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4-01-24孔德让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口腔科口腔疾病义齿

孔德让

(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孔德让

(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方法、特点和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口腔科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老年患者口腔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活动义齿修复占82.61%,明显高于固定义齿修复的17.39%(P<0.05);活动义齿修复平均每人缺失牙齿13.11颗;活动义齿修复中包括全口义齿40.13%,上半口义齿20.39%,下半口义齿20.72%和赝复体18.75%;而固定义齿修复共修复牙单位277个(男性197个和女性80个);食物嵌塞发生率为20.11%,且男女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下牙列间有咬关系且在修复时按照原咬关系修复占60.33%,明显高于上下颌间无咬接触关系(19.29%)和义齿修复过程中出现咬抬高(2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主要方法,而咬重建、颞下颌关节病及防治食物嵌塞是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关键。

老年口腔疾病;口腔修复;活动义齿修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口腔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老年口腔疾病的就诊率越来越高,临床资料表明,90%以上的老年人会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失或缺损[1]。口腔疾病严重困扰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使患者失去咀嚼功能,不仅影响其咀嚼效率,另外加重胃肠负担,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口腔修复治疗十分必要[2-3]。但是老年患者多伴发各种疾病,且多数存在骨质疏松、神经、肌肉功能萎缩或牙槽骨吸收等疾病,大大增加了患者口腔修复的难度[4-5]。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口腔科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口腔科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共368例,其中男性207例,女性161例,年龄均在60~80岁,平均为(68.32±3.31)岁,包括牙齿缺失患者45例,牙齿松动患者87例,牙周病患者52例,龋齿患者82例,牙齿颌面磨损患者102例,且其中31例患者同时患有两种或以上口腔疾病。而患者文化程度统计为小学水平98例,初中至高中水平153例和大专以上水平117例。

1.2 方法

由专业口腔修复医师对患者口腔进行全面、认真、详细的检查(有无牙齿松动、缺损、缺失等),针对患者具体的口腔问题并结合其生理、心理特点以制定合理、可行的修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牙齿残根或松动牙齿选择拔除或保留,并对龋齿、牙髓病、牙周病等患者进行修牙、补牙或洗牙等系统治疗,保证其余牙齿的健康。拍摄患者局部牙片或全口牙片,尤其针对颞下颌相联系的患处于治疗前后拍摄关节侧位片。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食物嵌塞、颞下颌关节及吻合接触关系等情况[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修复情况

分析临床资料可知,所有病例中为活动义齿修复患者共304例,约占总数的82.61%,而固定义齿修复共64例,约占总数的17.39%,结果表明,活动义齿修复明显多于固定义齿修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活动义齿修复患者共缺失牙齿3984例,平均每人缺失牙齿13.11颗。

2.2 义齿修复情况

临床资料显示,304例活动义齿修复患者中包括全口义齿122例,约占总数的40.13%,上半口义齿62例,约占总数的20.39%,下半口义齿63例,约占总数的20.72%,赝复体57例,约占总数的18.75%;而64例固定义齿修复患者中包括男性43例和女性21例,共修复牙单位277个,其中男性患者197个,女性患者80个。

2.3 食物嵌塞情况

所有患者中共有74例主诉食物嵌塞或缺牙伴食物嵌塞,其中男性患者61例,约占82.43%,而女性仅为13例,约占17.57%,由结果可知,食物嵌塞发生率在男女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4 吻合接触关系情况

3 讨 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口腔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开始关注口腔疾病的诊治,大部分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失或损失,其发生率约为7%~88%,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7]。临床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因口腔卫生意识较差,且患者对疾病重视不够或没有正确的认识,其口腔疾病较多,尤其部分患者甚至同时有两种或以上疾病,加上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神经肌肉等功能减退症状,口腔组织器官出现退行性变化,明显增加了患者口腔修复的难度,因此,临床修复治疗应考虑老年患者的特点,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承受情况,以制定医患双方均可接受的治疗方案,以进行牙体和牙列的重建,恢复患者的咬和咀嚼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舒适度[8]。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口腔科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分析,得出活动义齿修复是主要的修复治疗方案,而对于牙列缺失较少、间隙较小或剩余牙齿健康的患者可考虑固定义齿修复,另外要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及并发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危害和口腔修复的必要性。而咬的重建、防治食物嵌塞和颞下颌关节疾病等是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重点,因此应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和自身水平,以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治疗和修复。

[1] 王福军.73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3):126.

[2] 赵文菲.老年口腔修复患者23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9):127-128.

[3] 李啸.24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临床治疗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3):45.

[4] 苏凤丽,娄清玲.常见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册[M].中国当代医学,2007,6(9):112.

[5] 王治国,王美霞,魏静,等.老年口腔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J].人民军医,2011,54(1):68.

[6] 李线绒,白乐康.老年缺牙患者口腔健康与牙缺失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7(5):279-281.

[7] 阎卫华.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1,19(11): 152-153.

[8] 周嵩琳,柳海,张小良,等.重新修复42件全口义齿修复体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35-36.

R783

:B

:1671-8194(2014)08-0114-02

猜你喜欢

口腔科口腔疾病义齿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门诊口腔科消毒效果与有效干预措施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下江西省口腔科专业住院医师KAP调查研究
护理专案在降低口腔科诊疗器械损坏率中的应用效果
三轴义齿雕铣机空间误差解耦与补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