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控现状及治理模式探讨
2014-01-24吕钢进
吕钢进
(绍兴市畜牧兽医局,浙江绍兴312000)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是畜牧兽医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绍兴市按照有关部门要求有效开展畜禽排泄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害工作,初步探索了生化、生物、纳管排放、零排放等四种治理模式,现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
1 畜牧业生产概况
据调查,2013年绍兴全市年末存栏生猪116.8万头,出栏181.4 万头,其中出栏500 头以上规模猪场466 家,占总出栏量的66%;存栏家禽819.5 万羽,出栏1668.2 万羽,其中存栏鸡346.2 万羽,鸭455.9 万羽,鹅17.3 万羽;存栏牛1.11 万头,其中奶牛2189 头;存栏羊9.11 万只,免43.1 万只,蜜蜂6.97 万群。
2013年,全市畜牧业产值52.1 亿元,占农林渔牧业总产值的18.7%左右。畜牧业相关产值约103亿元。
2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
该市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的重点品种是猪和鸭。按照浙江省“811”环境整治部署,从2005年起连续6年对800 多个养殖场(猪存栏100 头以上)实行初级处理,治理场存栏猪58.87 万头,存栏牛2100 头;新建或改造雨污分流沟渠16.69 万m、厌氧池7.51万m3、沉淀池氧化塘等32.7 万m3、储粪池3.07 万m3;每年处理畜禽排泄物5034 t,尿液9432 t,处理污水43600 t,削减COD 325.9 t,BOD 154.2 t,氨氮13.2 t。
治理模式主要采用能源生态型,即在做好“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基础上,污水及尿液经沼气厌氧处理,沼渣用作肥料或进入氧化塘。这种方式虽能降低一定的COD,但仍达不到排放标准,特别是对氨氮的降价作用不大,环保部门要求进一步进行深度治理。
所谓深度治理就是在上述治理环节中,再添加一个曝气耗氧过程,但此方式因受土地等条件制约,推广难度较大。
因此,探索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治理模式是摆在广大养殖场(户)和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3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终极目标是达标排放和零排放。目前绍兴市的规模养殖场(户)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治理模式。
3.1 生化处理 如上虞区新苗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存栏生猪8600 头,日产生污水86 t,该公司采用水抛粪方式,污水经收集池、黑膜沼气池、沉淀池后进入A/O 一体化处理系统实施处理。沼气用于发电,功率60 千瓦/h,除用于饲料加工外,同时为生化处理系统提供动力。
生化系统处理能力为10 t/h,处理后COD 达50 mg/L 以下,氨氮达5 mg/L 以下,处理后的水可循环利用。该模式设施投入约380 万元,从目前运行情况看,效果良好。
3.2 生物处理 如上虞区富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应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技术,利用狐尾藻的特有本领治污,效果看好。富强公司存栏生猪3.45 万头,每天产生猪粪40 t、污水280 t,经前期沉淀、加稻草处理、加菌种曝气处理,建7 个水泥池(占地约10 亩)种植狐尾藻。每t 污水处理成本约4 元左右。
应用狐尾藻技术处理,其主要优点:一是狐尾藻适应性强,耐肥;二是治污效果好,COD 从3000 mg/L 多降到70 mg/L 以下,氨氮降到2 mg/L 以下,处理后的水可养鱼;三是狐尾藻本身可作饲料,干物质粗蛋白含量达17%。
但应用狐尾藻技术处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受土地条件制约;二是冬季狐尾藻停止生长(2 个多月);三是用作青饲料要注意防控寄生虫感染。
该技术已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目前正在力推该模式,已有6 家规模猪场种植狐尾藻治污,另有6 家规模猪场正着手准备应用。
3.3 纳管排放 如绍兴天天田园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污水经沼气厌氧处理,沼液直接进入城市排污管网统一处理。
目前,全市已有5 家猪场实行污水纳管排放。水务集团收取2.2~2.6 元/t 不等的排污费。该法主要取决于环保部门的认可和水务部门对排污费征收价格的维持。
3.4 农牧对接零排放 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循环发展”的原则,以3 头猪配套1 亩(1 亩=667m2)地的比率,畜禽排泄物全部用作肥料。实施该模式的关键点是有机肥的生产、应用和沼液的利用。目前全省主推该模式,但在农牧对接,特别是有机肥、沼液的施用,包括哪些作物可用、用多少、怎么用,还亟待研究。
目前,全市已落实农牧对接、种养平衡生态消纳地20.64 万亩,2014年目标是落实50 万亩,2015年年底前完成84 万亩生态消纳地的落实任务。如浙江一景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存栏奶牛1300 多头,配套耕地2300 亩。该公司将牛尿及冲洗污水进入3000 m3的沼气池处理,产生沼气用于牛粪烘干,用作奶牛垫床。沼液经管网用于玉米、蔬菜等种植,基本实现废弃物零排放。又如绍兴大自然农业有限公司,生猪存栏5000 头,日产猪粪6 t,污水50 t,配套耕地、林地1200 多亩,污水经收集、厌氧发酵、氧化塘、人工湿地后,建有喷灌系统完全被农地消纳,也是零排放的成功案例。