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35例疗效观察

2014-01-24路永刚吕经兰路兰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抽气水封闭式

路永刚 吕经兰 路兰兰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35例疗效观察

路永刚 吕经兰 路兰兰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分析研究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的3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并治愈,均未发生出血、血胸、皮下气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7.2±1.8)d。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确切、材料易得、组织相容性好、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皮肤不留瘢痕,安全可靠。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Spontaneous pneumothorax)是指非外伤性或非人为因素致肺组织或脏层胸膜突然破裂,而引起的胸膜腔积气[1]。表现为突发胸痛及不同程度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呼吸内科和胸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过去多采用反复胸腔穿刺抽气、传统外科手术置管及外科手术治疗等。近年来,我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来自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32.6±6.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48 h。原发性自发性气胸28例,继发性自发性气胸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支气管哮喘1例,间质性肺病1例)。均有突发性胸痛、胸闷、气短、乏力、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均经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符合自发性气胸诊断标准,且肺组织压缩≥20%。无穿刺部位感染、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穿刺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糖尿病除外),保持大便通畅,习惯性便秘者给予缓泻剂;禁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根据病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除非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存在二氧化碳潴留者,一般给予较高浓度吸氧(40%左右);继发性自发性气胸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感染证据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1.2.2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取半卧位,选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下一肋骨上缘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戴帽子、口罩、手套,铺洞巾。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麻,麻醉成功后,取单孔直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针垂直进针,有落空感后接50 mL注射器,顺利抽出气体后表明穿刺针以进入胸膜腔,取导丝沿穿刺针植入约20 cm,缓慢退出穿刺针,再用扩张器沿导丝扩皮1~2次,取静脉导管沿导丝植入,使其在胸腔内部分保留10~15 cm,退出导丝,再用50 mL注射器连接中心静脉导管抽气,确认导管在胸腔内且导管通畅,然后夹闭导管,用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胸壁上,再用敷贴包扎固定,然后用50 mL注射器连接中心静脉导管抽气(每次抽气后夹闭中心静脉导管,以免空气反流入胸腔),第一次抽气500~800 mL。用输液器连接穿刺导管与水封瓶(500 mL生理盐水,留半瓶),将输液器下端置于水面下1~2 cm,将水封瓶放于床下,松开静脉导管夹闭器,见有气泡溢出即可。之后,根据气胸量大小,每天抽气1000 mL左右,每次抽气前后均严格消毒接口处,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1.2.3 导管堵塞的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水封瓶无气泡溢出,经胸透证明胸腔气体没完全吸收,说明引流管堵塞。可用注射器连接导管进行抽吸或注射空气或注射生理盐水,也可用导丝疏通(导丝必须严格消毒后使用)。经上述处理后,水封瓶有气泡溢出,说明引流管复通,可继续使用;如果无法复通,拔除引流管,更换穿刺部位,重新置管。

1.2.4 拔管指证:患者无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缺氧症状;患侧呼吸音恢复正常;水封瓶无气体溢出并检查确认引流管通畅无阻;复查提示肺完全复张;夹闭引流管24 h后再次复查胸透、胸片或CT,胸腔仍无积气即可拔管[2]。

2 结 果

本组35例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全部治愈,没发生出血、血胸、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穿刺部位感染等并发症。其中3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堵管现象,2例经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仅1例因无法复通拔管,更换穿刺部位,再次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治愈。

3 讨 论

气胸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胸腔穿刺排气,解除非组织受压,改善通气血流比,恢复肺的气体交换功能是治疗气胸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往的治疗中多采用硅胶管或橡皮管做引流管,由于管径粗,操作复杂(常需外科协助完成),导致患者损伤大,疼痛时间长,疼痛程度重,活动不便,患者易产生恐惧与焦虑。与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相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只要有操作腔穿刺术经验的内科医师均可完成操作,无需外科医师协助,导管容易固定,不易脱略,对患者活动影响较小,便于紧急床边急救[3];②并发症少:中心静脉导管细软,损伤小,便于护理,所以并发症少。本组35例患者无感染、出血、皮下气肿、血气胸等病例。有文献报道[4],应用粗大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感染发生率为26.19%。③患者耐受性好:由于中心静脉导管细软,患者心理恐惧、焦虑情绪减轻,易于接受、配合治疗。④减轻患者损伤和痛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一次穿刺可多次使用,可持续闭式引流,也可每天反复抽气使用,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损伤和痛苦,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⑤伤口愈合快:拔管24 h后去除纱布即可,无需拆线,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了患者的医疗费用,。⑥符合美容要求:置管无需切开皮肤和分离胸壁组织,拔管后不会遗留皮肤瘢痕,不影响美观。⑦疗效安全、可靠:本组35例全部临床治愈,由于导管管腔细,排气温和,无一例出现复张性肺水肿及纵膈摆动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

总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材料易得、医疗费用低、安全有效、符合美容要求等多种优点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中心静脉导管细软,存在少数堵管现象,经恰当处理后均取得满意疗效。

由于,本研究病例数有限和病例选择等原因,35例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全部治愈。但有报道[5]:105例气胸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3~14 d气胸闭合者91.4%,14~28 d闭合者5.7%,28 d以上仍未闭合者2.9%。因此,认为自发性气胸无论首发、复发、原发还是继发,经内科保守治疗14 d仍漏气者,宜转外科手术治疗[6]。

[1] 陈华增,冼国明.186例自发性气胸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5(3):411.

[2] 应群贞,吕军 中心静脉导管在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83.

[3] 吕贵林.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81-82.

[4] 卢恒莉.中心静脉导管代替常规闭式引流治疗气胸26例临床探析[J].当代医药,2011,17(7):156.

[5] 吴朝阳.32例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79-80.

[6] 王慧林,武玉荣.自发性气胸肺复张时间探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3,6(3):49-50.

R561.4

:B

:1671-8194(2014)08-0090-02

猜你喜欢

抽气水封闭式
石油焦煅烧氨法脱硫氨水罐水封改进及应用*
火炬水封罐水封高度设置的分析及应用
抽气通道性能理论研究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局部硫化技术在三峡水利枢纽深孔弧门水封更换中的应用
Who gave me my ears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氯气处理工序事故水封的技术改造
工程车辆闭式液压行走控制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