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患者镇静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

2014-01-24李俊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2期
关键词:躁动病人监测

李俊华 杨 冰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463000)

镇静与镇静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焦虑、躁动,催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的治疗[1]。ICU病人病情危重,身体心理处于应激状态。国外学者调查表明[2]:ICU中约有70%的患者存在焦虑,50%的患者经历烦躁不安。对于重症患者,过度的应激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所以镇静治疗在ICU病人的救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ICU镇静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1.加强护理人员对镇静治疗的认识。护士应明确适度镇静可减轻患者躯体的疼痛和不适,改变睡眠,减轻患者焦虑、躁动和谵妄,降低代谢率等,因而要加强镇静患者的评估,确定合适的剂量,达到最佳的镇静水平,利于病人康复。

2.加强患者镇静状态的评估。ICU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应强调“适度”的概念,过度与不足都可能给患者带来损害。因此要对患者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镇静疗效进行准确的评价,既是镇痛镇静的基础,又是合理恰当镇静治疗的保证。目前常用的有Ramsayr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肌肉活动评分法、脑电双频指数(BIS)等评估方法。我科应用麻醉性镇痛剂及镇静剂后第一个4h内每一小时监测一次,然后每2h监测一次,连续8h。以后只要给药,应每4h监测镇静程度一次,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防止镇静过度或不足。

3.ICU患者长期镇静治疗期间,应实施每日唤醒疗法。每日唤醒疗法便于利用病人清醒的时间及对言语指令的反应为ICU病人镇静质量提供重要信息[3]。每日唤醒可以明显减少机械通气及ICU留治时间,还可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和住院总费用[4]。护士应每日定时中断镇静药物输注(宜在白天进行),通过呼唤沟通、言语指令等来评估患者的精神与神经功能状态。待患者完全清醒,回答指令问题后,重新以原镇静剂量的0.5倍开始给药,直至达到目标镇静水平。同时避免评估的偏差性,加强与主诉少的患者沟通,避免低估了主诉少患者的疼痛或不舒适程度。但患者清醒期必须严密监测和护理,防止自行拔管、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生命体征监测。ICU患者在镇静治疗使用的镇静类药物多对心血管及呼吸有抑制作用。应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等变化,注意有无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心动过缓等,防止心跳骤停。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幅度、节律、呼吸周期比和呼吸形式,常规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机械通气者定时监测自主呼吸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等,结合评分,及时调整方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长期持续用药后宜缓慢减量,以减少戒断综合征。

5.选用恰当的镇痛镇静措施:①祛除或减轻导致疼痛焦虑躁动的诱因,比如精神因素、温度、环境、声光等刺激,不良的姿势、低氧状态、疲劳等身体因素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②遵医嘱应用非药物疗法。如冷热敷、推拿按摩、耳穴压籽、穴位按摩、被动活动、分散注意力等疗法,以减轻疼痛,增进患者舒适感。

6.加强呼吸道护理:缩短翻身叩背间隔时间,酌情给予背部叩击治疗和肺部物理治疗,结合体位引流,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治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7.安全正确给药:①危重症的给药方式应以持续静脉输注为主,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尽可能使用最小剂量持续泵入,躁动时可先快速推进2~4 ml,然后确定一个维持量。②定时规范进行镇静评分,根据结果调整剂量。③护士应了解镇静药物的特点和不良反应并严密观察。④正确选择静脉通路。地西泮静注或肌注容易形成血栓。使用丙泊酚持续静脉注射时需专用的静脉内导管或经中心静脉给药,防止静脉炎发生[5]。⑤切忌未予镇痛镇静基础治疗即直接应用肌松药[6]。⑥严格无菌操作,输注药品的注射器、泵管等使用不宜超过12h,从原装容器中取出的药液超过6h应丢弃。

8.加强并发症护理:①尿潴留时可应用流水诱导、热水冲洗会阴、膀胱区按摩、艾灸等方法,失败时给予导尿。②恶心呕吐时给予内关、合谷等穴位按摩,必要时胃复安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③便秘时给予中药直肠滴注,加强饮食调养。④皮肤瘙痒时应注意卫生,避免抓挠,穿棉质内衣。可给予除湿止痒中药外用。⑤低血压时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给药速度,适当进行液体复苏,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9.加强口腔护理:镇静治疗能不同程度地松弛咽喉部肌肉和贲门括约肌,可发生口腔分泌物误吸和胃液反应,应随时清除套管内、气管内及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7]。应定时进行口腔护理。

10.做好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让那些不愿意报告疼痛、害怕成瘾、担心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疼痛,配合治疗。指导患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疼痛和情感,并教会气管插管病人合适的沟通方式,让患者学会自我缓解疼痛和紧张、焦虑的情绪,如放松、想象、分散注意力等。同时注重家属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在患者清醒时加强护患沟通,向患者讲解各种插管、仪器、检查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疾病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应用过程中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减少躁动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

[1]管向东.陈规则.黄文起等117例原位肝移植病人ICU管理体位[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6,6(5):1551.

[2]陆蓉.ICU非机械通气患者持续镇痛镇静的临床观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12:65.

[3]廖红,每日唤醒疗法在ICU持续镇静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状况[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1.

[4]贺丽君.ICU患者行镇静治疗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69.

[5]吴玉芹,周霞.ICU患者使用镇静剂和镇痛剂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2,4:42.

[6]秦敏,李杰,杨柳.ICU镇痛镇静患者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2:71.

[7]张林燕,叶义红.EICU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2,8:2132-2133.

猜你喜欢

躁动病人监测
谁是病人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病人膏育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