一记耳光似的,又热又痛,羞愧极了。“老师错怪你们啦”,我都没脸儿大声说话了,只小声地咕哝了一句。小娟重重地点了点头,看得出,她原谅我了。下课后,我赶紧又向她们俩道了歉,两个女孩都快乐地笑起来了,那样甜美,那样迷人。窗外是六月里才光临霍林河的春天,草原上的野花开得正绚烂。从此,讲桌上就多了一束瓶装的、鲜艳的野花。不开花的季节里,就用人造塑料花替代,依然仿佛花香四溢……

这个故事发生在1994年春天。虽说是春天,其实已经都近六月了———塞北的霍林郭勒春天报到得很迟。当时,学校刚搬进位于城区南郊的新教学楼,校园还没有围墙,就孤零零地坐落在草原上。但是,有学生们花一样美丽的爱心陪伴,我很温暖,更不孤独。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学生教会了我要珍爱鲜花,真爱鲜花一样的学生,真爱鲜花一般的生活。

眼前,这一枚枚花一般的书签,不正是学生们那一颗颗正在绽放的美丽的爱心吗?如果没有当年的学生山丹和小娟的唤醒,今天的我还会保持着那份童真的爱心吗?还会去倡导我现在的学生去用心做一枚爱心书签吗?其实,流水线式机械、烦劳甚至压抑的高中生活绝不等于拒绝爱心的发育和成长。只要我们的爱心足够顽强和坚韧,只要我们对生活还保持着一份激情和热爱,就不愁爱心会依然绽放,就像那一朵朵在石板压抑下依旧绽放的小花。然而,当下一些高中学校的“爱心教育”却不免令人心凉。要么应试教育的黑云压顶,年年月月都不散,仿佛把学生的爱心都给束缚了———准确地说,应该是被急功近利的俗念给遗忘了。要么矫情地搞一些“爱心大签名”、“助老一日行”、“给父母洗次脚”之类的爱心教育活动,只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岂不知,当受教育者已经知道施教者在教育他们时,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已然功归于零了。对此,我们是否该好好反思了:我们是否该抓住一切平凡的契机来自然激活学生的爱心呢?是否该让我们的“爱心教育”宁静一点儿,自然一点儿,细微一点儿、真诚一点儿呢?是否该在深入学生灵魂上多下点儿真功夫呢?

我们也大都主张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也都为此颇费了不少心思。在很大程度上讲,爱心教育并不是由教育者苦心设计的,更不必总是赤裸裸地展示或灌输给学生,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自然无痕的润化。给作业本做一枚“爱心书签”,这件事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它是发自学生内心的,是在教师唤醒学生美好人性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一个生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的教育细节。所以,学生才会这么有热情,才会在这不起眼的活动中自然无痕地切实得到了美好人性的发育和提升。可以说,在校园,在课堂,在师生相处的时时刻刻,这种细微的培育爱心的契机还是很多的,关键是我们能否抓得住并利用好。我们都希望学生能够有博爱情怀,做一个心地善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但是教师往往没有及时发现和抓住那一个个细微的契机。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应试化教学把许多教师搞得太麻木了呢,还是在这浮躁、功利、拜金的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的人文情怀已经丧失了应然的纯正和鲜嫩呢?

近些年来,教育真的就好比一只疯狂摇动的水瓶,总是不肯宁静下来,沉淀下去,致使一些十分重要的教育细节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那些极端功利、实用、俗化的惯性操作程序仍“合理”地存在、运行甚至“兴旺”着。看来,真正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做到“教书”和“立人”有机地融合,自然无痕地逐渐发育和提升学生自主精神、境界、人格和品格等,教师确实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实和做到位。就语文学科教学而言,我们都希望改革,都希望语文教学改革真的能在教文立人上更出实效。怀抱这样的教育大理想固然很可贵,但那些教育微契机和细节似乎更需要大家去用心抓住、抓实和做到位。社会的发展进步,民族的文明昌盛,正期待着教师的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娟书签作业本
千金散尽
透明书签
小娟
作业本
作业本里的故事
十一月书签
贰月书签
换作业本
搞笑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