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2014-01-24沈忠萍
沈忠萍
(云南省鲁甸县人民医院外一科,云南 昭通 657100)
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沈忠萍
(云南省鲁甸县人民医院外一科,云南 昭通 657100)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118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总结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经验。结果114例痊愈,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2例出现休克,1例出现继发感染,经积极治疗和护理,达到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正确的观察病情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对保障患者的有效治疗、降低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腹症;观察;护理
外科急腹症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等特点,需要紧急处理或手术治疗。一旦观察不及时延误诊断,治疗护理方法不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1]。因此,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协助医师作出正确判断、及时正确的处理、进行科学的护理是防止病情恶化、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我科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118例患者,经过精心细致的观察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18例,男68例,女50例,年龄4~79岁,平均38岁,其中急性阑尾炎68例、肠梗阻14例、肾绞痛10例、胆绞痛1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7例、急性胰腺炎5例、重症胆管炎2例,手术治疗90例,非手术治疗28例。
2 密切观察判断病情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
准确收集病史,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准确记录出入量,综合分析病情的严重程度。如寒战高热反复发作,常是菌血症的特征,多在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时出现;寒战高热伴黄疸、低血压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表现;如脉搏细速很可能是腹膜炎、肠绞窄或内出血,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是休克的表现,需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并取休克体位,注意保暖。
2.2 腹痛及腹部体征的观察
认真倾听患者主诉,注意观察腹痛的性质、程度、范围,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范围、程度变化及肠鸣音的改变等,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姿势体位;如阑尾炎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疼痛多在剑突下、中上腹部,常突然发生呈刀割样剧痛;绞窄性肠梗阻腹部局限性、不对称性隆起压痛,肠鸣音亢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常是急性胰腺炎表现,同时伴有放射性疼痛则多是胆绞痛、肾绞痛等;持续性腹部剧痛伴腹肌紧张或呈板状为急性腹膜炎表现,提示病情严重,但小儿、老年人对疼痛定位不明确,有时已形成腹膜炎,病情已经很严重,便腹部体征仍不明显,因此护士观察病情要认真仔细,不要放过任何细微的变化。
2.3 皮肤黏膜的观察
皮肤、巩膜出现黄染提示有胆道梗阻,黄疸越深说明梗阻越重;严重急性胰腺炎可在腰背部、脐部皮肤出现青灰色、粽黄色、紫色瘀斑;皮肤出现苍白、湿冷提示有休克可能,如肝脾破裂出血引起的腹痛等。
2.4 胃肠道症状的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及腹泻情况,仔细观察发生的次数、颜色、性质和量,恶心呕吐明显时,可考虑急性胰腺炎、高位肠梗阻等,若伴腹胀、停排气便则是肠梗阻症状,发生呕吐同时伴便血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动脉栓塞可能[2]。
3 护 理
3.1 心理护理
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同情心,态度和蔼,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关心患者,恰当的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和顾虑,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在检查、治疗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避免粗暴,以减少疼痛刺激,有利于患者休息。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3.2 疼痛护理
对诊断明确的单纯胆绞痛、肾绞痛可给予解痉剂和镇痛剂,对已决定手术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痛剂以减轻其痛苦。凡诊断不明确者严格执行禁食、禁用止痛剂、禁服泻药、禁止灌肠以免掩盖病情,影响观察。
3.3 胃肠减压
根据病情大多需禁食、胃肠减压可减轻胃肠道积气积液,缓解肠道梗阻,对胃肠道穿孔者可减少消化液继续进入腹腔,减轻腹腔污染。要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准确记录出入量,给予输液以补充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3.4 做好术前准备
外科急腹症患者多数需要手术治疗,积极协助做好术前各项辅助检查、配血等,收集各项检查报告单,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一旦决定手术,迅速备皮、更衣,按医嘱术前用药,充分做好急诊手术的一切准备工作。
3.5 术后护理
急腹症患者手术都是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术后较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需高度重视术后护理。①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患者手术完毕回病房后,妥善安置,立即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尤其是病情危重、手术复杂、血压不稳定、心电监护者应严密观察,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处理。②引流管的护理:部分患者术后带有多种管道,如氧气管、胃管、导尿管、腹腔引流管等,应保持各种引流管在位通畅,做好标识,妥善固定。观察并记录各种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③预防感染及并发症:患者术后血压平稳,病情稳定协助其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引流,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排痰,预防肺部感染;病情允许尽量早期下床活动,以便尽早恢复肠蠕动,防止肠粘连。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舒适,防止发生压疮。
4 讨 论
外科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能否准确及时的发现病情变化,尽早采取有效措施,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关系到患者的安危。总之,在工作中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具备实际工作能力,才能系统、正确地观察、分析、记录病情;动态、及时地观察病情,重视各个护理环节,采取积极到位的护理措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1.
[2] 刘惠玲.对外科急腹症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护理,2008,5(2): 179-18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3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