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半夏汤合橘皮竹茹汤治疗中风后呃逆52例

2014-01-25李惠玲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3期
关键词:竹茹汤合性温

李惠玲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院,467000)

中风是一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高,并发症亦很多。寻找有效治疗并发症的方法已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观察用小半夏橘皮竹茹汤治疗中风后呃逆[1]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中风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病程1d~2周;年龄36~89岁。本组病例均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并均经头部CT或MRI扫描证实。其中脑梗死36例,脑出血16例。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发病急骤,呃逆连声,气不得续,不能自制,口干舌燥,烦躁不安。

治疗方法

用小半夏汤合橘皮竹茹汤组成,具体方:法半夏12g,生姜10g,橘皮10g,竹茹12g,人参10g,柿蒂9g,大枣3枚,炙甘草6g。胃中寒冷者,加丁香10g,高良姜10g,吴茱萸6g,肉桂6g,以温中驱寒止呃;胃火上逆者,把人参改为沙参10g,加麦冬10g,代赭石15g,枇杷叶15g,以清降泄热止呃;气机郁滞者,加木香10g,乌药10g,枳壳10g,苏梗10g,以顺气降逆;脾胃阳虚者,加白术10g,干姜10g,砂仁10g,黄芪20g,以温补脾胃,和胃降逆;胃阴虚者,加沙参10g,麦冬10g,生地黄10g,玉竹10g,以生津养胃止呃。用法:每日1次,水煎服,先浸泡,头煎加水500ml,煎取200 ml,二煎加水400ml,煎取200ml,两煎混合,分早晚二次温服。5d为1个疗程,若不愈,间隔2d开始第二个疗程,用1~2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呃逆症状消失;好转:症状好转;未愈:症状无变化。

治疗结果:治愈43例,治愈率82.68%;好转7例,好转率13.46%;未愈2例,未愈率3.85%。总有效率96.15%。

讨论

中风后的并发症很多[3],中风后呃逆属于中风后常见的变证。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需要及时治疗。中风后呃逆与一般呃逆不同,通常的呃逆,一般较轻,俗称打嗝儿,是以胃中气逆上冲,从喉间而出,呃呃连声,经过憋气、取嚏、转移注意力及惊吓,可以达到止呃的效果。但是中风后呃逆是以中风病为基础,是在中风病的基础上出现的变证。中风的发生存在一个积损正虚的过程,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诱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肢体筋脉失于濡养;或阴虚阳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髓,蒙蔽清窍,形成上实下虚,虚实夹杂,阴阳互不维系的症候。中风病本身出现的昏迷、呕吐、进食障碍,加上在治疗过程中经过脱水、降颅压等处理,耗伤中气,损及脾胃阴阳,均可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而发生呃逆。疾病进一步发展,病深及肾,肾气失于统摄纳藏,浊气上乘,挟胃气动膈则发生呃逆。《素问·保命全形论》说:“病深者,其声哕”,古书上称的“哕”“哕逆”即是今日所说的呃逆。呃逆发生在中风病之后,就是病深之候,需要积极治疗。所观察病例治疗采用小半夏汤合橘皮竹茹汤方加减,方中法半夏味辛性温,入脾胃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橘皮味辛苦性温,入中焦归脾胃,能行气和胃,止呃逆;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脾胃经,能清热止逆;本病皆因胃气受损,胃气虚弱所致,治疗用人参大补元气,补益脾肺,与橘皮、法半夏合用,行中有补,补而不腻,行不伤气;生姜味辛性温,入脾胃能和胃止呕,与竹茹配合,使清中有温,寒不伤正;炙甘草、大枣益气和胃,辅助人参补益脾胃,奠安中土。诸药合用,补胃虚,清胃热,降胃逆,共同达到益气清热、降逆化痰止呃的作用。此方标本兼顾,扶正祛邪,疗效满意。治疗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注意调畅情志;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腻之品;戒烟戒酒;平静心态,积极治疗。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医中医药出版社,2007:22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379-380.

猜你喜欢

竹茹汤合性温
竹茹的临床应用及用量探究
经典名方橘皮竹茹汤历史文献考证与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加减方对正常小鼠肝组织内细胞因子IL-6、IL-18表达的影响
艾草
暖胃可饮桂花茶
总裁出场自带水军
中药食疗
春节吃豆腐加点料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顽固性高血压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