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鞘内药物治疗1例报道
2014-01-25
辽宁省沈阳急救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06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鞘内药物治疗1例报道
卢冬
辽宁省沈阳急救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06
本文报道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鞘内药物治疗的经过。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鞘内药物治疗;病例报道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常见于免疫抑制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新型隐球菌感染常见于脑膜,其次见于肺部与其他器官。新型隐球菌在环境中是一种酵母菌,病原体被多糖厚壁囊所包裹。一般环境中,这种酵母菌较小,易于随雾化而被吸入体内。
1 病历摘要
赵某,男性,20岁,工人。自觉“感冒”后出现持续性全头胀痛近10天。入院前20天出现咽痛、咳嗽,曾服用抗生素治疗,一周后症状减轻。10天前出现全头痛,逐渐加重,且伴有恶心呕吐,当地医院检查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及集落刺激因子(CSF)未见异常。头痛加重3天,并出现烦躁,嗜睡,转入我院。查体:低热、嗜睡、躁动不安、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头颅CT阴性;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入院后行腰椎穿刺,CSF压力300mmH2O,无色透明,白细胞8×106/L,CSF涂片以印度墨汁染色,可见大量新型隐球菌芽孢,壁厚。CSF培养有新型隐球菌生长。开始应用5-氟孢嘧啶每天100mg/kg,分4次口服,同时开始应用二性霉素B静滴治疗及其他支持疗法。因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而无法耐受。为达到能两种抗霉菌药同时治疗提高疗效的目的,我们改行鞘内用药,以期减轻其毒副作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以小剂量开始,鞘内隔日注射1次,每次0.075mg,并在用药同时鞘内注射氟灵松。观察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后逐渐加大用药剂量,每次1.5mg,隔日1次,在治疗同时尽量放出多余的CSF以减轻颅内高压症状。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新型隐球菌涂片印度墨汁染色三次阴性,培养未发现新型隐球菌生长。因经济原因患者及家属要求出院,3个月后复查未出现异常,以后失去联系。
2 讨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比较少见,部分患者常合并HIV感染。本病通过环境污染吸入首先引起肺部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症状是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最常见临床表现。典型症状是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症状:逐渐加重的头痛,常经过数周,其他如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意识模糊、视觉异常、视神经乳头水肿、眼外肌麻痹、癫痫发作及不同程度肢体瘫痪。老年人可有痴呆表现。
确诊需有血液检查、CSF涂片及培养出酵母菌,经粘多糖染色才能确诊。CSF的细胞学检查和生化指标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鉴别诊断中应予识别。CT可见不同程度的脑积水。
据美国真菌研究组和传染病学会的意见,对并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非并发AIDS者的治疗无明显差异,均主要使用5-氟胞嘧啶及两性霉素B合并用药治疗[1-2]。
本例因患者无法耐受两性霉素B静滴的不良反应,经家属同意我们改用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在鞘内用药时合并应用地塞米松。从小剂量开始,隔日用药,以后根据患者反应情况逐渐增大剂量,同时放出多余的CSF。3个月后病情好转,复查CSF正常,涂片未见病原菌,培养也未发现新型隐球菌生长。上述治疗后,近期疗效明显。
[1]Chayakul Keeree M. Perfect JR:Cryptococosis.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2006,20:507-544.
[2]Goldman L. Ausiello D. Cecil Medicine. Saunder,Kauffman CA ED 23th, 2008.
R249
A
1007-8517(2014)04-0124-01
201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