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蜂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01-24刘朋飞袁春颖徐士磊李海燕

中国蜂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兴城养蜂业蜂业

刘朋飞袁春颖徐士磊李海燕*

(1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100093;2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兴城办事处,兴城125100)

辽宁蜂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刘朋飞1袁春颖2徐士磊2李海燕1*

(1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100093;2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兴城办事处,兴城125100)

辽宁养蜂历史悠久,曾为全国蜂业发展做出贡献,但近些年蜂业发展相对滞后。通过查阅文献,深入基层调研,对辽宁蜂业发展现状有了新的了解。辽宁蜂业存在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平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归口管理混乱、老龄化突出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建立健全蜂业组织和保障体系,优化区域布局,利用国内外资源等建议。

养蜂业;辽宁;不均衡;老龄化

辽宁省蜜粉源植物丰富,有着悠久的养蜂历史。全省境内分布着66科、171属、300余种蜜粉源植物[1]。其中主要蜜粉源22种,如农作区的玉米、向日葵、紫花苜蓿、草木樨、荞麦等,山地丘陵地区的刺槐、荆条和果树等。蜜粉源植物从3月初至9月底开花泌蜜吐粉的7个月时间大体分5个花期,为发展养蜂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早在唐宋时期,辽宁府就已经将蜂蜜作为贡品送进朝廷,清朝时期衙门内还设立了专门养蜂采蜜的“蜜丁”。1936年,著名养蜂家马德风在兴城境内采用“进修式”10框中蜂箱,过箱饲养中蜂,取得成功,开创了辽宁省活框饲养中蜂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原辽西省政府在兴城园艺试验场(中国农业科学园果树研究所前身)建立养蜂场,在中蜂标准箱饲养方面取得成功[1]。1954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成辽宁省后,锦州农业技术专科学校开设养蜂课,培养造就了大批养蜂技术人才。1963年辽宁省蜜蜂原种场在宽甸建立,后迁到兴城,主要开展蜂病防治、保种、繁育、引进推广等工作,目前已经累计推广种用蜂王11余万只,改良蜂群11万余群次。

1 辽宁蜂业发展状况

1.1 辽西蜂业产区地位提高,辽东地位弱化

辽宁省养蜂生产一直以东、西部为重点,东部山区以饲养中蜂为主,西部低山区以饲养西蜂为主。但2008年全省中蜂囊状幼虫病爆发,辽宁中蜂产业受到毁灭性打击,全省中蜂规模由4万群下降到不足1万群。2013年,辽宁省蜜蜂饲养总量约35万群,其中西蜂约有34万群,中蜂仅1万群。全省有专业养蜂户2000余户,其中绝大多数饲养西蜂,以小规模定地饲养为主,小转地饲养为辅,大转地放蜂比较少。年生产蜂蜜8000余吨,蜂王浆70余吨,创造经济效益近2亿元。葫芦岛、锦州、朝阳、阜新等辽西地区成为了辽宁省最主要的养蜂生产基地。

1.2 蜂产品加工业和出口贸易有所发展

近些年,辽宁省蜂产品开发和加工有所发展。2013年取得QS认证的蜂产品企业数量达46家,加工制品种类较多,规格品种较齐全,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都有很大提高[1]。养蜂业和蜂产品加工业发展,辽宁蜂产品出口量也不断的增加。据了解,2013年,辽宁省地区共出口蜂蜜1.09万吨,在全国省份位列第五,贸易额达1929万美元。

1.3 蜜蜂授粉事业进一步发展

蜜蜂授粉在辽宁有着较为深厚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辽南地区的大连华侨果树农场,为了给果树授粉饲养3500多群蜜蜂,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养蜂场。近年来,辽宁在果树授粉、保护地蜜蜂授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沈阳的草莓、营口的油桃、大连的樱桃、辽西的苹果和梨在蜜蜂授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农户采用的积极性很高。目前,辽宁省保护地蜜蜂授粉的租蜂价格一般在300元/群左右,大田果树租蜂授粉的价格在100元/群左右。

1.4 蜂业管理部门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养蜂技术水平提高

辽宁是少数几个有省级蜂业管理部门的省份。辽宁省蜜蜂原种场,在2008年辽宁省事业单位改革后,种蜂场由经营性单位变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更名为“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兴城办事处”(以下简称“兴城办事处”),主要职责是中蜂保种、西峰育种、技术推广等服务性工作。改制后,员工在待遇方面得到了保障,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2013年,兴城办事处发起和组织的养蜂技术培训活动共6期,2014年上半年已经先后组织过4期技术培训。由于培训主要针对当期养蜂生产实际情况,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此外,在兴城办事处的带领下,辽宁各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养蜂协会等也不定期地组织技术交流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辽宁养蜂技术水平的提高。

2 辽宁蜂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蜂业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平衡

尽管近些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全国相比,辽宁省蜂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无论是蜂群的数量、质量及产量,与养蜂大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辽宁全省蜂群总量仅35万群,仅占全国蜜蜂饲养总量的4.1%,相对于丰富的养蜂资源仍有相当大的潜力。此外,辽宁省各地养蜂业的发展也极不平衡。辽西地区呈蓬勃发展趋势,而蜜粉源植物也极其丰富的辽东、辽北地区养蜂业却呈下降的趋势,辽南与辽西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2.2 蜜蜂病情较多,尤其是对中蜂病害缺乏有效控制手段

蜂病一直是困扰养蜂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辽宁省蜜蜂病虫害发病呈现上升势头,其中中蜂囊状幼虫病等最为突出,辽宁省中蜂产业由于中蜂囊状幼虫病陷入低谷。2000年以来,辽宁省对中蜂产业发展十分重视,促进了中蜂产业的发展。到2007年,辽宁全省中蜂饲养量一度达到4万群。但2008年全省中蜂囊状幼虫病大规模爆发,中蜂大量死亡,蜂群数量直线下降,目前全省中蜂饲养量仅有约1万群。此外,西蜂病虫害也不容忽视。2014年春季辽西地区爆发了蜜蜂慢性麻痹病、爬蜂病等,对养蜂生产影响极大。

2.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归口管理混乱

目前,全省养蜂专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及高级、中级技术人员屈指可数,而在仅有的蜂业专业人才中真正从事养蜂研究、技术推广服务的又少之又少,这种现状与辽宁省养蜂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2]。此外,辽宁省养蜂业归口管理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地区归畜牧局,有的归农业局,有的归多种经营局,而且很少有专职的专业人员管理,有的管理人员对养蜂知识一窍不通,只限于了解每年的统计数字[2]。

2.4 蜂农技术水平低,老龄化问题突出

大多数蜂农仍是师傅带徒弟,多以传统的、分散的、小规模的饲养方式从事养蜂生产,而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的养蜂业者甚少,他们主要是凭经验进行生产与决策,有很大的盲目性[2]。养蜂队伍老龄化,后继无人十分突出。目前,年龄在50~60岁的蜂农在养蜂中居于主力,40多岁的蜂农就已经是较为年轻的,很少见到二三十岁的养蜂者。

2.5 蜂农蜂产品销售不畅,难以优质优价

由于重饲养、轻防病,重产量、轻质量,重生产、轻销售的倾向普遍存在[2],致使很多蜂农蜂产品销售不畅。蜂农只能低价销售,但为了获取收益,只能降低产品质量,结果导致销售价格进一步降低,如此反复,陷入低水平、低质量的销售陷阱,难以实现优质优价,最终制约养蜂业的发展。

2.6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有限

近些年,国家对养蜂业发展十分重视。兴城办事处承接了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工作,同时,辽宁省财政也给予一定经费支持,保证了相关工作能够开展。但相对于全省蜂业发展需求而言,作为省级蜂业管理部门,现有的经费支持力度显然不足。同时,全省各地对养蜂业重视程度也不同,除个别地区比较重视外,大部分地区尚未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仅靠一个省级管理单位和少数几个地区,很难促进辽宁养蜂业的全面发展。

3 对策建议

养蜂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链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发展养蜂业,不仅能够提供大量营养丰富、滋补保健的蜂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人民身体健康,而且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为了促进辽宁养蜂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建立健全蜂业组织和保障体系,提升蜂业管理服务水平

各级政府要把促进养蜂业发展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长远规划,制定促进养蜂业发展相关政策,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蜂业的管理力度,并逐步整合各市县蜂业管理部门,解决蜂业归口管理混乱的问题,如明确养蜂业在畜牧技术推广站的业务范围,加强对行业监管,充实养蜂管理人员队伍,特别是重点养蜂地区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并加大对各地养蜂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提升全省蜂业管理服务水平,能够及时处理养蜂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3.2 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养蜂生产健康发展

辽宁省蜜粉源植物丰富,可容纳60万群蜂[2],但辽宁蜂业发展水平偏低,且不平衡,目前全省饲养量仅是可容纳量的58%。为此,应该根据区域蜜源植物、蜜蜂饲养、蜂产品加工和蜂产品消费市场等条件,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蜂业布局。辽西地区要利用资源、技术等优势,加大科研推广力度,加强蜜蜂饲养数量,提升规模化水平,建成全国重要的洋槐蜂蜜、荆条蜂蜜生产基地。辽东地区中蜂产业近年发展较好,中蜂蜜市场需求好,价格高,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应充分利用上述这些优势,积极发展中蜂特色蜂产品。

3.3 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辽宁省养蜂业要迅速走出困境,必须把“小生产”纳入“大市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2],即充分利用国内外养蜂先进技术经验,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针对当前全省养蜂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水平低,要有计划地引进人才,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但短时间很难解决目前全省养蜂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对此,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养蜂资源,建立起与国内其他省份及国外蜂业科研机构的沟通联络机制,通过聘请国内外专家对全省养蜂人员进行有计划、分步骤的技术培训,对疑难疫病进行联合会诊,以最佳有效的方式解决行业突出问题。

[1]牛传魁.辽宁蜂业.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业之路,2008: 193~196.

[2]郝洪璋.对辽宁省养蜂业发展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0,3: 23~24.

[3]农业部.关于加快蜜蜂授粉技术推广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牧发[2010]5号.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

*通讯作者:李海燕,1972年生,副研究员,农经博士,E-mail:haiyanonly@126.com.

猜你喜欢

兴城养蜂业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兴城古城:明朝最后的关外孤城
鄂西武陵山区五峰县及周边主要木本蜜源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策略
【最创新】后发先至,科技兴城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辽宁兴城觉华岛历史学术研究综述
河南卓宇蜂业
对绍兴市柯桥区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农户家庭养蜂生产行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