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
2014-01-24通讯作者
李 巍 通讯作者:谭 洛
(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2642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笔者近年来采用电针配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26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70岁;单侧22例,双侧38例;病程最短1d,最长18年。
治疗方法
电针取穴:以疼痛局部取穴为主加以辨证配穴和循经远端取穴。局部取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鹤顶、阿是穴。辨证配穴:风邪偏重者配膈俞;寒邪偏重者配膝阳关、肾俞、关元;湿偏重者配阴陵泉、足三里、丰隆;热邪偏重者配大椎、曲池;肝肾不足者配太溪、三阴交、曲泉、肝俞、肾俞;另外可根据疼痛部位循经远端取穴。
热敏灸取穴:以膝关节周围疼痛局部为主。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腘窝处垫起约8~9cm,微曲,常规消毒,用华佗牌0.32×75mm毫针,自犊鼻进针向膝髌骨内上缘方向透刺,进针40~50mm深;又自内膝眼进针向膝髌骨外上缘方向透刺,进针40~50mm深,两穴得气后施以提插或捻转手法,有酸胀感传到膝关节深部为度。其余穴位用华佗牌0.30×40mm毫针针刺,得气后施以提插或捻转手法,依据辨证施以补泻手法,奇穴、阿是穴施以“短刺”或“输刺”刺法。“短刺”刺法,即进针由浅入深,边摇动针柄边逐步深入,深刺至骨部,在骨膜处做上下捣动,如摩刮骨状。“输刺”法即直刺进针深入至骨法,用之以疏通经络气血,加强局部针感,针感均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次梁丘、鹤顶接长城牌KWD-8088Ⅱ全能脉冲电治疗仪,采用连续波,频率20Hz,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起针后施灸。施灸时首先检测热敏化腧穴。保持环境安静,患者选取仰卧位,取2支特质精艾绒艾条,规格22mm×120mm(江西省中医院生产,材料为二级精艾绒),点燃艾条,在患者膝关节的病痛处(阿是穴)及其经穴(内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阴陵泉等)附近部位皮肤表面3cm左右高度手持调控施行温和灸。医者需以手感掌握患者的皮肤温度(患者以感温热但无灼痛为度),随时弹去艾灰,防止灼伤皮肤或烧坏衣物。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发生透热(艾热顺表面皮肤直接向膝关节深处灌注),或传热(从施灸点开始循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或扩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四周片状扩散)和非热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感觉时,即发生腧穴热敏化现象,此点即为热敏化腧穴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热敏化腧穴被查出,选择2~3个最敏感的穴位予以灸疗。灸量:对热敏点完成一次治疗剂量的施灸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从数分钟到1h不等,以热敏灸感觉消失为一次施灸剂量。
治疗结果
治愈:膝关节无疼痛、关节周围无压痛,关节无肿胀,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关节活动时摩擦音消失,X线检查有明显改善,计40例,占66.7%;好转:膝关节稍疼痛,关节周围轻压痛,肿胀基本消失,活动度明显改善,关节活动时摩擦音偶见,X线检查关节间隙轻度模糊增生,计16例,占26.7%;无效:膝关节疼痛、关节周围肿胀、压痛,关节活动度均无明显变化,X线检查膝关节间隙变窄,计4例,占6.7%。总有效率93.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8岁。右膝关节疼痛6个月。曾经多次进行外贴膏药、局部封闭、内服中西药物治疗,疼痛时轻时重。2013年2月就诊。刻诊:右侧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行走不便,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关节有弹响和摩擦音,下蹲功能受限。查体:双侧膝关节无肿胀,浮髌试验、抽屉试验均阴性。右侧胫骨内侧髁处压痛明显,外膝眼及髌骨后面外侧压痛明显,膝关节屈伸及旋转受限,在伸屈膝关节时有明显摩擦感。X线片示:右髌骨后上角骨质增生,胫骨平台骨赘形成,胫骨髁间隆起变尖。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肝肾不足。即按上法取穴治疗,3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又治疗10次后疼痛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自如,继续治疗3次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无复发。
体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等范畴,多因老年体弱、肝肾不足、筋脉失养或久卧湿地,感受湿邪,浸于骨节,阻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本研究中所用的电针配合热敏灸治疗KOA,以疼痛局部取穴为主加以辨证配穴和循经远端取穴,并施以一定的针刺、热敏灸手法而获效。选用血海、梁丘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且脾主肌肉,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两穴可鼓舞气血,提高股四头肌的肌力,从而达到治疗膝关节的目的;犊鼻居膝部,具有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之功,刺入关节腔,借灸之力,有穿筋达骨、气至病所之效;阳陵泉舒筋通络,滑利关节;取膝关节局部阿是穴,“以痛为腧”,可发挥针刺的近治作用,通络止痛;内膝眼是KOA最常见的压痛点,针刺此穴可促进机体释放内源性吗啡等镇痛物质,提高痛阈;鹤顶位于髌骨之上,刺之能疏通膝关节气血而通利关节。诸穴相配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在强筋壮骨、养血柔筋之基础上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使膝关节气血流通,疼痛得以缓解,功能得以改善。“短刺”“输刺”手法,加强了局部针感,疏通了经络气血。《灵枢·官针》所谓“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均说明了针刺方法,又点明了治疗作用。同时本研究选用位于股四头肌上的梁丘、鹤顶结合电针治疗,对股四头肌有明显的刺激收缩作用,且机体不易产生适应,类似于电体操训练,有助于提高股四头肌肌力,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起针后用纯艾条在膝关节周围疼痛局部寻找热敏点施以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称“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该法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采用点燃的艾条悬灸热敏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得饱和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1]。热敏灸遵循“气至而有效”的理论[2],在临床实践中可个体化、动态地激发腧穴经络感传现象,实现穴位“小刺激大反应”的治疗目的。热敏化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最佳刺激为艾灸热刺激。许多研究表明[3],热敏在多种痛症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该疗法温通经络、益气固表,可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增强人体免疫力。
KOA患者常因关节疼痛畏惧活动,进一步引起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并行成恶性循环。电针配合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临床疗效显著。两法合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标本同治之功效,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两者相辅相成,增强疗效,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1]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 .热敏灸实用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14.
[2]陈日新,康明非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J].中国针灸,2008,28(1):44-46.
[3]田宁 .热敏灸疗法在痛症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