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2例早产儿贫血的临床观察与相关因素研究

2014-01-24康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铁剂辅食胎龄

康乐

新生儿贫血是指出生2周后患儿静脉血红蛋白低于120 g/L,或毛细血管血红蛋白低于145 g/L。早产儿贫血则为未成熟儿或低体重儿在出生1年之内出现的贫血症状[1]。临床表现亦缺乏特异性,主要与患儿本身疾病及围产因素密切相关。通常轻度贫血能够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损害,重度贫血则会引起患儿脏器出现损伤,严重者会出现休克或死亡。而早期的对贫血的病因进行查找并及时进行诊断治疗,能有效的减少婴儿时期的贫血,并使新生儿的死亡率得到降低。现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出现贫血的相关性因素进行研究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在近1年收治的72例早产儿,其中男47例,女25例,其胎龄为29~37周,平均胎龄为(33.2±2.2)周。全部早产儿中体质量为1.12~3.53 kg,平均体质量为(2.31±0.72)kg。全部早产儿中剖宫产45例,自然分娩23例,予以产钳助产4例。72例早产儿分娩过程中均采取常规断脐带方法,且无遗传性血液病或溶血病,同时也均无母亲在妊娠期间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或分娩期间大出血情况的发生。且全部早产儿均于出生6个月~1年时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低于120 g/L,且对贫血的诊断过程均符合第7版《实用儿科学》[2]规定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根据早产儿的胎龄对贫血的影响,将72例早产儿分为三组:1.12~1.50 kg组(13例),1.50~2.00 kg组(24例),2.00~3.53 kg组(35例),根据早产儿出生年龄对贫血的影响,将72例早产儿分为三组:29~32周组(16例),33~35周组(27例),36~37周组(29例)。对早产儿以上情况及饮食方式和饮食情况对贫血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所涉及数据采取录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胎龄、出生年龄、饮食方式及饮食情况的各组间贫血患儿例数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出生体质量对贫血的影响调查中,1.12~1.50 kg组患儿中,贫血患儿9例,约占69.2%;1.50~2.00 kg组患儿中,贫血患儿13例,约占54.2%;2.00~3.53 kg组患儿中,贫血患儿10例,约占28.6%;可见,1.12~1.50 kg组患儿贫血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且1.50~2.00 kg组患儿贫血的发病显著高于2.00~3.53 kg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胎龄对贫血的影响调查中,29~32周组患儿中,贫血患儿11例,约占68.8%;33~35周组组患儿中,贫血患儿12例,约占44.4%;36~37周组患儿中,贫血患儿9例,约占31.0%;可见,29~32周组患儿贫血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且33~35周组患儿贫血的发病显著高于36~37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饮食方式及饮食情况对贫血影响的调查中,32例采取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中,26例出现贫血,约占81.3%,40例未采取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中,6例出现贫血,约占15.0%;可见,采取母乳喂养的早产儿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未进行母乳喂养的早产儿(P<0.05)。给予辅食喂养的43例早产儿,12例出现贫血,约占27.9%,而未给予辅食的29例早产儿,20例出现贫血,约占69.0%;可见,未给予辅食喂养的早产儿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进行辅食喂养的早产儿(P<0.05)。给予铁剂补充的51例早产儿,15例发生贫血,约占29.4%,而给予铁剂补充的21例早产儿,17例发生贫血,约占81.0%;可见,未给予铁剂补充的早产儿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给予铁剂补充的早产儿(P<0.05)。

3 讨论

防治儿童贫血属于我国儿童保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早产儿贫血的防治目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通常早产儿贫血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生理及营养因素,同时也必须重视医源性失血情况。且一些早产儿虽存在贫血,但临床无明显表现,为生理性贫血,但一些贫血早产儿为病理性贫血,临床表现为体重不增、心率较高,全身苍白、活动减少、拒乳及呼吸困难等情况,需要进行早期干预[3]。

本文研究中可见,出生体质量、胎龄、母乳喂养、是否给予辅食及铁剂补充对贫血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根据本文结果并结合文献[4]可分析为:①红细胞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主要与红细胞生存素密切相关,出生体质量较轻的早产儿其红细胞生成素较低,因此,可导致其红细胞数量较低且功能低下,引起早产儿出现贫血。②早产儿贫血主要因造血时缺乏铁剂所引起,而血红蛋白及血容量决定患儿的铁量,而这两者于胎龄呈正相关。③在造血过程中,铁元素的作用至关重要,特别是早产儿对铁的需要较足月儿更大,若母乳或辅食中含铁较少,且引起早产儿供铁量不足,从而引起早产儿贫血,所以,需要对早产儿的饮食方式及饮食情况进行早期的干预,添加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或奶粉,同时,对早产儿进行抽血也会引起患儿出现医源性失血情况,使患儿贫血情况加重[5],因此,要使早产儿抽血检测的次数尽量减少。

总之,出生体质量较轻、胎龄较小、母乳喂养、未予以辅食及铁剂补充都是引起早产儿贫血的重要因素,对此类早产儿进行积极的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早产儿贫血的发病率。

[1] 姜红.早产儿贫血现状及防治研究进展.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2):1185-1186.

[2] 彭华,童笑梅.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5):589-592.

[3] 潘健儿.早产儿贫血发病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70-1671.

[4] 郝素芳.早产儿贫血210例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医刊,2011,46(12):77-78.

[5] 裴益玲,陈超.早产儿贫血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国际儿科学杂志,2011,38(6):557-560.

猜你喜欢

铁剂辅食胎龄
孩子贫血能食补吗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术后静脉补充铁剂并不能改善分期双侧膝关节置换血红蛋白水平和输血率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征研究进展
铁剂
——忌食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口服铁剂有禁忌吗?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