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

2014-01-25肖少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肝胆冲洗

肖少军

(湖北省孝感市中医医院,湖北 孝感 432100)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

肖少军

(湖北省孝感市中医医院,湖北 孝感 432100)

目的探究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此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我院2010年~2013年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共10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认为导致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如下:切口类型、手术分组以及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以及切口是否使用碘伏进行冲洗。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要严格遵守其手术指征,对于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纠正或者防范,最大程度避免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菌技术已经在外科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也得到了普及,这两种因素使得腹部外科手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的概率有显著下降的趋势。但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依然是外科手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有相关研究显示外科腹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为9.7%~17.7%。为了对肝胆外科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原因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切口出现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0年~2013年收治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共100例。其中有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最大的为76岁,年龄最小的为1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5±12.9)岁。本次肝胆外科手术类型主要如下:肝血管瘤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联合肝段切除术、规则性感叶切除术、胰腺囊肿开创引流并囊肿空肠吻合术艺术胆总管探查并T管引流术等手术方式。

1.2 分析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各种辅助检查的结果显示以及对切口分泌物进行培养等对患者是否出现切口感染进行确定,使用我院自制调查表进行登记。本次研究中主要的诊断依据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年)当中相关要求作为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Ρ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Ρ<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其对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会产生影响的高危因素筛选出来。

2 结 果

在本次研究中,100例患者共有16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事件,占据所有患者比例的16.0%,与相关报道结果相一致。对患者可能导致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单因素共有8项内容会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分别为:白细胞计数、手术时间、血红蛋白水平、手术切口类型、对切口有无使用碘伏清晰、手术分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之前使用何种抗生素药物。

对上述8项单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详情为:其中手术分组、对切口使用碘伏、术中出血量、切口类型以及手术时间χ2分别为48.7、29.8、14.8、7.2、5.0;而OR值分别为0.9、2.0、1.2、0.8、

2.1,其Ρ值均<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了解到导致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如下:切口类型、手术分组以及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以及切口是否使用碘伏进行冲洗,据此制定相对的防范措施。

3.1 切口类型

大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切口受到了腹腔里面或者是肠源性细菌的直接影响,其中Ⅲ类手术切口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最为严重,根据相关研究其出现感染的概率可以达到20%~30%[1]。而在对患者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时候以Ⅲ类手术切口居多。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切口出现感染与手术切口类型存在有密切联系。其中对于Ⅲ类手术切口还有II类手术切口相对于其他切口出现感染要高的切口类型要更加注意其无菌防护;对切口保护切实做好;放置腹腔引流;对患者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并以结果作为依据选择抗生素药物。

3.2 手术分组

有相关研究显示术者对于切口感染会有一定的影响,有经验的术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为3.5%左右,而经验较浅的术者切口出现感染的概率高达11.4%,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因此对于外科医师在进行切口缝合的时候需要对死腔有所注意,确认消灭之后再进行缝合[2]。

3.3 切口冲洗

想要预防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对切口进行冲洗是相对而言简单有效的方法,当前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识。对切口进行冲洗能够使得切口存在细菌数量有所减少,将组织的碎屑冲走,最大程度降低伤口受到坏死或者是脂肪液化等因素的影响。本次研究显示使用碘伏对切口进行冲洗能够有效预防出现切口感染状况。

3.4 手术时间

外科切口出现感染的概率跟手术时间有密切联系,手术时间一旦较正常时间延长1 min左右则切口出现感染的概率会增加0.1%,主要是因为切口暴露时间过长从而使得手术野还有相关器械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也就越多。因此术者应该提高自身的操作熟练度,在顺利完成手术的前提下尽量将时间缩短。

3.5 术中出血量

肝胆外科手术过程中出血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加上手术本身操作程度较为复杂、手术时间过程等,都会使得患者术中大量出血,这样会使得患者机体自身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血液本身的携氧能力下降,同时也会使得患者血浆当中的蛋白严重丢失使得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因此需要有所重视。

综上所述,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要严格遵守其手术指征,对于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纠正或者防范,最大程度避免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1] 张宇,陆劲松,周东平.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2):125-126.

[2] 陈艳军,李晓勇.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对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3):194-196.

R657.3

B

1671-8194(2014)10-0166-02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肝胆冲洗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核电站核岛管路冲洗方式分析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鼻腔需要冲洗吗?
一种阴道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