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分析
2014-01-25秦鸥
秦 鸥
(南阳南石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分析
秦 鸥
(南阳南石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我院收治的36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2例患者中,352例均顺利度过脑水肿急性期,肢体运动、语言等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出院后护理满意度回访,301例评价满意,42例评价良好,9例评价一般,6例死亡,其中合并冠心病的有4例,合并脑梗死后脑出血2例,放弃治疗4例。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可促进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脑梗死;糖尿病;护理分析
糖尿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占脑血管疾病总患病率的15.3%,其中又以缺血性病变为主[1],脑梗死的死亡者中,合并糖尿病史患者比非糖尿病者多2倍多,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常合并有全身多个器官的病变。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6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治愈率为97.23%,取得满意效果,现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362例,其中男154例,女208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58.9岁,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2,3]。其中,共19例患者在入院后初步诊断为2型糖尿病,11例患者在入院时出现高渗性酮症酸中毒。362例患者中,53例患者糖尿病病程0~5年,137例患者病程5~10年,>10年者82例。合并有高血压者175例,冠心病者99例。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首先,做好心理护理。其次,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为标准,对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进行评估,并及时告知医师,与医师的治疗方案相结合,进行相应的护理调整。交接班时认真观察瞳孔大小、形状及对光反射;患者呼吸节律和频率变化,同时做好记录,交代下一班值班人员注意事项。最后还要注意患者的皮肤完整性、避免褥疮形成。尿量及排尿情况。
1.2.2 药物治疗中的护理措施
①脱水剂应用:根据患者脑水肿情况合理使用脱水剂时,应对皮下注射部位的渗液情况加以预防。由于甘露醇为高渗性溶液,一旦渗漏,易引起局部皮肤出现缺血坏死、溃烂,同时由于患者合并有糖尿病,伤口不易愈合,加重患者感染的概率和痛苦,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同时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需严密观察血压波动,如血压在超过18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应该采用降压治疗,避免发生高血压危象。降血压的过程要缓慢平稳,血压降的太低会加重脑梗死面积,脑组织血流灌注不足。②血糖检测及护理:a.根据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为6.9~11.2 mmol/L的患者按清晨7:00,加三餐后半小时给予每天4次监测血糖;血糖为11.2 mmol/L以上患者天按三餐前后及凌晨3:00给予测血糖,对于血糖高的患者处理后随时加测血糖次数。b.严格做好血糖记录,按时、准确遵医嘱皮下注射胰岛素。脑梗死患者的应激状态会导致血糖增高,患者合并糖尿病时,会使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增加;运用胰岛素的过程中血糖波动较大,易出现低血糖,又因为脑组织对血糖浓度的改变又非常敏感,从而增加脑梗死病灶的再发,这样就恶性循环,为了避免此恶性循环的发生,护士要增加巡视次数,警惕低血糖症状发生。本组患者中13例患者出现大汗、心慌,护士及时发现后检测周围末梢血糖为低血糖,通知医师紧急处理后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发生。最后对于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需要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同时观察心功能,随时调节输液速度。还要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血压,记录出入液量等。③溶栓护理:由于溶栓的时间窗为发病后6 h内执行,主要原则是越早溶栓,效果越佳,所以护士应根据医嘱,对输液速度进行及时调节,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肌力、神志等变化,以判断效果。溶栓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出血,一旦出现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等颅内出血症状时,应立即告知医师,皮肤黏膜有出血时应立即处理,减少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④控制感染: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由于有肢体瘫痪,长期卧床,容易形成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此类长期并发症的护理是预防的关键,每天需要定时的翻身拍背、局部皮肤按摩,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发生。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需要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尿道口及会阴部,减少泌尿系感染的机会。保持大便通畅但对于腹泻的患者需要晶体长期应用抗生素而引起二重感染;对于昏迷的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避免误吸引起肺部感染;对于双眼闭合受限患者,用红霉素眼膏涂抹角膜,防止角膜溃疡、预防感染。注意糖尿病更增加了患者皮肤、肺部及尿路感染发生的概率而引起发热;对于患者梗死灶位于下丘脑,易引起中枢性发热。所以患者发热区分发热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如患者出现体温过低、四肢厥冷、全身发绀、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应及时通知医师抢救。⑤尿量观察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尿量、颜色和性质,尿液中出现絮状沉淀时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培养或检测尿蛋白;脱水过多时应根据24 h尿量补充水电解质。再就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通常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变化(脑心综合征)若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发绀、肺部湿啰音等心力衰竭症状时要及时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通过尿量还可以评价用药的效果。
1.2.3 康复护理
对于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72 h后即可进行心理康复、健康教育、语言训练、肢体康复等治疗[4]。恢复期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5]。肢体康复训练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协助患者翻身能刺激反应与活动[6];床上运动训练可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功能训练,根据病情决定每日锻炼次数和每次康复锻炼时间,康复锻炼一般在病情恢复6个月后基本定型,所以康复锻炼应该早起坚持,效果良好。
2 结 果
362例患者中,352例均顺利度过脑水肿急性期,肢体运动、语言等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出院后护理满意度回访,301例评价满意,42例评价良好,9例评价一般,6例死亡,其中合并冠心病的有4例,合并脑梗死后脑出血2例,放弃治疗4例。
3 讨 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来说,糖尿病与脑梗死互相影响,在治疗时应加以注意,护理质量对于患者对康复也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在常规护理中,心理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其心理舒适度,配合并接受治疗。对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与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其次,药物治疗中的相应护理措施能够针对性的对每种药物可能出现对不良反应进行预防或及时处理。最后,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可使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顺利度过脑水肿急性期,肢体运动、语言等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促进其早日康复,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1] 饶明俐,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8.
[2] 陈灏珠,李宗明.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6.
[3] 饶明俐,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8.
[4] 叶任高,陆再.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7.
[5] 张玉珍,苏迅.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模式探讨[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4,20(1):18.
[6] Nomura K,Hamamoto Y,Takahara S,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 in Japanese Subjects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10, 33(1):168-170.
R473.5;R473.74
B
1671-8194(2014)23-0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