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产引导 保障牛肉有效供给
2014-01-25刘怀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文│刘怀(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牛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肉类品种,也是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广大牧民群众的主要肉食品种之一。近年来,牛肉价格持续上涨、高位运行,引起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诸多关注。加强肉牛养殖生产引导,稳定肉牛生产、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不仅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肉牛生产总体态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肉牛生产总体上呈“三增一降”态势,即牛肉产量总体增长,价格持续增长,消费稳步增长,肉牛存栏下降。
从牛肉产量来看,在新世纪头10年里,我国牛肉产量年均递增2.4%。2011年,全国牛肉产量达到648万吨,但与历史最高产量2010年的653.07万吨相比,下降0.9%。
从牛肉价格来看,总体呈持续上涨态势。特别是近两年来,牛肉价格一路攀升。据统计,2011年1月,全国50个重点城市牛腿肉平均价格达36.73元/千克,创历史新高;至2012年6月,最高价格已达49.23元/千克,与2011年同期相比上涨28.7%。
从消费情况看,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不断增长。2010年全国人均消费牛肉1.48千克,比2000年增长41%。城镇居民消费量明显高于农村居民,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牛肉2.53千克,是农村居民的4倍。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比东部地区高74%。
与消费量和价格上涨不同的是,肉牛存栏已呈下降趋势,并且能繁母牛下降较快。2010年全国肉牛存栏9370万头左右,与2000年相比下降17.4%;全国黄牛能繁母牛存栏约4100万头,与2000年相比下降约10%,比1998年以来平均水平低2.6%。据估计(曹兵海,2012),2011年末全国肉牛实际存栏约7000万头,能繁母牛实际存栏约3000万头,与2010年统计数据相比,分别下降约25%、27%。从生产区域看,东北三省由于粮食主产区优势和草原牧区禁牧牲畜转移,肉牛存栏增长较快;西南肉牛带的广西、贵州等省区由于养殖效益下降,肉牛产业逐渐萎缩;中原肉牛带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由于屠宰加工企业产能大、需求旺,肉牛存栏下降快,一些企业外地调牛的半径不断扩大,已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局面,一些企业宰杀母牛、小牛现象严重。
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我国牛肉消费将继续刚性增加。但与猪禽等产业相比,肉牛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生产效率不高,生产发展跟不上消费增长的矛盾将持续存在,牛肉价格上涨态势也必将持续存在。
二、肉牛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肉牛养殖效益低并持续下降,散户退出加快,基础生产能力不足。受农业机械替代役用牛、农区封山禁牧、草原禁牧影响,肉牛散户养殖数量有所下降,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牛肉数量由3.02千克下降至2.79千克。饲养方式逐步由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圈舍建设、饲草料、人工等费用占饲养总成本比重不断提高,并随着上述费用及仔畜的价格不断上涨,肉牛养殖效益持续下降。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统计资料》,2010年全国散养肉牛每头仔畜、精饲料费用分别比2007年上涨70%、76.5%,而肉牛产值仅上涨37%,收益下降43%。据监测,主产省份每头育肥牛纯收益只有750元,比2009年减少200多元。养殖效益下降,养殖户积极性受挫,散户加速退出。2010年,全国肉牛养殖9头以下的散户由2007年的1600万户降至1350万户。
肉牛养殖效益低,能繁母牛养殖效益更低。能繁母牛最早要在18个月后进行配种,配种后10个月才能生产一头小牛,而一头小牛从出生到屠宰一般需要3~4年,即使作为架子牛出售也要1年时间。因此,养殖户多把能繁母牛当成育肥牛养,很少留作基础母牛。母牛数量减少使产业发展基础减弱,已成为当前制约生产发展的最大瓶颈。
2.规模养殖发展缓慢,生产方式落后。目前我国肉牛规模养殖发展水平较低,散户养殖占到70%,2010年全国肉牛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仅为14.1%。散户、小规模养殖户圈舍等养殖设施设备落后,先进适用的养殖技术普及率低,多数仍是“啃秸秆、喝凉水、宿露天”的养殖方式,繁殖率低、生产慢。在牧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后,牛舍饲圈养、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据调查,内蒙古科左中旗禁牧后,仅有30%的牧户修建了永久性棚舍和青贮窖池,干草棚缺口70%;当地建设一个200头规模的标准化肉牛育肥场,至少投资200万元以上,而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政策中,国家支持肉牛发展的政策少、力度小,一般牧民根本建不起,规模养殖发展缓慢。在南方,很多地方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不到位,养殖用地面积不能保证,制约了生产规模扩大和企业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部分地区环保部门以规模养殖污染严重为由实行一票否决制,提高了规模养殖投入成本,限制了肉牛规模养殖发展。
3.饲草料资源对生产发展制约加大。牛为反刍动物,必须以牧草、秸秆等粗饲料为主、玉米等精饲料为辅进行饲喂。生产数量增加,饲草料消耗也会增大。但目前农区每年约7亿吨秸秆的利用率不到30%;牧区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产草量比20世纪80年代平均下降30%~50%;交通、工矿业等占用草地增加,使得可利用草原面积日益减少,饲草供应不足对肉牛生产的约束越来越大。2011年,内蒙古达茂旗调入干牧草达80万吨,普通牧草地头价格由原来的0.6元/千克涨到0.9元/千克,苜蓿价格由原来的1900~2200元/吨涨到2500~2800元/吨。虽然饲草不足、价格高涨,但因饲草种植比较效益低,牧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据计算,在内蒙古达茂旗采用节水技术种植苜蓿,种一次可收七年,收入约11900元,比种植小麦少收入2000元,而二者投入相差无几。新疆、内蒙古等地在种植结构调整中,饲草种植比例大幅减少。南方虽具有天然种草优势,但劳动力不足、牧草机械化水平不高,也限制了饲草种植规模,饲草料供应形势日益紧张。
4.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科技应用推广水平较低。肉牛种畜场建设滞后,优良品种供应能力不足,生产所需部分良种依赖于进口。2010年,我国仅有肉牛原良种场136个,主要品种没有核心种子母牛场;采精种公牛存栏1300余头,当年销售冻精1500多万剂,仅能满足生产需要量的三分之一。肉牛生产一线缺乏必要的改良设施设备和技术人员,2010年内蒙古、新疆等主要牧区省份地市级以下家畜品种改良站共147个,职工总人数2345人,分别比1998年下降15%、23%。品种选育和推广发展滞后,近交繁育、高代杂交后生产性能下降、个体体型减小、适应性差等现象在主产区已比较严重。目前,我国肉牛平均屠宰体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美国的40%。
5.灾害和疫病对肉牛生产的稳定发展带来威胁。近年来,牧区冬季雪灾频繁,但由于受灾地区的牲畜暖棚、饲草料储备库和抗灾设备等基础设施配套率低,肉牛生产的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抗灾能力较弱,冬春季节肉牛死亡率高、繁殖存活率低、掉膘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2010年仅内蒙古、新疆两地就因灾死亡大小牲畜28.23万头只,直接经济损失达6.29亿元。基层疫病防控工作任务重、待遇低、保障机制不健全,防疫工作没人干、没人愿干、人才流失严重,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在长期的产业发展中,形成了分散养殖母牛和犊牛,集中育肥架子牛、集中屠宰上市的“异地育肥”模式,肉牛经数次运输、长距离运输,使牛容易感染、传播疫病,运输应激综合征发病率较高,给肉牛生产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加强肉牛生产引导的措施建议
1.加大母牛养殖扶持力度,快速扩大生产规模,突破肉牛生产发展瓶颈。建立能繁母牛补贴制度,参照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现有能繁母牛和新生母牛犊进行补贴。对牧区母畜可给予适当倾斜,巩固其农区主要母畜繁育基地的主体地位。建立能繁母牛养殖保险制度,比照能繁母猪保费补贴政策,建立政府部门牵头、农户与保险公司签约的母牛保费补贴制度,国家规定最低保费金额和中央财政在不同省份的负担比例,提振母牛养殖户信心。选择饲养基础条件好、流通和加工能力配套的地方,新建一批母牛规模养殖场,鼓励发展母牛专业合作社,快速扩大能繁母牛规模。大力发展母牛专业化、标准化养殖,采取统一人工授精、统一防疫、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饲养规程的标准化生产方式,提高母牛繁育能力。引导和鼓励母牛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社与肉牛育肥企业合理分工、共同发展,将断奶小牛及时转售至育肥场户,形成繁育与育肥配套的生产体系。
2.加大规模养殖扶持力度,根据情况分类扶持,引导生产规模和效益双增。在牧区,重点对牧户和规模养殖场新建、改扩建养殖圈舍予以支持,资金按照建设成本的适当比例分别在申报和核定验收时发放,快速改善生产设施条件,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在农区,着重强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落实和养殖污染治理支持力度,对于重点县或重点乡镇,要求预留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规模化养殖场房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增加养殖粪污发酵处理后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经费,鼓励利用养殖粪污发展有机肥和沼气工程,对有机肥加工企业、沼气工程建设给予优惠。在半农半牧区、新兴主产区,推动规模养殖场扩大和标准化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在传统优势区、屠宰企业产能积聚区,鼓励企业建立养殖基地,对推广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技术、生态环保养殖技术,推行种养结合、高效利用养殖用地、发展立体生态循环畜牧业的给予扶持和优惠。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及浅山深山区,重点支持适度规模、全产业链养殖,减少异地育肥,控制屠宰企业规模,着重培育自有特色品牌,增加产出效益。
3.加强秸秆利用和饲草生产能力建设,完善饲草料供应体系。在秸秆资源丰富和肉牛养殖量较大的粮食主产区,扶持开展秸秆养畜联户示范、示范场和青贮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建设,重点支持建设秸秆青贮氨化池、购置秸秆处理机械和加工设备、畜禽养殖和秸秆饲料加工基础设施改造以及畜禽品种改良,增强秸秆处理饲用能力,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进程。改秸秆还田补贴为秸秆过腹还田补贴。在牧区,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加强草地利用规划,实施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工程,提高饲草用地保护、建设、管理标准,支持配套的饲草储存设施建设,将现行牧草良种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亩20元,新增资金由畜牧部门用于草籽的统一招标和集中采购。加强天然草原改良,加快重度退化草原的补播改良,恢复草原植被。在北方农区和南方地区,鼓励利用坡地、冬闲田、撂荒地种植牧草,建立专用饲草料作物基地或草粮轮作、间作套作。推广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支持饲草加工企业,加快开发与草食动物舍饲、半舍饲养殖配套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产品,支持建设饼粕、糟渣、糠麸等粮油食品工业副产品和草产品优质化加工处理示范基地,为饲料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4.加快良种选育和推广,提高肉牛生产效率。加快实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选择有培育基础条件的品种或杂交改良群,成立专家组,制定相应的育种实施方案,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新品种培育工作,增强自主育种和良种供给能力。实施肉牛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基层肉牛改良站点等重点建设项目,完善育种基础设施,优先支持参加肉牛育种的企业和单位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将优良种牛精液迅速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加快肉牛品种改良,提高个体生产能力。对推广人工授精的基层技术人员,根据牛犊头数给予一定补贴,稳定品种改良技术推广队伍。
5.实行大县奖励政策,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参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办法,实行肉牛生产大县奖励,奖励资金直接分配到县,调动地方政府发展肉牛生产的积极性,资金专项用于发展肉牛生产,重点是能繁母牛生产和保险补贴、养殖贷款贴息等。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强化肉牛养殖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控。合理确定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待遇,提高中央财政补助比例,普遍施行防疫工伤保险制度,建立保健津贴制度。督导地方政府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要求,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的规定,可从大县奖励资金中预留10%~15%作为防疫服务及相关工作经费的支出,足额、及时保障动物防疫工作经费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