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1 年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中细辛的探讨
2014-01-25王东升
王东升
(北京市密云县中医医院药剂科,北京 101500)
2011 年,北京市推出了新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这是继1983 年版后出版的又一关于中药饮片调剂工作的法定依据,对于指导中药饮片调剂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在其第五章“有毒中药的调剂”项下并无细辛,这与1983 年版相同。但在中医药行业一直有“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之说;同时,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细辛项下[1],用法与用量栏下标注:“1 ~3 g,散剂每次服0.5 ~1 g,外用适量。”《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及各版本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等均明确记载细辛“有小毒”。为了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细辛是否有毒及其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探究,以供同行参考。
1 有毒还是无毒
1.1 古代文献记载
细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言其“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此外,在《名医别录》《本草经疏》《本草纲目》等论著中均记载其无毒。细辛有毒之说始见于宋代陈承所著的《本草别说》,云:“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虽死无伤。近年关中或用此毒人者,闻平凉狱中尝治此,故不可不记。”此后的《本草发挥》及《本草正》均明确记载细辛“有小毒”。由此可见,古代文献中对细辛有毒、无毒的认识并不统一。
1.2 现代药理试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细辛有毒、无毒的探究,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现代药理试验。笔者查阅了近代大量的相关期刊、专著和教材,了解关于细辛的报道,然后以描述有毒物质急性毒性的常用指标半数致死量( LD50)作为参考依据,根据细辛的临床常用服用方法,剔除了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只以细辛的小鼠口服LD50作为其有毒、无毒的研究样本,结果如下。
细辛散剂的毒性:有关细辛散剂的急性毒性试验较少,只检索到3 篇文章。周祯祥等[2]通过试验证实,将北细辛根粉碎后过80 目筛,给小鼠灌服,其LD50为6.522 9 g/kg,主要毒性反应为呼吸困难、紫绀、抽搐、烦躁等。付勇强等[3]将北细辛根及根茎粉碎后过100 目筛,给小鼠灌胃,其LD50为4.8 g/kg,毒性表现为活动亢进、蹦跳、四肢抽搐、强直性痉挛后死亡。付勇强等[3-4]又分别对北细辛、华细辛和汉城细辛的根及根茎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北细辛的小鼠灌胃LD50为4.8 g/kg,华细辛的LD50为7.5 g/kg;汉城细辛的最大给药量为31.2 g/kg,在此剂量下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因对于中药饮片的毒性并没有专门的量化标准,故笔者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WHO)1977 年公布的化学物质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5],低毒为501 ~5 000 mg/kg,微毒为5 001 ~15 000 mg/kg,细辛散剂则属于微毒或低毒。由此可见,细辛散剂具有一定毒性。
细辛煎煮剂的毒性:关于细辛煎煮剂的急性毒性试验较多,而试验结果差异较大。所有报道中毒性最强的是华细辛煎煮剂,给小鼠灌服后,其LD50为12.375 mg /kg[6];毒性最小的是付勇强等[3]在未提取加入挥发性成分的情况下,北细辛的根及根茎水煎液最大给药量为240 g /kg,未能测出LD50。贾波等[7]经试验证实,辽细辛全草的水煎剂在含全部挥发性成分时LD50为33.697 7 g/kg,但马国秀等[8]将北细辛根和全草的含挥发油煎煮液,分别给小鼠灌胃,均未能测出LD50,耐受量大于40 g/kg。李荣荣等[9]经试验证实,北细辛的根及根茎未提取加入挥发性成分的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30 g/kg,未能测出LD50。王艳丽等[10]报道,将辽细辛全草未提取加入挥发性成分的煎煮液,给小鼠灌胃后,其LD50为144.6 g/kg。由此可见,细辛的来源、用药部位、提取方法、是否提取加入挥发性成分等相同,LD50相差较大,是否有毒及毒性大小也并不相同。
2 与其他有毒中药饮片的比较
因中药饮片的毒性并无专门的量化标准,笔者又查阅了生附子、制附子2 种常用毒性中药饮片的急性毒性报道,以通过比较能对细辛的毒性有更深入地了解。刘智等[11]将生附子煎煮30 min,取水煎液给小鼠灌胃,LD50为5.24 g/kg。徐姗王君等[12]把生附子分别煎煮0.5,1,2 h 的水煎液给小鼠灌胃,其LD50分别为5.76,8.73 g/kg,以及大于19.04 g/kg。周思思等[13]用生附子煎煮30 min 的水煎液给小鼠灌胃,其LD50为11.064 g/kg。谢晓芳等[14]用黑顺片、白附片的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虽均出现一定的毒性反应,但并不能引起动物死亡,其最大给药量分别为48.80,59.00 g/kg。刘智等[11]将黑顺片煎煮30 min,水煎液给小鼠灌胃,其LD50为31.47 g/kg。
3 讨论
为了明确认识细辛毒性的有无或强弱,笔者参考了WHO 1977 年公布的化学物质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5],并查阅了2011年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第五章中“有毒中药的调剂”项下生附子、附子(即黑顺片、白附片)LD50的相关报道。由以上文献资料可见,细辛散剂的急性毒性较强,与生附子相当,细辛煎煮剂则与附子近似。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笔者认为,应将细辛列于“有毒中药的调剂”项下,尤其应提醒医师注意细辛散剂的使用。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14 -215.
[2] 周祯祥,李 军,陈泽斌,等. 细辛散剂半数致死量的测定[J]. 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0):52 -53.
[3] 付勇强,魏新智,王 英,等. 北细辛散剂、水煎剂、挥发油的急性毒性评价[J]. 亚太传统医药,2010,6(12):17 -18.
[4] 魏新智,付勇强,王 珲,等. 北细辛、华细辛、汉城细辛的急性毒性评价[J]. 亚太传统医药,2010,6(12):23 -25.
[5] 翁维良. 中药临床药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5.
[6] 李广勋. 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2:532.
[7] 贾 波,曹兰秀,邓中甲,等. 细辛毒性及配伍解毒实验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2):50 -51.
[8] 马国秀,于 艳,张立德,等. 北细辛全草和根中马兜铃酸A 的含量测定及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6,24(6):1 132 -1 134.
[9] 李荣荣,杨 勇,丁嘉信,等. 细辛不同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的比较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2012,9(6):321 -324.
[10] 王艳丽,王宇光,梁乾德,等. 基于均匀设计的藜芦与细辛配伍毒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 139 -2 142.
[11] 刘 智,张大方,曲晓波,等. 炮制对附子减毒变化及氯仿致颤作用的比较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11,31(5):469 -470.
[12] 徐姗王君,陈长勋,高建平. 甘草与附子配伍减毒的有效成分及作用环节研究[J]. 中成药,2006,28(4):526 -530.
[13] 周思思,马增春,梁乾德,等. 人参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2013,30(1):43 -46.
[14] 谢晓芳,彭 成,易进海,等. 附子不同炮制品提取物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J]. 中药与临床,2012,3(3):29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