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4-01-24练思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外伤病患循证

练思玉

(东莞市莞城医院,广东 东莞 523900)

循证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练思玉

(东莞市莞城医院,广东 东莞 523900)

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168例急诊外伤病患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即是明确循证护理的概念以及实施步骤之后,制定具体的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比对照组少25%。结论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一方面拓宽了护理人员的理性护理思路,另一方面能够直接提升护理的质量。

循证护理;手术室;应用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谨慎、理智、明确地把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病患的愿望相结合,获取正确的护理证据,然后作为制定护理对策依据的一个过程。实践的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1]。这种护理模式是伴随循证医学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式护理途径,这是护理医学的发展趋势[2],目前已经有部分医院在尝试应用。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期间,把循证护理的理念及模式应用于急诊护理的实践工作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168例急诊外伤病患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男性68例,女性100例,年龄4~83.5岁,平均39.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6例,摔倒34例,锐气伤46例,高空坠落伤12例。急诊外伤类型:四肢骨折56,颅脑损伤45例,胸部外伤47例,腹部外伤20例。患者在就诊前均为服用任何药物。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经验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本疾病病情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即是明确循证护理的概念以及实施步骤之后,制定具体的护理干预方案。①病情评估。首先评估84例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NRS 疼痛程度疼痛评分标准,0级:无痛;Ⅰ级:有轻微的疼痛,尚能忍受;Ⅱ级:疼痛影响睡眠,尚能忍受,必要时需用止痛药;Ⅲ级:无法忍受的疼痛,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②获取病史资料。对患者或者其家属进行提问,进而结合临床诊断经验和患者的症状初步推断患者的病况。③查阅文献和研究资料,寻找制定护理方案的依据。本组主要应用计算机网络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并对查阅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和临床实用性的评价等,最后确定查阅结果。④根据所制定的护理方案实施护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 0数据包进行数据处理,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循证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

2.1 针对病患的心理问题

患者在面对突发的急症和入院治疗,必然会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病患出现各种不良情绪,例如恐惧、紧张、焦虑或者绝望等,心理问题会引发更严重的生理疾病反应,例如血压升升高、心律不齐、心电紊乱、晕厥等,这些反应严重影响了临床的正常护理工作和患者的康复进展。针对病患的心理问题进行循证,首先要根据外伤急症的特点和表现,着手去查证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这些患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具体原因[4]。本组研究中,查证得出患者普遍的心理问题根源是:①护理前的健康宣教不充分,导致患者对自身的疾病认识不够,对预后的判定过差;②生理的痛苦引发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③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的言语和行为不够细腻,没有估计到患者的情绪状态。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①在患者接受治疗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发放一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主要向患者解释所患疾病的特点、治疗办法、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情况等,使得患者在了解疾病之后放轻松心态接受治疗。②对于具有强烈生理疼痛、不适症状的患者,例如对疼痛>Ⅱ级的患者,采取必要的止痛药或者麻醉止痛剂止痛,以减轻患者的生理痛苦;③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以良好的态度进行服务,和患者沟通时,言语温柔、有礼,护理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对有患者的疑问要耐心解答,对于患者的求助要热情回应,患者出现惊慌、恐惧情绪时,及时地给予安慰和同情,让患者获得最大的心理支持。效果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情绪比较稳定,而且表现出相对乐观、自信的心态。

2.2 抗感染护理

本组病患中,大部分的患者存在感染发炎症状,临床表现明显,痛苦程度大,所接受的治疗操作复杂,此过程中,若是护理操作不当,很有可能发生二次感染或者发炎。经查证,对于外伤感染炎症的患者,导致其出现再次感染的原因有[5]:临床使用抗生素不当或时间过长,导致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失调,从而引起感染的现象。根据这些因素制定的抗感染护理干预措施有:适当使用抗生素,同时使用同一种抗生素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摄入过量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或者引起二次感染。效果观察:观察组无病例出现伤口感染情况。

3 结 果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了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12例,占14.29%,对照组出现问题31例,占26.90%,两组护理问题的发生率相差12.61%,经统计学t检验,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 论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谨慎、理智、明确地把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病患的愿望相结合,获取正确的护理证据,然后作为制定护理对策依据的一个过程。实践的程序分为四个阶段[6]: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这种护理模式是伴随循证医学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式护理途径,这是护理医学的发展趋势。本组研究中,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诊科的护理工作中,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得出,经过循证,观察组每一项护理干预措施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12例,占14.29%,对照组31例,占26.90%,两组护理问题的发生率相差12.61%,经统计学t检验,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改变传统的护理思维,首先寻找到正确实施护理的依据,再作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样能够大大地提升护理的整体质量。

[1] 高嫚.压疮与体位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 24(4):59.

[2] 叶丽花,吴海勤.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与压疮预防的循证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36-37.

[3] 张淑月,朱君宇,彭延增.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76-178.

[4] 王美丽.循证护理预防术中低体温[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9(1):56-57.

[5] 钟均霞,夏晓姣.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常见的缺陷分析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54.

[6] 徐启明,李文硕.临床麻醉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68.

R472.2

:B

:1671-8194(2014)08-0188-02

猜你喜欢

外伤病患循证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