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2014-01-25冯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静脉血管因素

冯霞

晕针是静脉采血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床广泛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引发晕厥[1]。晕针发生急骤且没有前兆,许多的因素可以导致学生在静脉采血时出现晕针的现象,通过分析相关的因素及制定出相应的有效预防方法可以避免晕针的发生[2]。在回顾性分析2012年商丘市中心血站体检的3912名大学入校新生的相关资料中发现,发生静脉采血晕针52例,针对不同程度晕针症状的学生患者,在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和临床处理后,均得到了完全的恢复,未见其他的并发症。本研究分析了静脉采血时晕针的相关因素,制定出了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商丘市中心血站体检的3912名大学入校新生作为观察对象,查体过程中出现静脉采血晕针52例,其中男生21例,女生31例。年龄17~21岁,平均年龄18.9岁。

1.2临床表现 晕针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或静脉采血完毕几分钟之内发生,临床表现症状不一,症状轻者有心慌虚脱感,头昏,眼前发黑,胃部不适感,手足麻木等,短期内恢复正常;症状重者则出现面色苍白,胸闷,心跳加快,恶心呕吐,出冷汗,四肢冰冷,血压低,心率减慢,脉搏细弱甚至意识丧失、惊厥、抽搐或肌肉痉挛等。晕针通常表现为一过性发病,持续约5~10 min左右症状可自行缓解[3]。

2 讨论

2.1影响因素

2.1.1心理因素 由于对采血知识及采血的安全性缺乏全面的认识,对于被采血者,尤其是初次接受采血的学生会产生紧张或恐惧心理。一方面害怕疼痛,特别是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第一次采血的时候未成功,恐惧心理会更强烈;另一方面因担心抽血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产生紧张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患有肝炎等不愿让同学、老师知道的疾病,害怕查体会暴露自己而产生紧张情绪。以上各种紧张恐惧的心理都会引起迷走神经的兴奋,致使内脏器官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引起心率缓慢,心肌收缩无力,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导致血管性晕厥[4]。

2.1.2身体因素 一部分学生在抽血时身体状态较差,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相关研究显示一个人在极度疲劳或虚弱时, 会由于身体抵抗反应及控制反应降低, 而对很小的刺激 会产生与刺激强度不成比例的夸大反应[5]。因此在此时抽血则会由于痛觉敏感使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产生晕针。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进行的抽血,而此时机体处于应激阶段,会由于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脑部供血不足,导致晕厥。

2.1.3体位因素 静脉采血时多采用坐位,此时血液由于肌肉及静脉张力降低而蓄积于下肢,致使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脑部供血不足,易致晕厥。临床研究表明采取平卧位抽血发生晕针的几率明显小于坐位。

2.1.4环境因素 采血时由于人员密集、环境嘈杂、空气不流通,排队等候时间较长,加之急躁的心情,容易产生中暑等问题,采血时对疼痛耐受度降低,导致晕针。

2.1.5采血工作人员的言行及操作技术 由于人员多、工作量大,采血工作人员要从早上6∶00多就开始忙碌,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烦躁等情绪,对被采血者也会失去耐心,不能安抚他们害怕、紧张的情绪,有些情况下还会出口训斥,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促使晕针现象的加重;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够过硬,操作不准确,尤其遇到血管较细或者较隐蔽的学生,容易造成反复多次穿刺的现象,加剧采血部位的疼痛,增加学生的痛苦与恐惧,再次采血时精神紧张,使外周毛细血管收缩,末梢循环差,出冷汗甚至晕厥[6]。

2.2预防措施

2.2.1心理预防 在接待接将要进行静脉采血的学生时采血工作人员应表现的热情,耐心、主动的与学生交谈,告知采血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并告知采血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消除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导致的紧张及由于对疼痛的恐惧而产生晕针现象,做好采血前的宣教。在采血时也要通过与学生交谈等方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不过多的关注到针头上,这样对于一些看到针就晕的学生会有一定的作用。操作时还要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动作轻柔、娴熟,减少因操作多学生造成的痛苦[7]。采血完毕后要让受检者静坐几分钟,用棉球按压穿刺部位3 min左右,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在确定没问题后让其离开。

2.2.2注意学生的身体状态 对于一些体质比较虚弱的学生应格外耐心护理,避免他们久站及在嘈杂的环境中等待时间过长;对于饥饿明显的的学生也应优先采血,在采血后建议他们及时补充糖分,避免晕厥。

2.2.3采取适当体位 应在采血前与学生交谈,采取最适合他们的体位,以保持放松、愉悦的心情,保证采血的顺利进行。对于有晕针史的同学应建议采用平卧位,在采血过程中密切关注受检者的变化,对于面色苍白,出冷汗的学生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其晕厥[8]。

2.2.4营造舒适的环境 静脉采血应选在整洁、安静、宽敞、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在采血过程中还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避免人员过度拥挤,安排专门人员对学生进行引导,维持抽血次序。还应在空闲场地设置休息用的座椅及饮用水等设施,保证学生在抽血完成后能得到休息及补充能量。采血工作人员也应保持和蔼亲切的态度,给予要采血的学生以鼓励性的话语,帮助他们战胜恐惧的心理,防止晕针的发生。

2.2.5改善采血工作人员的言行,提高操作技术 采血工作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将要进行静脉采血的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安抚他们不安的情绪,取得信任,以便在进行采血时能得到积极的配合。在操作时应认真检查采血学生的血管,对于一些血管较细的学生,若没有一次成功的把握就应建议让操作技术较娴熟的采血工作人员来采血,避免再次穿刺造成的损伤及精神负担。还要充分暴露采血部位,缩短采血时间,做到进针快、抽血快、拔针快减少晕针的发生。

[1] 罗致宁,王丽娟.院外健康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中国医学创新,2013,6(9):58-59.

[2] 姬明礼,唐利,王会清,等. 学生体检中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6(5):60-61.

[3] 林萍. 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中国卫生产业,2011,9(13):54.

[4] 黄艺仪,徐薇,陈利芬,等. 高考学生体检时静脉采血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现代临床护理,2009,8(8):75-77.

[5] 王娟,章怡. 体检中产生晕针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中国民康医学,2013,26(8):105-106.

[6] 高耀东,张丽春,高云峰. 健康体检采血诱发晕针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13,8(5):248-249.

[7] 吴清芳. 体检晕针的防治与护理.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30(1):85-86.

[8] 怀海平. 门诊静脉采血晕针的因素与对策.华北国防医药,2002,14(4):293.

猜你喜欢

静脉血管因素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解石三大因素
血管里的河流
少糖多酸护血管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你的血管有多长
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