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

2014-01-25张建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副作用胃肠器官

张建华

抗生素是防治感染性疾病不可缺少的药物,抗生素又一把双刃剑,应用不当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由于老年人组织器官机能退化、适应能力差,新陈代谢缓慢、抵抗力下降,所以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多。为了老年人用药安全,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这一问题作结如下,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

1 老年人生理特点

随着年龄增长,当年龄超过65岁,身体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退化。结构与机能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机体结构成分构成比例发生变化,构成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其合成与代谢能力下降,细胞内液量减少,部分细胞凋亡,出现器官萎缩。②机体机能减退,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细胞核糖体的合成功能、中枢及周围神经组织功能、内分泌器官功能、肝肾代谢、排泄功能及肝脏解毒功能、循环系统功能等减退,因此老年人难以承担重负荷或应付意外事件。

2 老年人药动学特点

2.1 药物的吸收 老年人胃肠黏膜萎缩,胃壁细胞数量减少或分泌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肠蠕动功能减弱,胃肠血流量减少。老年人的结构、机能变化虽然影响药物的吸收,但对大多数药物吸收速率、吸收量影响不大,只有对需要在胃的酸性环境水解而生效的前体药物影响较大。老年人组织机构局部血循环较差,这使肌肉及皮下注射药物吸收速度和比率有所减低[1]。

2.2 分布 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因素较多,主要有循环血流量、机体的成分构成、体液的pH值、血浆蛋白的量等。心排血量在30岁以后每年递减l%,但这一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不居重要地位。不同年龄体液pH值差别微小,不致影响药物的分布。老年人血浆蛋白有所降低,易致毒性。

2.3 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和解毒主要器官,老年人肝脏的重量比青壮年减轻15%,代谢和解毒能力明显降低[2],容易受到药物损害,同时机体的自身免疫和调节功能也降低,因而也影响药物代谢。

2.4 排泄 肾脏是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老年人的肾血流量明显降低,功能性肾小球数量减少,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减退,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与重吸收功能明显降低,药物的排泄率降低,致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3 老年人抗生素的应用

3.1 一般原则 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与青状年基本相同,但必须牢记如下几点:对老人的感染必须高度谨惕,特别是最近有认知与功能改变的表现。查找感染源,选用恰当的培养方法分离致病菌。如病原菌不明,应开始使用经验治疗。一旦怀疑细菌性败血症,就应立即使用抗生素。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应谨慎,并应根据个体患者调整剂量。考虑药物间互相作用,严密观察副作用。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其他微生物学资料调整抗生素。

3.2 注意肝、肾毒性 老年人具有免疫功能降低及组织器官功能退化的生理功能特点,应用抗生素时应避免肝肾损伤,使用时必须尽量减少用量[3],必要时监测肌酐清除率。肝损害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氨苄西林酯化物、两性霉素B、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氟康唑等,使用时随时监测肝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剂量或更换为肾排泄的抗感染药物。肾损害药物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甲硝唑等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头孢噻啶、呋喃妥因。

3.4 应密切观察副作用 老年人因生理特点及药动学特点,使用抗生素时易产生副作用,且其临床表现不特异,往往被忽视,如听力下降、耳聋、耳鸣、失眠、头晕等,临床上应仔细观察副作用,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5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老年患者往往病情复杂,治疗很少单一用药,多种药物治疗时较多,多种药物应用时应掌握药物互相作用,避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疗效和加重副作用。

[1]牛国友,王余璐.老年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5):33.

[2]孙忠实.药物代谢与合理用药.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60.

[3]王昆,王瑾,王珊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重症肺炎的降阶梯治疗疗效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805-807.

猜你喜欢

副作用胃肠器官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类器官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ORGANIZED GIVING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药物副作用,到底怎么解?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