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瀛五脏辨证思想研究❋
2014-01-25孙理军
孙理军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杨士瀛生活于12世纪的北宋末及南宋时期,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医,勤奋博学,长于思辨,融会贯通各家之长而自成一家,学验俱丰,多有创见,为后世许多医家所推崇。杨士瀛学术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重视五脏,他认为临床辨证只要抓住了五脏,就能把握住疾病的脉络,理清疾病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临床各科疾病以五脏为纲进行认识,以五脏为纲分类辨证,独具特色。
1 基于五脏相关的人体生理病理观
人以五脏为本,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虽分别为相关的脏腑所主,具有各自的规律性,但都是五脏功能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因此,杨士瀛不仅注重每一脏各自的生理功能,而且非常重视五脏之间的功能联系与协调,认为气血是五脏活动的最重要物质,是五脏之间有机联系的基础。并指出“心肺在上主脉气也,肝肾在下藏精血也,脾居中州又所以为精血脉气之养也”(《仁斋直指方论·五脏所主论》),又言“心为血之主,肝为血之脏,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脏”(《仁斋直指方论·血荣气卫论》)。其所列诸门病证,常从五脏相关角度进行阐发,特别是对心脾、心肾、脾肾、肺肾相关性的阐发十分精彩。
1.1 关于心脾关系
首提“心为脾母”“其气相通”。杨士瀛在《仁斋小儿方论·和脾胃进饮食证治》指出:“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盖火能生土,当以心药入于脾胃药中,庶几两得。古人进食方剂,多用益智者此也。”主张调理脾胃时佐用调心之药,其自拟的和脾胃进饮食方,治疗肠虚泄泻、呕吐不进食所用的调中散,治疗谷胀、气胀所用的大异香散,所载调中散、大异香散、二香散、隔气散、小七香丸、异香散、三棱散等调理脾胃方皆有益智仁,均取其温行心脾之气的作用[1]。杨士瀛明确指出,心脾的密切关系是因心与脾通过经脉相连,其气相通。并在《仁斋直指方论·唇舌论》中曰:“心之所司者舌,脾之所司者唇,是虽各有所司存,然心之气,未尝不通于脾,脾之气,未尝不通于心也。”对心与脾的经脉联系、功能配合做了详细阐述。与杨士瀛同时代的南宋医家严用和,治疗健忘证创制归脾汤心脾同治,认为“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2],与杨士瀛之说异曲同工。
1.2 关于心肾关系
杨士瀛认为心肾交通、水火既济、精血互化,对人体营卫流通和水液代谢以及男子精液排泄具有重要意义。如《仁斋直指方论·木肾方论》指出:“心火下降,则肾水不患其不温;真阳下行,则肾气不患其不和。”认为多种疾病的产生与心肾不济有关。如《仁斋直指方论·虚劳》言心肾不济可致痰嗽、咯血、脚弱、遗精、赤白浊、小便滑数等疾病;《仁斋直指方论·小便不通方论》指出,心肾不济则小便异常,心肾不交可形成淋证,强调治疗不可“胶柱调瑟,详于肾而略于心”。鉴于心肾精血之间的相互资生转化,对男子精液的排泄发挥着调控作用,故在《仁斋直指方论·漏浊方论》提出“精之主宰在心,精之藏制在肾”的著名观点,并将漏浊分成白浊和赤浊,归于心、肾、脾三脏,这是杨士瀛的一个重要创见。
1.3 关于脾肾关系
杨士瀛将其概括为“脾肾交济,所以有水谷之分”。其在《仁斋直指方论·证治提纲》言“饭后随即大便”是“脾气虽强而肾气不足,故饮食下咽而大肠为之餐泄也”。将泄泻分为脾泄、肾泄,治法上主张理脾安肾、脾肾同调,以期“脾肾之气交通,则水谷自然克化,此所谓妙合而凝者也”。杨士瀛认为脾喜燥,肾喜润,治疗时润燥得当才能有功。并在《仁斋直指方论·虚实分治论》中说:“真阴者水也,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水虽喜润,然太润则草木湿烂,是以补脾胃补肾之剂务在润燥得宜”。若脾肾关系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危证。如《仁斋直指方论·肾气方论》云:“今脾土不济,肾水上乘,必为酸汁,必为涎饮,荏苒逾时,遂成暴吐……病势至此,脾土未强,肾水已为之涸,肾水既涸,脾土又为之焦,往往阴阳不升降,营卫不流行,大小二便关格涩闭,而肾汁、胃汁皆自其口出也。如此者,大抵不救。”后世医家李东垣重脾胃,赵献可、张介宾重肾和命门,薛己、李中梓脾肾并重,都是受其影响而又有所发展,对明代命门学说和温补学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4 关于肺肾关系
杨士瀛率先明确提出“肾不纳气”,并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以及肺肾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有独到见解。如《仁斋直指方论·咳嗽方论》云:“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脏。”在《仁斋直指方论·血荣气卫论》亦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脏,诚哉是言也!学者……知气之出于肺,而不知气之纳于肾。”他不仅正式提出了“肾主纳气”说,还对其症状表现、治法方药予以解析,可谓圆机活法、别出心裁,为后世医家从肾虚论治肺病提供了宝贵经验。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小便不通方论》曰:“《素问》有云:水之本在肾,其末在肺。则知天一之水,自上而下,相为贯通……昧者夜间忍缩小便,使水气上逆乘肺,痰涎喘嗽,激乱争鸣,其来不可御。于此见,肺主气也,小便涩滑,又当调适其气焉。”认识到肺与肾的相关性对水液代谢不但有重要的影响,还能影响到气机的运行,因而主张肺肾并论、水气同调,颇有见地[3]。
2 以五脏为纲的疾病认识方法
杨士瀛重视五脏,其《仁斋直指方论》开篇便是“五脏所主论”,对五脏所主的五行、五腑、五气、五季、五色、五体、五华、五窍、五志、五液、五臭、五味、五脉等做了全面论述,较之前人所述更为详尽和完善并有所发展。认为五脏疾病因其所主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风喜伤肝,热喜伤心,湿喜伤脾,燥喜伤肺,寒喜伤肾……左关为人迎,可以知风寒暑湿热燥所从入之门。右关为气口,可以别脏气郁畅与食气聚散盈虚之候。”六气相乘,各有所主。内伤杂病,亦有所主,如“忧愁思虑,易耗心神。恚怒气逆,易损肝气。纵欲强志,肾之戕。形寒饮冷,肺之害。饥饱劳倦,脾之伤”。杨士瀛对五脏阴阳虚实的阐述多宗《内经》,又博采融会诸家之学并多有发挥和延伸。如“在天之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惟心则主热”,进而推断“同气”既可伤及本脏,又可通过五行乘克伤及他脏,并阐述了脏腑生克制化的传变特点。病因上,他将导致五脏损伤的“外之六气相乘,内之七情相感”,皆称为“五脏之邪”,强调“因其所主,而寻其某脏所受之处”来辨证审因求治。病机上,认为人患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气之愆伏,乘虚入人,而人不能克,百病之所由生”。即百病是由正虚与邪侵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五脏所主论”之后,杨士瀛列“五脏病证虚实论”专篇论述五脏病证,指出“五脏各有所主,至其病证莫不随所主而见焉”。其一,该篇概括了五脏病变的基本规律,如“面赤喜笑,舌破口干,烦躁掌热,心痛而啘,脐上有动气者,心家病也。面青多怒,胁下痛硬,咳逆目眩,肢节挛急,转筋溲难,脐左有动气者,肝家病也。”其二,阐述了五脏虚实病变的概念,详析了五脏虚实病变规律:“五脏之病,推原及本,安有不从所受中来哉?是以脏气有余谓之实,脏气不足谓之虚。”补充发挥了《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内容,并详述了五脏的虚实病变。其三,结合临床实践,“五脏病证虚实论”篇对《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言“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做了新的阐释:“脉盛、皮热、腹胀、气粗、前后不通,曰五实;脉细、皮寒、气少、前后泄利、饮食不进,曰五虚。”依据脉、皮、气、前后二阴等变化,对脏腑虚实病证进行辨别。其四,“五脏病证虚实论”篇在对五脏虚实病变认识的基础上,还推演总结了其他虚实病变的规律。如杨士瀛以内、外、出、入、痛、痒,以及对按压的反应等为纲辨识脏腑虚实:“诸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阴出乘阳,阳入乘阴。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阴主静则缓,阳主躁则急。濡者为虚,坚者为实;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者,外实内虚;外快内痛者,外虚内实。其有心腹、皮肤、内外俱痛,则按之而止者,虚也,按之而痛者,实也。经所谓:皮虚则热,脉虚则惊,肉虚则重,筋虚则急,骨虚则痛,髓虚则堕,肠虚则溏泄。”使病证虚实辨识不只是停留于单一证据的收集,而是综合判定。其五,指出了五脏虚实病变的预后判断:“内实之证,心下牢强,腹中痛满,前后不通,干呕而无物出者,死。内虚之证,厥逆烦躁而吐利不止者,亡。”其六,对五脏阴阳虚实与营卫气血辨证作了提纲挈领的论述。其以五脏辨证为纲,分析五脏的症状、所恶、虚实和五脏之气绝以及阴阳内外等种种病证,尤其重视五脏病证与气血的关系。如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虛劳》言虚劳是因“五脏气血俱虚”,并分心家虚、肝家虚、脾胃虚、肺家虛、肾家虚等进行辨治,指出“心家虚,则便浊汗多;肝家虚,则筋挛目眩;肾家虚,则腰痛泄精;肺家虚,则咳嗽烘热;脾胃虚,则呕吐不食,日就羸黄,或乃胃热消谷,饮食虽多,亦不生肌肉而转加瘦悴矣”。杨士瀛从五脏诊治疾病首重气血、用药上充分体现了其气血并调的选方用药特点。如
健忘证世人多从心脾亏损和心肾不交辨治,杨士瀛提出血“蓄之在上”之病因,给后人从瘀论治健忘证以启迪,为后世临床气血辨证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3 以五脏为纲的疾病分类辨证方法
杨士瀛以五脏为纲的疾病分类辨证方法,突出体现在对中风、痫症、疳症、疮疹和惊风等病的辨证上。如论五脏虚实,《仁斋直指方论·五脏病证虚实论》按五脏分为心实之候、肝实之候、脾实之候、肺实之候、肾实之候,心虚、肝虚、脾胃虚、肺虛、肾虚等进行辨证论治。论痫症,杨士瀛在《仁斋小儿方论·发痫》提出:“痫曰五痫,病关五脏”,且详分为心痫、肝痫、脾痫、肺痫、肾痫。关于五痫的辨证,杨士瀛主要观察病人的眼目唇齿舌及五色变化、四肢反应等,结合各脏所主进行分析:“面赤目瞪,吐舌啮齿,心下烦躁,气短息数者,曰心痫……此五脏之证然也。”论疳证,《仁斋小儿方论·疳》云:“疳曰五疳,病关五脏,以脏别之”,把疳证的多种临床证候以心疳、脾疳、肺疳、肝疳、肾疳归类辨证。论中风,《仁斋小儿方论·中风》详分为心中风、肝中风、脾中风、肺中风、肾中风等不同证型。认为:“凡人为风邪所中,皆从背上五脏俞入之。”论疮疹,《仁斋小儿方论·疮疹》指出:“疮随五脏,有证未发,则五脏之证悉具,已发则归于一脏,受毒多者见之。”故有肝脏水疱、肺腑脓疱、心脏发斑、脾脏发疹脏之分,并指出“惟归肾则变而黑焉。疮疹属阳,本无肾证。”论惊风,《仁斋小儿方论·惊》指出:“小儿急慢惊风……其始也,皆因脏腑虚而得之……是以风生于肝,痰生于脾,惊出于心,热出于肺,而心亦主热。”可见,杨士瀛重视五脏辨证,不但以五脏为纲对疾病进行分类,而且以五脏为纲对疾病进行辨证。杨士瀛还将五脏辨证法用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如《仁斋直指方论·五脏病证虚实论》曰:“心病而直视、面黧,肝病而舌卷、囊缩,肾病而腰折、骨枯,肺病而毛焦、气出,脾病而脐突、唇反,此则五脏之气绝也。绝者无复生之理。”
综上可见,杨士瀛重视五脏,对五脏功能从五脏相关角度有独到见解,对临床各科疾病以五脏为纲进行认识,以五脏为纲分类辨证,独具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1] 王国为,徐世杰.杨士瀛五脏相关理论浅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9):936-938.
[2]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17.
[3] 王国为.基于《仁斋直指方论》的杨士瀛学术思想研究[D].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