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针技术的学术源流※
2014-01-24关芳
关 芳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太原030024)
在中国医学史上,针灸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古代医家根据疾病治疗上的需要,创制了“九针”。九针详细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在许多篇章中,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九针。从历史的发展看,九针只是代表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它是长期临床实践与当时的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出自一人一时一书,《黄帝内经》仅对此做了总结[1]。
《黄帝内经》中九针的名称比较统一,即《灵枢·九针十二原》之“鑱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这种称谓多是根据外形和作用特点而定。在《灵枢·九针论》和《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篇章中有对九针的外形特点和临床应用的详细论述。《黄帝内经》认为选取合适的针具是临床获效的关键,其认为人体身形疾病与天地四时阴阳相关,不同形式的针具又与此相应。临床应根据天地四时阴阳及不同的身形疾病,选择不同的针具,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如《素问·针解》篇有:“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灵枢·官针》云:“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起不泻,支大为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泻泄,亦复为败。”“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鑱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圆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痛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之鍉针于井荣分输。病大脓者,取之于铍针。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这就是说,人体是由皮、肉、筋、脉等组织所构成的,这些部位所发生的疾病,因病的部位不同,疾病也不一样,那就应该有相应的治疗方法。选用不同形状的针具,便是为了适应不同疾病的治疗。不仅如此,在许多具体的治疗当中,同样体现辨证施治的思想。古代医家治病,需根据不同病人的体质、病情、病位而采用不同的刺法。如《灵枢·官针》记载治疗“肌痹”,用“合谷刺”,其刺法是“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治疗“筋痹”,用“关刺”,其刺法是“直刺左右尽筋上”主要刺在四肢关节附近;治疗“骨痹”,用“输刺”和“短刺”,前者刺法是“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后者是“稍摇而深人,针至骨所,以上下摩骨也”。总之,古代医家非常重视针具的外形特点所产生的作用,并认为选取合适的针具是获取临床疗效的关键,只有将各种针具不同的作用特点牢记在心,才可能在临床选用上得心应手。如果针具选取不当,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对机体造成伤害。
古代医家创制的“九针”,在使用上是“各有所宜”的,是从临床实际需要来选用的。如《灵枢·官针》篇所载“五刺”“九刺”“十二刺”等刺法,在应用上都有极为鲜明的针对性,即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来采用相应的针具和刺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九针”已不能适应当前医疗的需要,更何况现代的疾病种类、疾病的性质、病情的复杂程度远不能与古时相比。因此,仅靠某一种针具,自然难以解决众多复杂的病证。为适应临床医疗的实际需要,研制一种新的医疗针具势在必行。新中国成立多年来,针灸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针灸界的同仁苦心钻研,勇于进取,研究创造了许多新的针具和针法。
我国古代针具,几千年以来从“以石为针”的砭石开始,至《黄帝内经》时代的“九针”出现,只有“九针”的记载,亦未见有钩针之名的针具出现。直到20世纪60年代,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原所长师怀堂经过50余年的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在《黄帝内经》九针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潜心研制出的9种针具,包括鑱针、磁圆针、鍉针、锋钩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火针”,它虽源于古九针,但在外形、针法及适应范围等都与古九针有较大的区别[2]。其中锋钩针是新九针重要针具之一,是师怀堂根据古九针之一的锋针(即三棱针)与民间流传的钩针,综合二者之特点,取其所长,融为一体而制成,故名曰锋钩针。锋钩针由不锈钢制成,总体长为14cm,分针柄、针身、针头三部分。针身嵌于针柄中,针头与针身呈45°,为三面有刃锋利的钩尖,钩长约3mm,是一种速效、实用的新型针具。《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灵枢·官针》说:“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锋钩针临床治疗根据不同部位及病情选择使用,既可起刺络放血的锋针作用,又可转动针身,割断皮下一些脂肪及肌纤维,疏通局部之壅滞,二者合一,可达泻热、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松解粘连的功效。这种新型针具应该具备特殊的结构,以期与病灶有更大的接触面,这样才能有利于粘连组织的剥离、松解及镇痛,有利于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使局部的损伤尽快修复,从而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疗效[3]。虽然古“九针”的记载中未见有钩针之名的针具出现,但新九针针具中包括了锋钩针,从历史源流上讲钩针源于“九针”[4]。
根据新九针创立的新九针疗法,特别强调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选用不同的针具,发挥每种针具的特殊作用,达到系统治疗的整体综合调治目的。钩针技术作为新九针疗法之一,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针灸医家的不断创新,相继在新九针之锋钩针基础上出现了杨氏钩针、魏氏巨钩针、李氏刀钩针以及齿钩针等钩针针具,从而丰富了针灸内容,扩大了针灸治疗范围,也提高了针灸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张天生,靳聪妮,关芳,等 .新九针溯源与发展[J].中国针灸,2009,29(7):591-594.
[2]师怀堂 .中医临床新九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2-294.
[3]金明月 .锋钩针的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5,11(9):36.
[4]田建刚,郝重耀 .新九针锋钩针疗法[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6):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