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智能观刍议❋
2014-01-25王克勤杨秋莉
李 黎,王克勤,杨秋莉△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2.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 150036)
智能是指智与能即智力与能力而言,因二者关系非常密切,故常统称为智能。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认为“知而获智”,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可以认为,智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认知和掌握,所以可将智能纳入到认知的范畴,并作为“心神认知论”的一部分,丰富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1]。
1 智能的概念
“智能”是中国固有的词汇。王充《论衡·实如》曾用其概括一类人为“智能之士”:“智能之士,不学不成。”《辞源》释“智能”义为“智谋和才能”,《古今汉语词典》释为“智慧和能力”。智能是“智”(智力、智慧)和“能”(能力)的简称,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智”和“能”是既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1.1 智
智指智力和智慧。智力,《辞源》释之为“智谋,材能。”《心理学词典》[2]解释为:“人们在获得知识(学习)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具有的心理特性。”目前大都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智慧,《辞源》释之为“聪明、才智”;佛学是指破除迷惑证实真理的识力,即梵语“般若”。在古汉语中,“智力”与“智慧”的内涵大致相同,因此基本上可视作同义词,简称为“智”。
1.2 能
能即指能力而言。《古今汉语词典》释之为:“能胜任某项工作的才力或条件。”《心理学词典》解释为:“指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并认为“往往和智力同义”。《灵枢·本神》所说“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实际上就是指在反复思虑、周密思考之后正确地去处理事物的能力。
1.3 智和能的关系
古人大都认为智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荀子·正名》曰:“知有所合谓之智”,“能有所和谓之能”。《淮南子·主术训》所说的“智欲员”“能欲多”,即将“智”纳入认知范畴,将“能”纳入行为范畴。王充的《论衡·定贤》说:“夫贤者,才能未必高也心明,智力未必多而举是。”指出多智未必多能,多能未必多智,显然是把智和能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古代先贤在看到智和能区别的同时,也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与能互为基础、互为条件,因而能互相促进、密切合作。正如王夫之所言:“乃能然者,必繇于知其然”,“知能相因,不知则亦不能矣”(《读四书大全说·中庸注》)。“废其能,则知非其知,而知亦废”,“知能同功而成徳业”(《周易外传·系辞上传》)。因为“智”源于“知”,故此处“知”通于“智”。正因智和能二者密切联系,所以又常将二者结合起来称为“智能”,或简称为“智。”
2 智能的形成
关于智能的形成,根据高觉敷的《中国心理学史》[3],可将各家观点概括为“先天基础论”、“后天发展论”及“先后天结合论”。
2.1 先天基础论
这一思想源自于孟子的“良知良能”说。《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对此,不能绝对地按唯心主义先验论批判,其实孟子提出了人具有先天智能“潜能”,即“智之端”的问题。人的“才质”即先天素质,是智与能赖以发展的共同基础,因此王充称“智”为“才智”,“能”为“才能”,而刘劭更明确指出“明待质而行”(《人物志·材理》),“能出于材”(《人物志·材能》)。
2.2 后天发展论
这一思想首倡于孔子的“学知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学不厌,智也”(《孟子·公孙丑上》)、“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荀子·法行》)、“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论衡·实知》)等,分别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后天学习对智能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增长知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积累经验,日积月累则可形成智能,故又有“知而获智”之说。“智”上为“知”,下为“日”,从“智”这一字的结构就可看出,知识的逐日增长和积累就可变成“智”这一含义。正如墨子所云:“知(智)也者,所以知也。”
2.3 先后天结合论
这一思想最早在《荀子·正名》中得到充分体现:“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王安石则用“受之天”与“受之人”(《临川集·伤仲永》)及“得乎天”与“得乎人”(《临川集·节度推官陈君墓志铭》)来说明智能形成的先后天因素。“得乎天者”虽具有“聪明辨智敏给之才”,但“人之才,未尝不自人主陶冶而成之者也”。王夫之提出了智能发展的“竭天论”,也认为智能的发展取决于先后天两个因素,而先天因素具有“可竭”性,但通过后天努力可使智能获得发展提高。《读四书大全说·中庸》:“人之有知有能也,皆心固有之知能,得学而适遇者也。”也就是说,智能是在先天“心固有”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适当的境遇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3 《内经》中的智能观
《内经》智能观强调的是“知而获智”,且注重实践的检验。《灵枢·本神》在有关认知过程的论述中最后指出“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不仅说明“智”是在“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也强调了“处物”是检验“智”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是真正的“智”。因此,只有对事物的认识符合客观规律者,才称得上“智者”,“智能”即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力和适应或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这也正是荀子“知有所合谓之智”、“能有所合谓之能”的另一层含义。
《灵枢·五色》曰:“积神在心,以知往今。”正因智和能都是在正确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内经》认为这也属于“心主神明”的范畴。心神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积累,可使人产生“料事如神”的智慧及较强的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们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力,以及掌握客观规律以适应或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有高低不同。《内经》认为,凡知“道”者,皆为“览观杂学”(《素问·示从容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问·著至教论》),且能“法古验今”(《素问·八正神明论》)、“言天应人”(《素问·气交变大论》)。正因为博学多识,且能理论联系实践,因此才能逐渐认识掌握其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具有“慧然独悟”、“俱视独明”等不同于常人较高的认识能力。如张仲景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医圣,就是因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伤寒论序》),“得学而适遇者也”;李时珍虽“幼多羸疾,质成钝椎”,但因“长耽典籍,若啖蔗饴”,“渔猎群书,搜罗百氏”(《本草纲目原序》),且重视实践考察,终成药圣而名居世界科学家之列。这种认识能力的形成,是源于实践的,是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积累的质变,是在“心神”主导下完成的,所以《内经》把这种认识能力也称之谓“神”。
《内经》虽然强调后天习得的“知而获智”对智能的重要意义,但并不排斥先天素质的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内经》所推崇的黄帝,就是一位生来就具有聪明才智的天才,这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内经》的智能观,其实是先后天结合论者,只不过更多地强调后天知识积累的作用。
4 小结
先秦诸子大都认为智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也认识到二者密切相关。关于智能的形成,孟子提出“良知良能”说,认为人具有先天智能的潜质。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则是孔子所倡导的“学而知之”的后天发展论,这一思想得到荀子的继承,并将人生来就有的认识能力叫“知”,这种先天的“知”只有在后天发展并与客观规律吻合时,才能转化成“智”;将人与生俱来的自然资质称为“能”,这种先天的“能”只有在后天发展并与客观实践相符合,才能达到成功的目的,并转化成实际的能力。这一观点实际认为,智能是先天和后天因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这些论述充实了《内经》的智能观,基本形成了中医心理学的智能理论,对现代心理保健、中医养生和情志病治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王克勤.再论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7):497-499.
[2] 林传鼎,陈舒永,张厚粲. 心理学词典[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 高觉敷.中国心理学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