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2014-01-25思丽春陶湘宁
思丽春 陶湘宁
(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职工医院,宁夏 银川 750026)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思丽春 陶湘宁
(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职工医院,宁夏 银川 750026)
老年人;糖尿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要想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单靠药物是不能达到的,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因患者对疾病经过的认识对此病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如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眼、肾、心、脑血管的损害和感染等并发症,并导致残疾和过早死亡,而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建立健康行为,积极配合治疗,就可防止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为此,国际著名糖尿病教育Assal教授提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质量的治疗取决于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2]。
1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社会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在社会、工作、家庭中承担着多种角色和多种压力,加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3]。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导致其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是防治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举措[4]。
1.1 提高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健康宣教的水平
由于基层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接受正规专业培训较少,又缺乏有效经费及宣教工具和资料等,因此目前仍存在对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不够深入,教育方式单一问题,这方面仍需加强对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水平的培训及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选择与患者需要相关的教育内容,让患者多实践、多体验,教会患者自我护理动手操作的技能。让患者及家属完全了解病情,指导患者控制饮食及根据病情随时抽血查血糖、尿素氮、电解质、血常规等,向其讲解药物的效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医学知识,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危害和治疗方法等。
1.2 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糖尿病患者往往只关心自己血糖的变化,不了解糖尿病会带来很多并发症,因此,要让其充分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识和掌握处理低血糖、糖尿病并发症的知识,教会患者及家属认真观察药物的作用,向其讲解血糖自我监测方法和意义,由医师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病情监测还包括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血尿酸、神经、血管、肝肾功能能等[5]。讲解低血糖的原因、主要表现、处理方法,如出现头晕、出汗、乏力时应立即进食或饮糖水,绝对不可强行忍耐。要使患者清楚地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只要血糖控制稳定,并发症就可以慢发生或不发生,所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应避免一切诱发因素的发生,如感染、外伤、饮食不当、胰岛素剂量不足等。口服降糖药时应在医师指导下正确服用,不可擅自改药、停药。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尤其对作用强而持久的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所以不能忽视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使用胰岛素治疗时,用量要随具体情况而定,定时、定量注射。患者必须知道自己所用的胰岛素种类、名称、剂量、给药次数、时间及方法。要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损伤,特别是口腔、会阴、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洗脚,避免足部摩擦伤,避免搔抓。穿宽松柔软透气的衣服,合脚舒适的鞋袜。如皮肤有损伤,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6]。
1.3 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因糖尿病人群以年龄大者居多,因此要做好糖尿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应放在老年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心脑及其他器官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会处处感到力不从心。患糖尿病后,由于相关知识缺乏,以及自身生理变化引起的各项生理功能减退,如感觉迟钝、行动缓慢、反应差、记忆障碍、健忘及生活习惯改变等,对自身发生的病变不是很敏感。因此,在开展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时应因人而异,要对患者耐心、细致,反复讲解,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给予有效的健康宣教,我们通过健康大讲堂方式,采取中间多提问,有奖问答,答对有礼品方式,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互动,收到了较好效果,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的要求,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工作的认可及满意度。
2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2.1 糖尿病心理教育
社会和心理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病程长,反复入院,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引起血糖升高。对此医务人员要潜心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热情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并给予充分关心与理解,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患者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取得家属配合,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
2.2 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成功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合理平衡和协调食物,以达到血糖的理想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首先以清素为主,适量淀粉,加以豆类、瘦肉、蛋类等,禁食刺激食品及烟酒,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尤其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及钠、钾等元素。禁止食用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及牛奶中的乳糖等,但低血糖患者例外。可进食粗粮、蔬菜、豆油、花生油。每天摄入与消耗的热量、三大营养素物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要平衡;摄入三大营养素比例是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不超过15%,脂肪约30%。日食物量可按1/5、2/5、2/5或各1/3分配,限制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烹调用植物油,严格限制各类甜食。
2.3 运动指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最好行有氧运动,运动不少于30 min,在餐后60~90 min为宜,循序渐进,保持中等负荷的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微汗、轻松愉快、食欲良好、感到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消失,次日精力充沛,仍有运动愿望为好。运动能增强脂肪细胞中酶的活性,加速脂肪的分解,促进多余脂肪的分解,控制肥胖,使血脂降低。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使血糖下降。
3 医疗对策
糖尿病一旦明确诊断,须终身治疗。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合理饮食有利于维持标准体质量,控制高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发现血糖控制不良主要与患者缺乏相关的糖尿病知识,饮食控制不理想及不规则用药有关。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了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及时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目的、意义及营养学知识,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身高制定一份饮食计划(包括每日摄取的总热量,各种营养素的比例情况,常用食物的大致热量)及每日所需的总热量,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三餐合理搭配,补充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以保证饮食平衡。禁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对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糖尿病的现代综合治疗是健康教育、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自我监测等的有机结合,对避免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群体也在迅速扩大,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加大对基层社区医务人员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大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投入,丰富社区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才能更有效的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1] 张杰.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9,7(1):60.
[2] 蒋晓华.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08,14(11):1290.
[3] 王奕.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探析及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10,8(10):1290.
[4] 刘文东.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2005,3 (2):137.
[5] 鲁艳红.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 7162.
[6] 余丽芳.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03.
R473.5
A
1671-8194(2014)23-03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