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美克尔憩室21例治疗思路研究
2014-01-25余晓霞陆增祥谢泽翌
余晓霞 李 永 陆增祥 谢泽翌
(云南省曲靖市妇幼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小儿美克尔憩室21例治疗思路研究
余晓霞 李 永 陆增祥 谢泽翌
(云南省曲靖市妇幼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目的探究小儿美克尔憩室临床特征和治疗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拾的21例小儿美克尔憩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诊疗特点。结果小而美科尔憩室没有典型的临床表征,患儿通常有急腹症表现。21例患儿中有16例为诊治阑尾炎是发现,有3例为消化道出血检查时发现,有2例为长期反复腹痛发作检查发现。手术以及病理检查发现17例患儿有异位组织,其中12例为异位胃黏膜,5例为异位胰腺迷生。憩室内部均有小肠黏膜,可见不同程度炎症、出血、溃疡症状。所有患儿均行美克尔憩室全部切除术,其中楔状切除术9例,憩室加肠切除术8例,楔形切除吻合术4例。手术时间为37~97 min,平均时间为(61.25 ±13.70)min。所有患儿治疗后均痊愈。21例患者在24 h内恢复肠功能14例,在36 h内恢复肠功能19例,48 h内恢复肠功能21例。结论小儿美克尔憩室典型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断难度大,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治疗方案以手术为主。
小儿美克尔憩室;诊断;急腹症
小儿美科尔憩室(Meckel diverticulum)是儿科较为常见的胃肠道畸形病症,临床资料显示,该病的发病率达到2.0%[1],并且多伴有合并症。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患儿进行诊治,将会引发出血、炎性反应和消化道穿孔症状,甚至威胁患儿生命安全。该病常因阑尾炎等急腹症并发而发现,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使该病的正确诊断率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21例美克尔憩室患儿临床资料,以期为探寻该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思路提供辅助,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21例小儿美克尔憩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儿中男性13例,年龄范围为13 d~15岁,平均年龄为(5.14±1.66)岁,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36 d~13岁,平均年龄为(4.48±1.87)岁。患儿入院就诊原因为:3例(14.29%)患儿因急性消化道出血(便血)入院诊治,16例(76.19%)患儿为治疗阑尾炎时发现憩室,2例(9.52%)患儿为长期腹痛频发伴有果酱样便入院检查发现。
1.2 一般方法
21例患儿均行美克尔憩室全部切除术,其中楔状切除术9例(42.86%),憩室加肠切除术8例(38.10%),楔形切除吻合术4例(19.05%)。
2 结 果
所有患儿经手术和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小儿美克尔憩室,发现17例患儿有异位组织,其中12例为异位胃黏膜,5例为异位胰腺迷生。憩室内部均有小肠黏膜,可见不同程度炎症、出血、溃疡症状。经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为37~97 min,平均时间为(61.25± 13.70)min,随访1年未发现术后并发症。
3 讨 论
美克尔憩室属于先天畸形病症,其发病原因是胚胎时期卵黄遗留物病变[2],如果没有合并症,患者可终生携带憩室而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只有在进行腹部手术或者其他方面的检查是被发现。美克尔憩室在每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在婴幼儿时期更为常见,而一旦发病则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重视对该病症的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措施。
美克尔憩室常见的并发症有小肠梗阻、憩室炎、憩室穿孔以及憩室溃疡出血等,患者并发症的患儿通常不表现出美克尔憩室特异症状,因此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本次研究中21例患儿中有16例为治疗阑尾炎时发现,3例为消化道出血检查时发现,有2例为长期反复腹痛发作检查发现,患儿均表现为消化外道疾病或者急腹症症状。
为了提升小儿美克尔憩室的诊断质量,相关研究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有学者认为患儿年龄对该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根据多项临床统计资料得到的数据系显示,小儿肠套叠通常发生在1岁以内,而憩室合并肠套叠的重要发病年龄为1.6岁,合并肠梗阻的重要发病年龄为2.6岁,合并穿孔的年龄为4.8岁,这些都为临床上鉴别小儿美克尔憩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既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克尔憩室结构和为发生病变的正常肠管相似,但是憩室肌层相对较薄,多数患者憩室内能见胃黏膜以及胰腺迷走组织。导致憩室出现溃疡的主要原因是胃黏膜能够分泌大量的盐酸和胃蛋白酶,这些物质作用于憩室结构和正常肠管能够引发急腹症临床表现如胃肠出血、穿孔和长期腹痛等。较少数的美克尔憩室患儿能够并发两种以上的异位组织,并且胃黏膜通常呈现岛状存在,面积较大,胰腺组织则附着于憩室尖端,手术中可见黄白色颗粒状物,这种胰腺异位组织是引发憩室炎的重要因素。临床资料显示具有异位组织的美克尔憩室比例为50%[3],本次研究中手术证实17例患儿存在异位组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呈现并发症的小儿美克尔憩室异位组织发生率高,而在无症状的美克尔憩室患者中,异位组织的发发生率仅为5%,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
在实际的操作中要切实加强病理检查的针对性,如患儿出现肠梗阻症状时,可以进行钡餐灌肠处理,如果排除肠梗阻病症,则要考虑美克尔憩室发生的可能性。如果患儿出现不明原因便血且无明显的腹痛症状,则要充分考虑是否出现美克尔憩室溃疡。总体来讲,临床诊断要特别重视对小儿右下腹疼痛、便血等症状的诊断,并将其与美克尔憩室的发生特点进行认真的比对,必要时进行专项检查,以及时准确地对患儿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对于确诊为小儿美克尔憩室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形成了单纯憩室切除术、局部肠管切除术等治疗方式。本次研究运用憩室全切除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无死亡病例,患儿肠功能均在48 h内恢复。
综合来讲,小儿美克尔憩室是一种能够引发婴幼儿急重症状的消化道疾病,期临床表征不具有特异性,在诊治时要切实加强该类病症特征的整合,患儿有疑似症状则应立即予以全面检查,并运用合理的治疗方式排除憩室可能造成的危害。
[1] 张翠媛,叶敏.小儿美克尔憩室16例诊治体会[J].广东医学,2000, 21(6):476-477.
[2] 王林燕,蔡嘉斌,陈益,等.小儿梅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及外壳治疗[J].医学前沿,2013,9(25):139-140.
[3] 郭俊斌,李昭铸.以急腹症为表现的小儿梅克尔憩室[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5):526-527.
R656.1
B
1671-8194(2014)23-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