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浙大)—南非(比陀)蜂学论坛在浙大举行
2014-01-24卢媛媛
卢媛媛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第一届中国(浙大)—南非(比陀)蜂学论坛在浙大举行
卢媛媛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8月5日,第一届中国(浙大)-南非(比陀)蜂学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动物与昆虫学系社会昆虫研究组由第三世界科学院理事、非洲科学院和南非科学院前任院长Robin Crewe教授领衔,此次来华访问的代表团由研究组的Christian Pirk副教授、Catherine Sole博士、Hannelie Human博士和Abdullahi Yusuf博士组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研究团队胡福良教授、郑火青副教授、张翠平副研究员等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论坛,浙大动科院院长彭金荣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
彭院长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南非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发挥特色和优势,共同将双方的研究组建设成一流的团队。随后南非代表团成员对各自近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Pirk副教授介绍了营养和遗传对蜜蜂健康的影响,指出蜜蜂饲料蛋白水平过高反而会影响蜜蜂健康;Sole博士以几种昆虫为例,介绍了南非西海岸地理形成对昆虫进化的影响;Human博士介绍了南非蜂群损失情况及主要原因,指出农药中毒和海角蜂问题是蜂群损失的主要原因;Yusuf博士介绍了有关非洲蜜蜂上颚腺信息素的最新研究成果。郑火青副教授代表浙大蜂学团队向南非同行介绍了我国养蜂业及浙大蜂学研究团队的概况,曹联飞博士、魏文挺博士和牛德芳博士分别就我国大蜜蜂系统进化、基于脂肪酸组成的蜂王浆质量控制、无政府主义工蜂生殖和信息素等主题进行了介绍。双方就报告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自2005年以来,双方合作逐步深化,已共同完成多项研究成果,本次论坛的举行标志着双方合作步入新阶段。中国(浙大)-南非(比陀)蜂学论坛受中南两国科技部“中国-南非短期联合研究项目”资助,该项目根据《中国-南非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精神,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南非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为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